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抑郁症、为爱畸形的凶手......这些关键词恰好能与你的过去对应上,所以你才会共情。”余子江也不忌讳,直接开口说。
“而且,黎心远是个心理学的研究生,万一她对你做了些心理暗示,你又不知道......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余子江又说。
“算了吧!她又不知道我的过往,她拿什么给我心理暗示?是我自己太弱鸡而已。”陶林笑了一声,自嘲一样地摇了摇头。
“不过现在的情况对我们是绝对有利的,黎心远被你用袭警的借口关了起来,她没办法从警局出去,就一定伤不了人。”陶林说。
“她出不去是出不去......就怕她用点什么延时装置。”余子江小叹了一口气,下一秒便“呸呸呸”地骂自己是个乌鸦嘴。
半个小时后,余子江的公寓里——
余子江督促陶林赶紧洗个澡,放松心情什么也别想,好好睡一个晚上。
陶林照他说的做了,可当他躺到温暖的床上,陷入云朵般柔软的被子里,睡得却是那样轻。
他总是突如其然地醒来,还以为自己睡了很久,其实不停旋转的分针不过是绕着圆周走过了一圈。
可能是他害怕多梦吧?所以脑子会下意识地让他清醒。
总之,带着心事入睡,是绝不可能睡得一个好觉的。
索性起了身,重新打开了手机,缓缓坐到了房间的窗台上。
《最后一个主角》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评论区里挤满了前来催更的读者。
陶林反复刷新着网页,一遍又一遍的回顾从前的章节。
不安的感觉总是在隐隐作祟,这几天破案的经历如同倒放的电影情节,一遍一遍回闪进了陶林的脑海里。
最后陶林按灭了手机屏幕,歪着头,俯瞰着深夜安静地城市,一番深沉的思考。
从发现线索,到锁定嫌疑人。这一切都称得上顺顺利利,可在这顺利的外表之下,似乎又隐藏着诸多的不合理。
黎心远在四月二十一日晚上十点,被拍到在商业广场的奶茶店买了奶茶,她虽然有杀人动机,也具备杀人能力,身材样貌甚至能与证人口供吻合上。
但她却有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
还有出现在黎心远抽屉里的pcp药片,这种成分同样出现在宋文悦的身体里,按道理应该是一个足以定罪的关键证据。
可这药品的出现又显得那样草率。
这根本不符合【线索最小化】原理!
除非......凶手是故意想让警方发现她。再不然——就是凶手另有其人。
已经很晚了,陶林终于打了一个哈欠,带着满肚子的不安与疑惑,沉睡在了温暖的被窝里。
第二天,陶林和余子江正常八点半到岗打卡。
刚坐下没多久,就有新的情况发生了——
“余队,小说的作家后台里有一章还没有发出去的小说章节。”警员匆匆跑了过来,将平板电脑递到了余子江的手上。
这是一名技术部的警员,负责紧盯《最后一个主角》的发布动向。
“我就知道,她还会来。”陶林就坐在余子江隔壁的工位上,将警员的话听得清清楚楚。
“这小说章节是什么时候上传的?”余子江皱紧了眉头,问道。
不知怎么的,重点嫌疑人黎心远已经被自己以【袭警】为借口抓进警局看守了,余子江还是忍不住心里打起鼓来。
“昨天早上八点三十八分。”警员回答了一个精确到分钟的时间。
“是我们去学校找黎心远之前。”陶林呢喃了一句。
他话里有话——如果小说章节是在黎心远被带到警局之前上传进作家后台预定发布的时间的,那么黎心远完全有可能就是那个上传章节的凶手。
“ip地址有没有被定位到?”余子江赶紧问。
“已经捕捉到一次了,就在r城航空航天大学内。”警员回答。
听罢这个消息,余子江和陶林立刻相视了一眼。他们有一样的想法——这个ip地址的位置,无疑是给黎心远的嫌疑人身份重重加码。
“不过......地址在图书馆里,是个公共区域。”警员摇了摇头补充道。
“她当然会选择在公共区域发布章节,毕竟她也不傻,不可能这么明显地暴露踪迹。”陶林小叹了一口气。
“明白了......”余子江点了点头,“你继续紧盯这本小说,有任何的问题,立刻告诉我。”
“好的余队!”警员利落地答应道。
“这次她又有什么花样?”陶林说罢,凑到了余子江的工位上,他滑动手指,开始阅读起这个没有发布出去的章节。
这一次,凶手只往作家后台上更新了一个章节,新一个单元案又要开始了。
“航空航天大学杀人事件?”余子江一惊。
“她下一个目标在学校里。”余子江说。
陶林没有吭声,他迅速往下翻动着小说,想在这最新的章节里找到线索。
“最新的这一个章节什么用的都没有,就是个单纯描写故事背景的前言。”余子江摇了摇痛苦。
“实验室121。”陶林呢喃道。
“这个地点在章节里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定是有问题。”陶林抬起头对余子江说。
“但这地点也太含糊了,预言的案发现场可是在航空航天大学里,大学和中学不同,实验室多得太多。我们怎么知道这个121,具体是指哪个实验室?”余子江叹了一口气。
“事不宜迟,先过去看看吧!”陶林道。
陶林叹了口气,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便想往办公室门外的方向走去。
余子江草草交代了警员几句话,跟上了陶林的脚步。
“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大学的学校里实验楼多,学院楼里也有独立的实验室,这要是一个一个找这个【121】,得找到时候去啊!”余子江很是无奈。
“如果你是凶手,你会选择哪里的实验室作为下手的地点?”陶林忽然歪了歪头,问了余子江有些奇怪的问题。
“与施慧彤有关的地方。”余子江脱口而出。
“凶手做这么多事儿就是为了给施慧彤报仇,所以杀人的地方一定与她有最紧密的关系。”
“那不就得了!”陶林耸了耸肩膀。
“r城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学院121实验室,被预言的案发地点出来了。”他说。
“赶紧的,我们现在就去看看,那能有什么东西可以杀人的。”余子江说罢,开了车门坐到了驾驶座上。
他做事永远不拖泥带水,说走就走绝不含糊。
两人很快到了学校,停好了车,他们直奔飞行器动力学院的121实验室。
讲明原因后,学院的领导亲自将余子江和陶林带到了那间实验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