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此时正在盘膝打坐,便没有开口回答,画符作法当有始有终,有请神符亦有送神符,送神符的用处有两个,一是齐全礼数,送客离去。二是告知神兵所属四部,四人做好了差事。
由于之前吞服了补充真元的丹药,加之腹中残存有补气灵丹,循环周天之后灵气快速生出,灵气一出,心神便定,心神一定,气血就稳,六行周天之后灵气已然恢复两成,莫问睁眼站起,俯视城中各处。
此时大雨仍在继续,城中已经无有火光,而房屋之中多有烛光,城中多闻民众欢喜之声,那皇子的仪仗此时已经离开主道,分散于县衙周围,不问可知被那县官邀到那里避雨去了。
“老爷,你真厉害。”老五仍然沉浸在天兵现身的惊诧之中。
“希望能够天随人愿,亦不枉我用了这番苦心,受得这番苦楚。”莫问缓缓说道。此番行事他的确是用了心机的,只是为了接近二皇子并不为造福黄县百姓。但他并未对此感到不妥,因为他接近二皇子并无私心,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宣扬道义,劝说皇家挥兵北上解救赵国受苦的汉人,此乃大善之举,也是上清准徒肩负的重任,无量山奉祖师神谕,集上清诸派尊长教导出来的上清准徒,不是去做那些扶老携幼的小事的。
“他亲眼看到你呼风唤雨,肯定把你当神仙看待。”老五信心满满。
“晋国崇佛,此举能否令他对我刮目相看也不可知。”莫问摇头说道。
“老爷,城墙下面有人。”老五抬手指着城墙下方的两只布伞。
“是白日那两位衙役。”莫问低头看了一眼,他有灵气在身,雨中视物看的比老五要远。
“太好了,他们在等着领咱们去见皇子。”老五兴奋的连连搓手。
就在二人说话之间,雨势减缓,片刻之后变为淅沥,随后彻底停止,四位天兵再度现身城池上空,出声复命,“风部刮风一百八十里。”“雨部降雨二寸三分。”“雷部响雷三十六声。”“电部起闪三十六道。”
“无量天尊,有劳四位天神,贫道上清座下天枢子,道谢恭送!”莫问以平辈之礼稽首道谢,抬手焚化了那道紫符。
“你那法旨符咒上的法印早已道明了身份,如若不然我们也不会来的这般快了,真人贵为上清准徒,身份尊崇,这般小事不劳言谢,后会有期。”那雷部的万熊大笑回应,其他三人随之一笑,拱手之后消失无踪。
“太好了,他这大嗓门一喊,看谁还敢看不起你。”老五欢喜的说道。
莫问闻言微笑点头,万熊为雷部神兵,说话声响,先前的话语全城都能听到,哪怕那二皇子再怎么对道家有成见,此番也该信服于他。
“真人神威,果真求下雨来,真是我们的恩人哪,快下来,二皇子要见你。”城墙下传来了老衙役的喊声。
“扶我一把。”莫问探手搭上老五肩头,老五知道他灵气损耗严重,便扶住了他与之一同跃下。
“真人竟然能请得天兵现身,真是神人哪。”老衙役首屈一指。
“此处多日未曾下雨乃天庭疏漏所致,贫道只不过拾遗补缺。”莫问摆手笑道。
“真人多有操劳,快请回县衙休息,县主已经传下令来,二皇子要见你呢。”老衙役抬手请莫问先行。
莫问闻言也不谦逊,迈步向前,先前的大雨解了此方的旱情,城中百姓无不欢喜,纷纷踩踏着街道上尚未渗净的积水秉烛提灯围观于他,莫问神色如常,强忍胸腹疼痛缓步前行。
片刻过后,来到县衙前,此时县衙周围已经停满了大小车辇,百余位甲胄兵士将县衙围的水泄不通。
“见过真人,真人道法通天……”一个身穿县官服饰的中年人迎了上来。
“二皇子要见我?”莫问打断县官的话,此人白日里对他多有轻视,为他所不喜。
“正是,二皇子就在正屋相候,二皇子天资聪颖,器宇不凡……”
“你在此处等我。”莫问冲老五交代一声,转身走进院子,到得屋前,已然有宫人主动为其打开了房门。
莫问吸气凝神迈步进屋,进屋之后最先看到的是一个极为美貌的年轻女子在就灯看书,环视屋内,并无男子在内,只在床榻上躺着一个不大的孩童。
“无量天尊,贫道奉诏前来觐见二……”莫问冲那女子稽首说道。
那女子闻言急忙竖指唇前,“嘘,小声些,皇儿刚刚睡下,先生请坐吧……”
莫问愣住了。
先前他以为二皇子至少也是弱冠之年,到得此时才知道二皇子不过是个婴孩,在那床边还放置着几方吸水布片,观其情形他还要夹带尿布,一个夹带尿布的孩子处理的哪门子军务?
“先生请坐。”那位身着宫装的年轻女子见莫问不曾落座,再度指着右侧上首的位置请他入座。
“无量天尊,天枢子谢座。”莫问稽首道谢,转而上前落座。此时他心中多有懊恼,一恼自己消息闭塞,虽一心想要跻身高位却对皇家情况一无所知。二恼谣传有误,害的他越级作法,枉受其害。
“先生妙法神通,请得仙家临凡降雨解了这方旱情,我代这一方百姓谢过先生了。”年轻女子坐于主座微微抬手。
“贫道乃晋人,为百姓造福消灾乃贫道本份,不敢受谢。”莫问起身稽首,这名女子既然生有皇子,无疑是皇后贵人之流,对方身份尊崇,虽然只是微微抬手,他便需起身回礼。
那年轻女子闻言微笑点头,笑罢再度开口,“此番出宫走的急切了些,少带沉重俗物,先生乃出家人,生性高洁,想必也不喜那金银,”年轻女子说到此处微微抬高了声调,“来呀,取那先皇御赐的翡翠如意一只,送与先生。”
莫问进门之后那年轻女子并未示意侍从关门,故此门外之人立刻听到了她的话,随即便有侍女出声答应。
“区区微劳,怎敢受善人赏赐?”莫问稽首推辞。与别的女子说话他从未有过拘束之感,与眼前的女子说话却微微有些紧张,对方地位尊崇是其一,最主要的是这位女子言行举止极为得体,端庄而不造作,自然而不轻佻,皇家女眷大多出于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多年修养熏陶令得她们举止有度,话语从容。
“听先生语气,先生似是不认得我?”年轻女子微笑发问。
“不瞒善人,贫道先前一直于山中清修,出山时日不长,耳目闭塞,不识龙凤,善人莫怪。”莫问摇头回答。
二人说话之间,有两位侍女先后进入,先来的送上了茶盏,后来的端来了如意,莫问一直也没来得及坐下,此番又是再度道谢。
“那榻上睡着的乃先皇二子,我乃是他的生母周氏,先皇隆恩,生前赐位贵人。”年轻女子留下了送茶的侍女,抬手示意另外一名侍女关上了房门。
“无量天尊。”莫问再度稽首,单凭先前这一细节,莫问就看出周贵人是个极为重视礼法的人,留下一名侍女再行关门便不会有男女独处之嫌。不过此时他在意的不是这些,周贵人以先皇称呼夫君说明皇帝已然驾崩,孩子这般幼小,则表明皇帝驾崩的时间并不长,先前一直与山中修行,消息实在闭塞,连皇位的更迭都无从知晓。
“先生无须多礼,请坐下说话。”周贵人抬手指了指莫问胖旁侧的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