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老头算完,告诉邱兴华,说他只要到凤凰山上,找到两块刻有姓邱祖先的石碑,多烧点香火,就能改变命运。

我最开始以为,这是邱兴华精神出了问题,自己幻想出来的,但他老婆也能证明,这是真事。

最扯的是,他真在山上找到了两块石碑,刻着邱字—这俩石碑就在铁瓦殿边上。

我估计是,算卦老头在山上见过石碑,恰好又问到邱兴华姓邱,于是就给联系在一起了。

邱兴华不想让两块石碑风吹雨淋,就把石碑挪到了屋檐下,还想给装个塑料棚子。管理员不让,双方吵了一架,最后他没招,又把石碑搬回了原来的地方。

山上的道观也让他看不惯:他想求签,问儿子的前途,女儿是不是亲生的。在山下买了三十块钱香火带上了,却发现别人求签都是给现金—他觉得因为没给钱,熊万成看着不太高兴。

他觉得熊万成是个假道士:比他高,比他帅,整天穿着西服。

更可恶的是,他想算清女儿是不是亲生的,熊万成却告诉他,这事儿算不明白,建议他回家处理好夫妻感情。

而且,“命运”让他看到了熊万成勾搭自己老婆,他坚称看到两人调情(检方还原现场时发现,以邱兴华供述的“捉奸视角”,根本看不到人),并顺带着再次觉得,俩女儿是老婆跟别人生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邱兴华精神有问题,他非常偏执,对问题反应过激,有道德洁癖,只相信自己想象到的东西—这都是偏执性精神病的特征。

下山时,邱兴华气急败坏的反应,也完全异于常人,他逼迫老婆脱下衣服“检查身体“,然后再次逼问,两个女儿到底是谁的。

他老婆没办法,表示下山就去做亲子鉴定,邱兴华这才恢复平静,和老婆言归于好,没再提亲子鉴定的事儿,仿佛就这么过去了。

邱兴华的老婆当然想不到后面会发生的事—她早被生活限制了想象力。

在她一生当中,只做过两件“叛逆”的事,第一件是和邱兴华私奔,第二件是邱兴华第一次质疑,女儿不是亲生的时,她气得没做晚饭。

邱兴华被捕后,还在监狱里跟人唠叨,说自己老婆不行,有天没给自己做饭。

不仅如此,邱兴华觉着自己有很多苦说不出:“我一直在等新的法律,能制裁第三者…可是没有。我一直在想,可恶的第三者,破坏幸福家庭和社会,可恶的第三者对社会危害影响极大极深…我也爱我的家,我也更爱今天的社会,我也更爱我那聪明的儿子…难道我愿意抛弃我的儿女吗?”

可能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2006年7月15日,邱兴华做好准备,来到了铁瓦殿。

(邱兴华在法院)

那天夜里,等到所有人都睡着了,邱兴华从屋里翻出一把砍柴的弯刀,依次向十名受害者的头部砍去。

砍过一遍后,他怕死不实,又找来一把斧子,在每人头上补了几下。

这是法院宣判时的作案经过,事实上殿里发生了什么,邱兴华自己有好几种说法。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杀这么多无辜的人,邱兴华说,他杀熊万成之前,把其他人的房门都打开了,这样其他人听到他杀人的声音,就可以跑掉。

“但他们一个都没有跑,听到声音的人起来和我搏斗,那个小孩我本想放他一条生路,但他和我搏斗,我只有把他也杀了。”

这当然不可能是真的—杀人非常耗费体力,身高只有1米65的邱兴华,面对8个成年男性,只有被制服的份。

据警方对现场的勘查,当晚邱兴华杀人速度非常快,总共时间可能只有三十分钟。他回来时发现那个孩子和他爸爸没有死,他们爬到了门口,邱兴华又拿起一只木棒将他们打死。

我估计邱兴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他心里,无法接受自己杀的人都在睡觉:这听起来太不英雄了。

因为前半生都很狼狈,他很在意自己作为杀人犯的形象:“我不想杀了那个12岁的孩子,杀他的时候我难过得都哭了,因为我的儿子和他年纪差不多。”

杀死十个人后,他把杀人用的弯刀、斧头和木棒收拾起来,又翻出来了些柴火和易燃的毛毡布,放了把火,在晚上七点多逃走。

10月19日,安康中院审理后做出判决: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判处邱兴华死刑。

一审宣判后,邱兴华不服,表示要上诉。

他对证据、对死刑都没什么意见,但他不服判决书中“后又无端怀疑殿内主持熊万成调戏其妻”中“无端”两个字,坚持认为熊万成调戏了他老婆—他认为这事就像牛吃了他的庄稼,没人管,他把牛杀了,于是有人来抓他了。

邱兴华坚信,杀熊万成,是坚守自己心中的正义—他这辈子做得最漂亮的事,就是运用法律武器,把老婆娶回了家,但如果法律没把媳妇儿拴在身边,他就要用自己的“法”。

在写给辩护律师的信中,邱兴华说,他找了很多法律的书看,想把第三者告上法庭。因为没有这方面法律来保护他,导致惨案的发生,法律工作者,对第三者在中国制造的血案,难道不在意么?

法律工作者对这件事是在意的,但不是他幻想的“第三者”,而是邱兴华的精神问题。

他们认为,邱兴华有家族精神病史,而且行为反常,如不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将损害被告人的权利和司法权威。

法庭内部,围绕着是否要做“司法精神病鉴定”,也展开了一场辩论。

犯罪学专家李玫瑾,从几个细节上,确认邱兴华犯罪时,是拥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

1、邱兴华作案前准备了逃亡的毛衣,下午上山又趁人们熟睡时作案,这说明他有等待和准备的过程。

2、他作案后放了把火,这说明他故意破坏犯罪现场。

3、他作案后逃离现场,在追捕期间遇见熟人,还威胁对方不许报警。

4、他自己还有一点点后悔,那就是杀了一名让他想起自己儿子的12岁孩子。每次想到这个孩子,他都很不安。

与此同时,邱兴华本人,坚决否认自己有精神病,拒绝司法鉴定:“我的人格自尊是应受到法律保护的,可是哪条法律能把熊万成和我老婆告上法庭,来赔偿我的人格自尊?我被判死刑认命,但老婆与熊万成不应逍遥法外。”

在狱中,他还在写一本自传,《轰动全国的7·16特大杀人犯邱兴华一生的写真》,他担心一旦自己被鉴定成了精神病后,自己的书怕是没有人看了:谁会去看一个精神病写的书呢?

在二审判决前,警方为他和两个女儿做了亲子鉴定—两个女儿都是他亲生。当人透过监狱的铁栏,将检测结果告诉邱兴华时,他十分惊讶。

长时间的沉默后,邱兴华开口:“那我老婆还有其他不道德的行为。”

9点50分,邱兴华被押出法庭。一名在刑车旁守候的记者突然大声问:“邱兴华,你后悔吗?”

邱兴华笑着说:“不后悔!”然后就被押上了刑车。

刑场在汉江北岸的沙滩上,47岁的邱兴华,不择手段地想拥有一段不狼狈的人生,但他死得很狼狈。

注:部分图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杀人狂邱兴华心路解剖:爱孩子动物却对人凶残》腾讯新闻

2.《邱兴华特大杀人案》新浪专题

3.《邱兴华杀人案公诉意见书》

4.《邱兴华案一审判决书》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

5.《“杀人恶魔”邱兴华仍不悔罪,他是怎么想的》新华每日电讯

6.《逃亡途中邱兴华再酿血案》《人民公丨安丨》2006年(18)

7.《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解读_铁瓦殿缘何成为发泄口》《人民公丨安丨》2006年(18)

8.《邱兴华的悲剧人生》《人民公丨安丨》,2006(18)

9.《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中国人民公丨安丨大学学报

10.《何冉凤邱兴华毁了我清白》新京报

我是个地下记者,专门调查连环杀人、色魔、灭门惨案之类的事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2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夜行者徐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是个地下记者,专门调查连环杀人、色魔、灭门惨案之类的事儿第2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