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同这么一说,王教授好像也有点动摇了,不过他略一思索,还是坚持说:“嗯,是的,我的这种担心也许是多余的,但这个石头模型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要以防万一,我们还是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法,能把这个石头翻转一下。”
“我觉得王同说得有道理,应该不像你说的那么玄,我不太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奇妙的石头,你看这块石头多硬啊,刚才从裂缝中掉出来时,摔倒了这种石头地面上,连一块渣都没磕掉,而咱们稍微翻转一下,就可以找到咱们想要的答案了,现在小李和蒙老爷子都失踪了,我觉得还是救人要紧。”
经张大军这么一劝,王教授也沉默了,他皱了皱眉,最后终于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秦晴拿着那个树枝,慢慢地伸向那块巨石,虽然我们都觉得王教授说的那些有点荒谬,并且大家也都觉得那种事情不太可能会发生,但当秦晴准备用树枝捅那块石头时,我们还是很紧张,全都目不转睛看着。
就在树枝刚刚接触那块石头的一瞬间——那好像连0.1秒都不到——就听“砰”地一声,那块石头顿时碎成了粉末!好像那根树枝捅的不是块石头,而是个气球!我们所有的人顿时都像僵住了,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切!
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句话,在我心底忍不住默默重复着:“王教授说的是真的……王教授说的是真的”。而王教授则蹲下身子,看了看那堆粉末,有点惋惜似的长长地叹了口气,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感到愧疚。尤其是张大军,他脸涨得通红,好像犯错的孩子一样,想说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出来。
在这个小县城中,越是按常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最有可能发生,因此,对很多事,我们应该“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凡是要多想周全一些,而现在想想,王教授还有郑旭,考虑的远比我们缜密。
王教授站起来后,并没埋怨任何人,反而像是安慰大家似的说:“碎了也就碎了,毕竟我们通过这个模型,了解了很多暗道的大概情况,还是对我们帮助很大的。”
“大家注意到没有,按这个模型上凹槽的走向,那个夹道应该有暗道通向城东位置,到底是城东具体什么位置呢?我刚才认真比对了一下,其中一个凹槽通向的位置,应该就是风老头宅子的位置,而那个宅子,也是那个村村民在小城的基地。”
听到郑旭的这个结论后,我原本混沌、黑暗的思维世界中,好像突然出现了一道亮光。
那个裂缝有暗道和风老头的宅子相通?
如果夹道内真有暗道和风老头的宅子相通,那位风老头、还有那一男一女、和蒙老爷子的失踪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晴扭头问郑旭:“能不能直接调查风老头的宅子,看看有没有蛛丝马迹?”。
还没等郑旭回答,王教授就摇摇头说:“那样做只会打草惊蛇,这个小城的一切都是那么诡异,用常规手段很难奏效,还记得风老头宅子周围、那种可以定向发射的气体吗?这类超乎想象的东西,那所宅子里不知还有多少?随便拿出一件来,我们都难以对付。冒然前去,不但救不了蒙老爷子和小李,说不定我们的某些记忆也会丢失,甚至发生其他意想不到的状况。”
王教授的这番话,让我有点心惊胆战,大家一时间都没了主意,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虽然这趟没白来,但事情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看着天色渐渐变暗,大家心里都很焦急,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夕阳西下,余晖漫天,太阳在阴郁了一整天后,终于在黄昏时分露出头来,在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灿烂与光芒,但时间之轮正以无可逆转的节奏,滚滚向前,黑夜将如期而至了,而这个貌似平静的小县城的黑夜中,又藏着多少穷尽人类智力、也无法参透的诡异与恐怖,但我们却别无选择,只能和这些诡秘缠斗下去。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块石头出来的方式很怪?”,郑旭忽然说道。
“当然很怪,很像是女人生产的过程,不过生出来的不是胎儿,而是一块石头罢了,但我想不明白,这个石头模型是到底是谁的呢?他这种模型的目的又是什么?”,我顺着郑旭的问题,把内心的想法和疑问全都说了出来。而郑旭突然这么问,难道是她已经发现了什么?
郑旭再次走到了那个裂缝前,又摸了摸石缝两侧的石头,突然转过身来,对我们说了句:“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个裂缝中进去”。
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郑旭便转身往旁边一块巨石走过去。那块石头有两米多高,如同一间房子大小,像是一个小山坡似的,但山上这种石头到处都是,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郑旭怎么忽然会注意这块巨石呢?
郑旭从地上捡起一块拳头般大小的石头,然后在那块巨石上使劲敲击了几下,才扭头说了一句:“这块巨石里面是空的”。
郑旭这一系列举动,看的我们目瞪口呆,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判断石头里有没有空腔,王同倒是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法宝”——就是那个耳朵形状的仪器;正是用那个仪器,王同成功探测出了饭馆下的地宫。
看来王同的那个仪器现在又要又排上用场了。
王同衣服的口袋不但比别人多,他每次出来时,总会背一个贴身小包,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衣服口袋,还是那个小包里,都装着很多奇形怪状的仪器,也许是美国的教育背景,让王同成了一个技术控、和工具控,他坚信技术和工具,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甚至连人类的身体结构,也被技术改变了。我记得王同曾经说,正是因为人类掌握了生火的技术,人的下颌骨才变小了很多,牙齿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学会生火后,人们也就开始吃熟肉,而不再吃生肉了,而熟肉比生肉更易咀嚼,因此人类的下颌骨就变小了。
今天他的仪器又可以一展身手了,王同当然很兴奋,他连忙登上那块巨石,手里拿着那个耳朵形的仪器,在上面来回走了几步后,便向我们喊了句:“郑旭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块巨石里确实有空腔。”
一块巨石里面是空的?但这又有说明什么呢?
“这块巨大的石头,很可能是个共鸣器,只要有气流通过它,它就能发出一种特定频率的震动来,而这种震动,也许就能让那个裂缝裂开”,郑旭的声音依旧很平静,但她说出的这个结论,却足够震撼。
还没等我们细细思考她这句话,她忽然又话锋一转说:“咱们可能要把石头表面全部检查一遍,看上面有没有孔洞和缝隙之类的,如果有孔洞的话,咱们只要轻轻吹一下,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干就干,郑旭立刻检查其石头表面来,现在已经暮色苍茫了,光线也越来越暗,对寻找石头表面的缝隙或者孔洞来说,当然越来越不利,我们不敢怠慢,马上争分夺秒的开始寻找起来。
我真想问问郑旭是怎么推测出来这些的,但又知道现在不是时候,等以后有机会再细问。
可这块石头的表面积并不小,要想每寸都检查到,不是太容易,再加上光线慢慢变暗,而巨石的某些位置,因为我们没有梯子,所以很难直接用眼检查,这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