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植哥哥曹丕的妻子。据记载宓妃是可以和貂蝉,大小乔齐名的美人。据传因为曹植和宓妃关系暧昧,才导致曹丕几度欲置曹植死地的。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不过宓妃是曹丕的妻子是毋庸置疑的。”
我对曹家悲催的伦理故事不感兴趣,问:“那我是不是进了曹植的墓?”
张灵摇头说:“曹植的墓早就被发现了在山东,并在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曹植墓还有两处记载,但都在河南,所以你进的肯定不是曹植的墓。”
我沉吟着说:“那可能是墓主喜欢《洛神赋》,所以用来陪葬的。”
张灵点头说:“可能吧。不过奇怪的是,你在汉朝的墓室里为什么会发现曹植的名篇佳作。”
我疑惑的问:“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吗?”
张灵说:“《洛神赋》创作的时间是公元222年,曹丕建魏是公元220年。也就是说魏朝建立了三年后,才写的《洛神赋》。可你却在汉朝的墓里发现了魏朝的东西,你不感觉奇怪吗?”
我疑惑的看着她,问:“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张灵被我问了个哑口无言,半晌才说:“说了你也听不懂,对牛弹琴。”
“你又不是考古学家,怎么知道胎儿渠古墓的年限?”张灵虽然知识渊博,可她毕竟不是考古学家,不可能只看一眼墓里的东西就知道古墓的年限。而且即使古墓中有年限记载也会是具体的数字,比如某年某月病逝,立碑,下葬之类的,也不会只是像她说的公元前180-195年之间。
张灵断然否定,说:“不可能。胎儿渠的古墓是公元前180-195年间的,当时是刘邦当皇帝,中间相差200多年。”
我顿时愣住,这个问题的确难以解释,于是我只好说:“也许墓不是汉朝的,是魏朝的,或者魏朝以后的朝代,什么唐宋元明清,都有可能。”
“你是挣死人钱的,我是挣活人钱的。能有什么事瞒着你?”
“这就要问你了。”我伸手接她手中的画。
张灵却没要还给我的意思,说:“这幅画能借我看两天吗?”
如果一开始张灵这么说肯定没问题,可现在我怀疑她有事隐瞒自然不行,我说:“不行。”
“我可以买你的画。”她掏出银行卡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潘总给我的报酬,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肯定不少。”
“不行。你把画还给我。”这副带有词赋的美人画像不管出自汉朝,还是魏朝,都是经历了千年的文物古董,别说我没想卖,就是真想卖那也值百八十万甚至上千万,如果就这么卖给张灵那我不真成傻小子了。
“陈哥哥,你就卖给我嘛,实在不行借我看几天也行。”张灵立刻回到了给我当助理时的媚态,嗲声嗲气跟我撒起娇来。
都说女人善变可也没这么变的,她突然来这一手让我始料未及,差点让我的骨头都酥了。
有几个男人受的了这个?反正我是受不了。再说了她要是死活不给,我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骂又骂不得,打又打不过,女人要是不讲道理真是佛祖来了也没用。
不过我嘴上还是说:“别给我来这一套。我可不吃。”
“那你吃什么?我夹给你。”张灵抬手给我夹菜。
“停,停,停。我是真怕了你了。我可以借你看两天,但你必须给我立字据。”
“停,停,停。我是真怕了你了。我可以借你看两天,但你必须给我立字据。”
“行。”张灵爽快的答应,然后又说:“我银行卡也压在你这里,你看行吗?”
我一听觉得这建议还挺有诚意,说:“可以。”
叫服务员找来纸和笔,让张灵立好字据签上名,并留下了地址和电话,怕她又用假名我还让她按上了手印。
在我确认无误后,张灵说:“陈哥。那你自己吃,我有事就先走了。”不等我说话,张灵立刻像只偷了鸡的黄鼠狼一阵风的跑了。
我盯着门口愣了半天,突然有种上当了的感觉,张灵不会从此变成老赖和我玩失踪吧?
回到三角镇已经到晚上八点多,远远地看去,安伟殡仪店的门关着,二楼的灯也没亮。
当我走到店铺门前准备开门时,隔壁寿衣店的老板娘从自家店里走了出来。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半年多未见了,因为我曾经在消失的守陵村待了6天,相当于阳间的半年。
老板娘说:“原来是你啊,半年多都没见你了,你还在和杨伟合伙开店吗?”
我随口应了句是,然后将门卷闸门抬了起来。
“这半年多你去那里发财了?”
“没发财,又开了一家分店。我在那边照顾生意。”寿衣店和棺材铺两姐妹都是难缠的主,轻易不和你说话,一说话准没好事。所以我信口胡说,想赶快摆脱她。
“你说吧。”
“就一句话的事。”
“明天行吗?”我急着上楼看大眼在不在,不想和她纠缠。
老板娘叹了口气说:“确实有点事想和你说说。”
我把骨灰盒摆正,转身发现老板娘竟然跟着进了店,我问:“大姐,你有事?”
将店铺的灯打开,店里的情况不禁让我皱眉,东西摆放的乱七八糟,墙上的寿衣少了两件,模特也光溜溜的没穿衣服,骨灰盒架子上也只剩下了三个,其中一个还快要掉下来了。一看就是店里的生意没好好照应。大眼虽然有不少缺点,可对店里生意还是挺上心的,如今怎么会成这样?
“大兄弟。我的店想盘出去。你们都开了第二家店,生意这么好有意接手吗?”
我顿时愣住,隔壁姐俩是三角镇的老商铺,开了有八九年了,生意一直不错,至少之前每天成交量都是我们的好几倍。现在却不想做了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半年多生意萧条了?可同行是冤家我们和她姐俩一直不对付,要转店铺也没必要转给我们才对。
我实在好奇,问:“大姐,你家的生意一直不错,为什么不做了?”
老板娘立刻打开了话匣子,说:“不错啥呀,都半年来了店里一单生意都没做成。而且不止我家,整个三角镇的丧葬店都没有生意……”
老板娘诉苦似的把事情讲了一边,三角镇的生意萧条是在四个月前开始的,跟中邪似的,一个月下来,整个三角镇经营丧葬生意的店铺一单买卖也没做成,后来虽然有店铺开张,但基本也是十天半个月一单,一个月不开张算是常态。
总之,三角镇的丧葬生意是一落千丈,因此好多丧葬品店只好纷纷关店或者转行,她姐姐的棺材铺就是上个月关的门。
“经营其它生意也没客人吗?”
“有。可是也大不如前了。你说邪门不?要说还是你们又先见之明,早早在外面开了一家店。”
这件事的确很邪门。
做死人生意的一般都迷信阴阳风水,所以我问:“三角镇生意突然间不好了,有什么说法吗?”
“有,说啥的都有。有的说是做丧葬生意的做了缺德事,惹怒了过路的神仙;还的说从三角镇卖出去的东西不干净有邪气;还有的说四道路上盖了一栋楼影响了风水,总之听多了的。”
四道路和三角镇的主道相交,我往四道路的方向看去,果然原先低矮的民房不见了,而取代之的是两栋拔地而起正在建设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