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游对莫方圆的建议不置可否,没有赞同也没否定,心里还在纠结困惑着自己的遭遇和不准的身份等问题。不过莫方圆的话终究还是触动了一下他,李游脑海里似乎闪过了一片灵光,有些惊诧地问莫方圆:“什么木片,放哪里?”

莫方圆对李游的茫然询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意外,虽然原来李游比他更加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此刻在莫方圆眼里,李游便是完全失忆了的不准,问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莫方圆往后面拍了拍手,身后一名一脸横肉的壮汉便低眉顺眼地走了过来,他身后背着一个大大的木匣。壮汉的脚步有些吃力,显然木匣很是沉重。

“就是这些木片……不多,是书简。”莫方圆示意壮汉把木匣放地上,从里面掏出一卷牛皮穿扎着的书卷,对着李游说道:“这是你前年从南海带回来的,你也没说过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也看不懂。你只是嘱咐我,一定要带过来,等我们挖开那个墓,就把这些书卷放进去……”说到这里,莫方圆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起来,好一会才接着说道:“其实你自己的性子你自己清楚,啥事情也不跟我商量……我知道你是干大事的人,这些年来,我帮你藏的盔甲刀剑就不下万具,一旦有朝一日你想起事造反,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只是这回,把这些竹简藏好又故意让别人发现,这不像你的风格啊……被发现了蛛丝马迹,我们就完咯……”

听着莫方圆的唠叨,李游眉头深锁。他的脑海里完全没有一丝关于不准的记忆,所以根本没办法消化莫方圆所讲述的内容。只是李游心中也是凛然,对不准的看法和观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游对不准的所有了解,也就只局限于历史书上的记载,此人盗发了魏王之墓,从中获得了千古《竹书纪年》一书。当然,史书上的记载也鲜明指出,不准盗了魏王墓,并不是冲着《竹书纪年》而去的;实际上,他盗墓是为了里面的金银珠宝,里面的书简,基本是没有碰的。《竹书纪年》和其他的一些珍贵史书,是因为不准盗墓之后,当地官府发现了遗迹才收集起来,汇报中央朝廷,最终由朝廷史官整理保存。

从这些史料可以推断出来,当时的不准应该是个图财的普通盗墓贼而已,而且从后面所发生的事情看,不准应该还被官府缉拿到了,不然他的名字也不会出现在史书之上,当时的盗墓罪名后果比现在严重多了,不准的命运应该会比较悲惨。

可是从莫方圆的话里,李游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不准竟然藏匿了无数的盔甲武器。从这一点看,就足以判断出此人绝非寻常盗墓贼。这些只有军队才可以配备的东西,不准大量藏匿,动机必然不纯。更让李游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不准竟然是想打开一个古墓,把一些书简藏进去。而令李游最目瞪口呆的是,莫方圆手里拿着的竹简,样式看起来非常古老,不像是今时之物,看上去颇有年代,字迹也不是熟悉的字样,比起小篆也更加古老晦涩一些,李游接过来翻阅了一下,整个脸都绿了:“他娘的……”李游心里暗骂了一声。他手里拿着的竹简,便是《竹书纪年》。

这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字体,李游认得的字其实不多,但是不少字还是可以望文生义,最重要的是,《竹书纪年》里不少内容李游倒背如流,只需要对一下字句的字数,加上找出几个核心的象形字,便足以判断出内容是否重叠了。

“原来……《竹书纪年》是不准放进魏王的陵墓里面去的,难道他最终的目标,并不是盗墓,而是故意让世人发现这一本书?”李游心里震惊无比,但却无法接受,不准绕这么大的圈子,把《竹书纪年》砸到世上,究竟是所为何事?

“没有道理啊……”李游怔怔想着。

不准的举动让李游感到无比困惑。

如果说不准心怀大志,想在乱世有一番作为,那么他私藏大量兵器倒是可以说得通,要知道自汉室式微,天下大乱继而三国割据至今稍定。

不管是门阀世家,还是民间一些颇有实力的豪强,有点本钱的在这种环境下都偶会生出逐鹿天下的野心。汉高祖当年出身卑贱,最后却权重九鼎,难免被后世的草莽英雄们当作“王侯将相宁有种”的成功典范,不准倘若具有一定的实力,怀有改朝换代的野望也说不定。

只是根据李游所了解的历史当中,不准也就因为《竹书纪年》露了一把脸,而后便没了任何记录,从这一两点里便可以看得出来,后来的不准并没有走上造反的道路,反而默默无闻,悄然消失于人世间。

李游摇了摇头,把注意力放回了不准的另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中去。明明《竹书纪年》在不准手中,为何不准要去盗发古墓,将此书安置其中,装成从中出土的古物呢?

虽然无法判断不准举动的深意,但李游所掌握的信息其实不少,只要多加用心,将其联系起来推导一番,哪怕得不到准确的答案,但也能能够猜中一定的范围了。

答案肯定是围绕着阴符展开的,而不准从所谓的《山河谱》里所得到的能力,也是来自阴符力量的加持,李游甚至怀疑,或许不准手里就有着一枚阴符。当然,这个推断李游发现并不合理,有与阴符融合的经验,李游并没有发现,目前这一具身体里有着别的阴符存在的感觉。

对于不准,李游比历史上记载的内容了解更多。这一切得益于秦弋在青牛观的发现。那可是不准遗落下来的亲笔字刻,价值巨大。但想到这里,李游心里却突兀惊悚了一下。

因为他发现,不准所留下的字刻,隐隐和莫方圆所讲诉的东西并不大一样。

莫方圆说,不准要去盗墓,然后把《竹书纪年》放进魏王墓里,然而不准在自己的字刻之中,却说道自己去盗墓,从中获得了竹书纪年,并且发现自己被人所害!

不准和莫方圆之间,有一个人在说谎!

可是,谁在说谎?李游心里慢慢平复下来之后,开始琢磨着不准当初刻在神像后面的语句。古人的语言简洁,同时也容易让后人出现解读错误,所以在解读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小心谨慎。

回忆了不准的遗文之后,李游又发现了一些问题。

不准在字刻里记录下来的第一个时间是咸宁五年,他从魏王墓里盗取了《竹书纪年》,但是,如今的时间却是太康二年,咸宁五年,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李游又想起了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事情,那就是历史学家们一直有个争议,那就是关于《竹书纪年》出土的魏王墓究竟是那一座,有史学家认为是魏襄王,也有史学家认为是魏安僖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游蓦然来了灵感,会不会莫方圆和不准都没有说谎,只不过是不准两座墓都盗了,然后从其中一座魏王墓里得到了《竹书纪年》,然后两年后盗发另外一座王墓,把竹书纪年放进去,并且制造出大量现象,让世人发现,因而让此书出土了?

说说我见过的阴兵抬棺》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莫老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说说我见过的阴兵抬棺第1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