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天快亮的时候,车队应该完全进入了人烟罕至的山林之中,因为除了能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和山中特有的气息之外,丝毫没有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声音。

而且,凭一路颠簸过来的感觉,牟永年觉得那路应该都是临时开出来的。

这时,队伍开始慢了下来,车队行进的速度几乎和人走路差不多。

从车棚缝隙往外看,满眼都是树木,牟永年根本判断不了方位了,不知道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车子就那么一直摇摇晃晃地往前开,也分不清东南西北。

傍晚时分,车队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终于彻底停了下来。

掀开帆布,举目四望,除了车队,四周哪里还有人烟。

只见四处都是深沟险壑,山峦叠嶂,树木丛生。

从各种树木形态及植被分布的情况来看,作为生物方面的专家,牟永年知道,这里应该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

随车的两个军人首先下车,将六个人一一接了下来,并吩咐大家就地休息。

牟永年一下车,就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又撑着屁股狠狠地扭了一会。

说实在的这一天一夜的旅程,对一般人都算是受罪。

但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昧着良心说,这是磨练。

那四个专家,年纪都很大了,这会看来,估计老命都剩不下一半了。

休息了大约半小时,前方传话下来,今晚就在车上过夜,明天一早出发。

整个晚上,除了偶尔能听到山中各种夜行动物的叫声,由于大家被禁止闲谈,气氛沉闷至极,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那两个军人通知大家,车上的装备之类的东西不用管,只带好随身用品即可,要步行进山了。

牟永年眼尖,一夜下来,他发现队伍里军人又多了不少,至少多出来八十多人。从这些人的偶尔的言谈之中,他明白,这些都是从山里出来迎接和引路的士兵。

一个小时后,队伍开始出发,所有的军人,除了十来个类似沿途警戒的士兵外,其余的都或扛或抬,负责着科考装备及武器的运输。

接下来的路程,就只能用苦不堪言来形容了。山林之中根本没有路,若非那些军人前期到达这里,用刀开辟出一条可以让人通过的空间,估计用“举步维艰”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

除了那些士兵,由于队伍中中老年人居多,队伍行进的速度相当的慢,年轻人稍好点,那些老专家根本就吃不消,有几个还让士兵给背上了,一天下来都前进不了二三十公里。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龟速前进。而且越往里,走得越艰辛。每天大概只能行进六七个小时,然后就要停下来休息,第二天再继续往前走。

队伍行进的地方,很多都是悬崖峭壁,大家走得都是心惊胆颤,有些地方由于树木高大茂密,连天空都看不见。

就这样,队伍在山中行进了五天后,在第六天的中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从队伍行进的轨迹来看,牟永年觉得,他们自步行的起始点开始,到达目的地,其实兜了一个很大的圈子。

估计是因为沿途山势的原因,考虑到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而且还有众多装备,他们才选择了这条路线。因为沿途下来,很多的山海拔都超过了两千米。

一到目的地,大家都彻底放松了。牟永年也找了块山石,在上面坐了下来。

四处一望,目的地是非常大的一个山坡,处在一个很高大的山峰的半山脚上一处稍为平缓的地带,总体上看,该山山势险峻,海拔估计在两千七八百米以上,坡度至少超过五十度,再往上,就显得更为陡峭了。

不远处一座山峰异常显眼,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流云飞舞,雾霭茫茫,虽然看不清具体形状,但满眼一派世外美景,好似已登仙境。

营地扎在靠近一处溪水的很大一片开阔地上,此处坡度稍为平缓,但也超过了十五度,面积至少将近有一平方公里。

牟永年粗粗数了下,那里几乎有近百个帐篷,全部都是军用帐篷,一色儿绿。

帐篷周围还有士兵巡逻,牟永年苦笑了一下,还有点像集中营了。

营地旁的那条溪最宽处有近十五米,即便是稍窄之处都有十米左右。

由于海拔的差异,溪水似一条白练自山顶挂下,溪水奔腾,极为湍急,只有经过营地的那一段稍微蜿蜒平缓,但看起来很深,说是溪流,其实更像是一条小河。过了营地,溪流又变得迅猛异常,直往山下飞奔而去。

在靠近溪流上游的一边还设立了哨卡,哨卡的士兵荷枪实弹,戒备森严。看情形,估计从哨卡往上就是科考任务的最终目的地——科考现场了,但到底要往里面走多远还无法判断。

一看到这些,牟永年就有些莫名的兴奋。

然而,事与愿违,情况并非牟永年所想象的一样。

到达当天,大家都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上午九点,牟永年他们六个人都被请去开会,一个很大的帐篷内,聚集了至少七八十人。

开场白还是老套路,每人手举小红本,先来了一顿毛主席语录,大家就吼了一通。接着,一个六十多岁的军官模样的人开始讲话。无非就是强调,本次考古是一个非常机密的任务,为了防止敌特盗取情报,所有人必须保守机密等等。

大约三十分钟后,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又去另外一个帐篷开会,包括那四位专家,余下的人开始分配工作。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才结束。

工作分配非常细致,具体到了每个人,每一件事。

牟永年和邓红梅分到的都是外围的文职工作,没有资格参与内部科考,他俩只负责将一些次要的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

所以,自那之后,他们就只能看到一些无关痛痒的文件,不仅如此,由于文件扉页右上角因为标了类别,他们还被禁止翻看其中内容。

对此,本来满怀热情和希望的牟永年感到无比的失落,心情瞬间就掉到了谷底。

郁闷归郁闷,但命令是必须要服从的!

牟永年他们工作的帐篷很大,长有近二十米,宽大约四米,中间是一溜长桌,所有整理和分类的人员都必须在指定位置工作,并且不得闲谈交流。

而那些整理好的资料都会被及时封箱打包,然后就被送走了。

不仅如此,连帐篷内外都有士兵值守,进出都要搜身检查。

不过,早就见惯了此类事情的牟永年对这些倒真不在意,因为既然是机密任务,这一切的规章制度都是很有必要的。

他在意的是自己最渴望的东西,那就是能有机会亲自到现场去看看,哪怕是瞄一眼也是好的。

然而,牟永年始终没等到这个机会,所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的工作就是这些乏味到极点的分类整理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是同事,牟永年还能和邓红梅说上几句话,不至于无聊到崩溃,不过他们所聊的东西全都与工作无关。

本来,二人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考古科研,谈论最多的应该是这些才对,但他们根本就不能聊这些。一来上头有命令,二来他们的四周到处都是士兵,而且这些士兵几乎和所有人的间隔不超过三米,他们完全和科考人员混到了一块。

天机局》小说在线阅读_第2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纯孩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机局第2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