我们到电梯口的时候,只有一个住客在等,这是一位精瘦的老者,个子不高,满脸褶子,不过目光炯炯有神,丝毫不输给年轻人。他理着一头短发,上身穿灰色短袖衬衫,下穿一条褐色咔叽布裤子,脚下蹬着过时的大头皮鞋,看打扮,仿佛是一位进城的老农。
看见我们三人的打扮,老者先是有些惊诧,随即恢复自然,颔首对我们点了点头。
这里可是好几百块一天的五星级酒店,这老者打扮太土,我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三位是来做买卖的吗?”等电梯的空隙,老者与我们攀谈,态度和蔼。
他说话带着一股明显的四川口音,这就更奇怪了,一位四川老人,正月里跑到这边境小城做什么?不过出门在外,还是不要管闲事为好,这道理我还是懂的,于是对着老者笑了笑,点头答道:“老先生好眼力,我们是来做玉石买卖的。”
“玉石?”老者闻言一愣,随即说道:“你们是刚来的吧?对面的掸邦军和缅甸政¥府军打起来了,各条‘小道’都走不通,玉石早就过不来了。”
老者口中的“小道”,指的是遍布边境线的各条走私通道,由于这些道路都掩映在密林中,故得此名。中国和缅甸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大部分地方只隔着一条小河,不过十几米宽,卷着裤腿就能淌过来,想要全线戒备,根本不可能,这也是走私总是禁不绝的原因。
可事有例外,和平阻止不了的事情,战争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一旦开战,百业齐费,源头都不再产出,又哪里会有东西过来?
闻听老者的话,郭子脸当时就绿了,我们来之前考虑了各种可能,却偏偏没想到这节骨眼上居然会打仗,原先的计划全被打乱了。有没有玉石过来不重要,可边界那边正在打仗,我们可该怎么过去?总不能顶着枪林弹雨突击吧……
老者看见我们脸色不好看,笑着说:“据我所知,勐秀乡小板村有一家杂货铺,也许还有玉石,你们可以去看看,如果没有的话……就来找我,我可以提供别的路子。”
我吃了一惊,心中暗道看走眼了,这老者只怕不是一般人!
“老先生,没请教……贵姓?”我立刻端正神情,客客气气问。
老者笑着摆了摆手,说:“免贵,我姓彭,住在7楼701号房。”
和彭老者分开后,我们三人聚在了标准间里,开起了本次旅程的首个工作会议。事先我们完全没想到竟然会遇到战事,现在麻烦了,搞不好我们的行程就得就此终结。
郭子无比沮丧,他这一路上满脑子发财梦,现在可好,被敲了当头一棒。
“小米,你说怎么办吧,哥哥现在听你的……”郭子嗫嚅着说,满脸不甘。
我坐在床上摆了摆手,继续盯着地图看,心里盘算着。这是一幅缅甸地图,缅甸北部与中国接壤的是其两个最大的邦——克钦邦和掸邦,而我们要找的人住在曼德勒省的最北部,分别和掸邦、克钦邦交界地带。
我不知道缅北的战争规模有多大,缅甸北部军阀林立,光是大的反政¥府武装就有六支,分属不同派别,从其他民地武装的地盘上应该可以绕过去。只是缅甸军经常几支武装一起打,在不清楚具体战局的情况下,我没法拿出安全的南下路线。
最后无奈之下,我只得接受了彭老者的提议,“我们先去那什么……小板村看看吧,如果能收到玉石,也就不冒险深入了,大动作可以下次再来。”
郭子似乎并不满足这样小打小闹做三道贩子,那不是他来这里的初衷,可是形势比人强,他左右权衡一番,只得答应。最后我们商定,今天先住在这里,休息一下,明天就去勐秀乡小板村。
晚上我们在酒店里吃了顿云南特色的“花宴”,然后上大街上逛了逛,街上一派歌舞升平,丝毫看不出不远处的境外正在打仗。郭子心情极坏,走了没一会他就兴致索然,我们也只好陪着他一同回了酒店休息。
翌日,我们三人一早就收拾妥当,驱车赶往勐秀乡小板村。
瑞丽很小,开了没一会就出城,很快前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面有一座大桥,桥头设关布卡,有大队荷枪实弹的武警官兵戒严执守。这里就是和缅甸的通关口岸,已经被关闭,看见这一幕,我们方才嗅到了一丝战争的气息。
在桥对面,可以看到聚集着许多人,男女老幼都有,拖家带口神色惊慌,应该是那边躲避战乱的边民。他们无处可逃,只能尽量离中国近一些,希望能借此躲开炮火。
我们过不了关,也不打算过去,那边确定在打仗,躲还来不及,进去不是找死嘛。
汽车在桥头左转,开上了一条村道,沿着界河驶向东方。小板村很好找,沿着河12公里左右就到。
这条界河很浅,可以一眼见底,最深处也不及人的腰,我们沿着河北岸一路开,南岸随处可见逃难的人群,多的难以计数。我们这边本方也有了安排,每隔一段就有一名持枪的武警把守,严防对岸的难民过河。
这些武警的警惕性很高,不过注意力都在对岸上,我们的汽车从旁开过,他们看见是中国牌照,就不再理会。
一路畅通无阻,大约半个小时后,前方河边出现了一株巨大的榕树,树冠遮天蔽日。大树下有个不大的边民村庄,只有十几户人家,全都处在大树庇护之下,这里就是小板村。
树下有一栋木屋,对着马路开了个小门面,门头上用红漆写着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阿乌杂货。看见这招牌,郭子对我点头使了个眼色,将汽车靠了过去。
这就是彭老者描述的那家杂货铺。
在彭老者的描述中,这村子是一座各民族杂居的小村庄,村里的居民表面都是农民,不过暗地里干的都是走私勾当,主要业务就是对岸的红木和珠宝玉石。而这间“阿乌”杂货铺,就是他们对外销售的门脸。
我看了下位置,不由感叹,这村子太适合走私了。
那棵巨大的榕树就生长在小河边,树冠这边笼盖了村庄,那边探过河,一直延伸到缅甸境内,想从那边倒腾点东西过来,都不需要蹚水,从树上就能爬过去……
汽车停在小店门前,我向店里张望,昏暗的杂货铺内,柜台后面坐着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蓝色开襟褂子,头上包着头巾,尖嘴猴腮,看打扮,是一个苗族汉子,正靠在椅子上打盹。一台锈迹斑斑的落地扇立在他对面,忽慢忽快转动,不时“叮当”作响。
郭子都在柜台前,弓起手指敲了敲,喊道:“喂,麻老四?”
那个苗家汉子其实只是在假寐,闻声看了郭子一眼,有气无力抬起一只手晃了晃,“要什么东西?自己看吧……”
麻老四“哼哼唧唧”说完,又闭上眼睛,一副不爱搭理的样子。
我走过来看了一眼,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货架上零零落落摆着些烟酒杂货,全都发黄了,特别是那几包烟,都是空盒,这让人买什么?
郭子有些不耐烦了,又重重敲了两下,粗声粗气大吼:“我们不买这些,我们是来买石头的!”
麻老四闻言再次睁开眼,一脸不高兴呛了回去,“要石头?自己上山挖去,我这里没有!”
得,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