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废话吗?”李博今白了李游一眼,似乎李游理所当然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不屑于回答李游的问题。他转头望向陆吾与瑶妊所在的位置。实际上,两人被陆吾的力量所束缚,视线只能看到彼此。
李游依旧一头雾水。李游最初对李博今的敬仰,可谓是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的。但随着自己力量的增长,发现原来那无所不能的李博今也不过如此之后,也能用平视的目光看待李博今的。
只是李博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心中依旧疑窦丛生。眼下是个好机会,他终于可以面对面与李博今好好探讨这个问题了。
“我怎么会这么蠢?”
李博今头扭一边,心情似乎有些低落。他依旧朝着瑶妊的方向看着,好一会自言自语,说道:“或许这就是后世书上所说的信息不对称的缘故?”
李游听得云里雾里,但他很有耐心等待李博今开口说话,从李博今这一句话中,实际上李游已经听出了足够多的信息。
“你知道我是谁吗?”李博今问道。
“知道。”李游点头如捣蒜。如果之前所知的信息属实,李博今便是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李由。也正是这个原因,李博今才会疯狂臆想拿到九枚阴符,从崤山深处带走司马空那支秦军阴兵,回去挽救倾覆之中的秦王朝。
“那你知道你是谁吗?”
李博今死死盯住李游。
“李游啊……”
李游一脸懵逼的样子。
“呵呵……”
李博今摇了摇头,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你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那你他妈的告诉我啊!”
李游瞬时怒发冲冠。想到他因为李博今的缘故,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还被如此冷嘲热讽,李游情绪便有些失控。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李博今的语气很是平静,说道:“按照你能够理解的说法,你是我一个独立的人格,你我一直共存着,懂了吗?”
“放屁!”
李游哆嗦了一下。李博今这种说法,在李游听来已经不能用荒谬来形容,而是让他惊悚。
“开什么玩笑!”李游赶紧打断了李博今的话,说道:“老子还记得三岁时候尿床的事呢,怎么可能跟你是同一个人,就算有灵魂转世这种事,咱们两世为人,各不相干,你可别讹人!”
“我活了两千多岁,沉睡过很多次,但没有转世轮回过,或许有,但那也还不是成为我之前……”李博今话中似乎另有所指。
“每一次沉睡过后,我都会失忆一段时间,因而我只能尽可能地在一些地方留下足够的提醒,比如你发掘的唐墓,甚至还有魏王墓,实际上类似的安排,比比皆是。一旦与之接触,我就能够很快意识到自己真正的身份。”李博今的声音放得很缓慢。
“在无数次的沉睡与苏醒之后,我出现了很不稳定的状况,最主要的是人格出现了分裂,于是诞生了你。”
李游闻言,感觉头皮发麻。虽然此刻以灵魂独立的状态存在着,但这种玄妙的感觉却依旧存在。
“扯,他娘的继续扯……”
李游哆嗦着,李博今这一番话让他本能地颤栗着,但他内心却抗拒着这种说法,坚决不肯承认这是事实。
“是不是说谎,你心中有数。”李博今两手一摊,耸了耸肩膀,说道:“还记得李家沟吗?”
李博今主动提起这个话题,李游精神一震。至今为止,他对自己的身世依旧有着谜题。他记忆中认知的一切,到底是真是假,他自己都无法甄别。如果李博今能够给他答案,那最好不过了。
“记忆是真的,也是假的。”李博今笑了笑,笑容有些苦涩:“那是我最安定的一段时间,在宋朝熙宁之初建的,李家沟里的居民,基本都是一些墨家的子弟,但后来我又一次的沉睡,古族袭击了李家沟,墨家转移,因而荒废了。对了,在那时候,我还教了个学生,还托他的名字写了几本书。”
“李诫?”
李游声音继续抖着。他可是看过署名为李诫的《秘藏十法》和《续山海经》的。这两部书怪诞不经,然而秘藏十法在李游还是盗墓菜鸟的时期,便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续山海经》,更是阐述小世界的风土人情之事。虽然书中所记,李游大多没亲眼见过,但有了涉足小世界的丰富经历,李游自然能够判断,书上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不错。”李博今说道:“类似的事情,还做过不少,如果你能够细心,早就发现你我之间的联系了。”李博今这一次并没有埋怨李游的智商,而是接着叹气。
“我苏醒失去记忆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古族手中,偶尔也会被墨家救了回去—这应该算是你的功劳。时间穿越,真是玄妙的东西,竟然能够影响过去,也能作用到未来。或许正是如此,才会诞生了一个与我性格一点都不相似的灵魂。”李博今这一句话又开启了吐糟模式。
李游很想大口驳骂。要撇清自己与李博今的关系。但越是想如此,他就越不知该如何开口反驳。因为他的内心深处,似乎已经认可了李博今这样的说法。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犹豫再三,李游还是决定,先听李博今怎么说。
跟以往嘴巴严实不一样,李博今这一次开口,便是滔滔不绝。
李游从李博今口中,终于确认了他的身份,也懂得了他悲剧的一生。
“这一切,得从我父亲开始说起……”
李博今的父亲,自然是李斯。
李斯不仅仅只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个博学的天才。而李博今的悲剧,也便是从这里开始。
自吕不韦灭东周之后,九鼎便被迁到了秦国咸阳,供奉在了太庙之中。九鼎之神异,自古便有传说,无论是秦国宗室还是吕不韦,对九鼎所藏秘密都怀有企图。
但九鼎的秘密,又岂是容易破解的?就连周王室日夜相对九鼎,也没能从九鼎中得知真正的秘密,才渐渐衰败下来,给了诸侯强大的机会。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和久居西陲,远离中原文明的秦人的能力就更低了。
李斯的机会便来了。他是荀子的学生,这还不算,他真正的家族传承,实际上来自东周,他的祖上甚至是周王室的太史。周王室的太史,知道九鼎秘密的信息,可比历代周王更多。
得到秦王的信任之后,李斯可以出入太庙密室,钻研九鼎秘密。
凭借家族的传承知识,解开九鼎秘密,对李斯来说只是时间问题。但掌握了其中信息之后,他并没有将所有的秘密信息告知秦王,也就是后来的始皇帝。
李斯告诉秦王,九鼎本是镇压山河气运的宝物,不能聚于一地,否则地气泄露,妖邪出动,山河难以永固。秦王听信此言,便下令按照李斯所言,将九鼎藏于深山大川险要之地,借此镇压山河气运。
在这个过程中,李斯充当着监工的位置,同时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他在埋藏九鼎这机会的同时,找到了乾符的位置,将其窃取出来。
自殷周以来,诸侯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九鼎者得天下。因而周室德衰,问九鼎轻重者不计其数。李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自然没有把阴符的秘密告诉秦王嬴政,而是选择了秘而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