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郑贤弟想得很清楚,不过,事实却正相反。”郑学士笃定言道。
“啊?”众人都是一愣,郑介诚很诚恳抱拳笑道:“我只是顺着学士公的思绪妄说一气,既然说的不对,您就当听笑话了,还请指教。”
郑学士微笑道:“按咱们普通人想法,郑贤弟说的确乎如此,起初我也这么想呢。可这里有几件事说不通,一者,灭宋之时,完颜亮只有三岁多,根本不可能随军出征,哪里有机会得到此宝?二者,其父完颜宗干被金太宗所忌惮,靖康之变时也没在军中,太宗大赏,只是赐予了完颜宗干几名宋廷美女,根本没有如此异宝,三者,从几部史册笔记里才能看出,这玉鱼根本就不是北宋宫廷的宝物,而是来自于辽国内府。”
“辽国内府?”郑介诚有些迷惑,不可思议瞅了瞅众人,摇头道:“这、这怎么可能?莫非辽国人当时也用中华章服衣冠鱼符?可这又是辽国哪位帝王亲贵的佩饰?”
“是啊,确实来自辽国内府,只是这还不是玉鱼本来渊源来历。简而言之…”郑学士一面回忆一面说出了令众人大吃一惊的内情。
原来跟常人所知常论不同,真正继承唐朝章服礼仪的,并非北宋,而是辽国。辽国立国很早,早在唐末天佑四年,辽()(泰)()()祖耶律阿保机便趁唐朝衰微,中原内乱,登基为可汗,大唐灭亡之后,中原纷乱,耶律阿保机经过十余年东征西讨,统一辽东各部,势力强大,于后梁贞明二年,建国号契丹,改元神册,是为辽()(泰)()()祖。
继位之后,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名士韩延徽、韩知古、卢文进等人为佐命元勋,大力引入大唐典章礼乐兵农制度,当年唐朝刚刚灭亡,礼乐典章尚在,中原兵乱,不少士子学士便去辽国谋生,带去了中原先进文化,所以辽国国力越发强盛,竟成南北东西幅员万里的北方强国。
而北宋立国远在四十五年之后,继承的乃是五代典章礼乐制度,繁芜庞杂,被辽人小看,久而久之,辽国俨然自为“中华”,蔑称北宋为“南朝”,其缘故就在此。
辽国肇建之后,不多年中原的节度使石敬瑭贪图大位,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拜辽太宗耶律德光为“义父”,获得辽国支持,建立后晋王朝,石敬瑭不几年便一命呜呼,其孙石重贵登基称帝,石重贵志气颇大,不愿向异族称臣,逐渐对辽强硬,耶律德光大怒,亲率大军长驱直入,攻下汴京,灭亡后晋…
郑学士随手拿起《辽史纪事本末拾补》,翻开一页指点道:“这里写的就是当年的史实。”,郑介诚赶紧捧过来浏览一遍,小声念道:“…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备法驾入汴,御崇元殿受百官贺。二月丁巳朔,改国号大辽,大赦,改元大同。三月壬寅,诏晋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内宫库藏珍宝、大驾卤簿、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自此之役,唐末以来历朝宫府所藏典章文物法器珍宝,一扫而空,皆没入契丹…”
马大爷捻须惊讶道:“着啊!学士公,如此说,这玉鱼还是大唐的宝贝,由后晋继承得来,大同元年,辽太宗侵入中原,在后晋内府库藏里得到,再传十数代,才被金人得到,转入完颜亮之手!离奇,太离奇了!”
铁大爷咧嘴笑道:“难得难得!这恐怕不是做梦吧?”
“当然不是。”郑学士肃然道:“大家都知道靖康之变,中原兵火连天黎民涂炭的惨剧,其实早在五代之际,辽国便演绎过这么一出大戏呢!然而此处所写并不详明,乃是后人修史时,参考历代史册笔记、公私文书编写入内,自然不可能一一写明,到底哪些唐末以来的国宝奇珍被辽人所得,但蛛丝马迹却在后世流传出来,因为有人在当年见过玉鱼,更知道它的来历渊源!”
陆老大擦了把热汗苦笑道:“娘呀!学士公,老几位,这一会儿辽金、一会儿大唐,一会后晋,我听您诸位说的脑袋都大了,就是在茶馆听评书,也没这么长篇大论的,好歹我也听不大明白,您就敞开天窗说亮话,这玉鱼是啥宝贝吧!您瞅憋得我这身热汗!”
众人大笑,郑介诚递烟笑道:“老兄稍安勿躁,您想,这么件千年难见的宝贝,还不得闹明白其中的隐秘渊源?学士公,您接着说。”
郑学士笑道:“不怪陆老兄着急,我们这些穷翰林,别的本领没有,就是会点考据历史词章,真碰上有意思的典故学问,不考究明白了,自己搁在心里也能当个事儿呢。既然说到这儿,我先给诸位讲个故事。”
众人懵懂,不明白郑学士何意,却听他话锋一转,像评书先生一样,说起了后晋灭亡时的一段故事…
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中原,灭了后晋,真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率侍卫亲军入驻后晋皇宫,赫赫扬扬在崇元殿受文武百官朝贺之际,下诏将后晋小皇帝石重贵及太后、太妃一众俘虏带上大殿,严词训斥,百般侮辱。
原本还志气远大的石重贵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后晋的文武百官早已吓得瑟瑟发抖,太后太妃们也唬得魂不附体,磕头不已,万般无奈之下,石重贵失声痛哭,承认了自己年轻气盛,冲撞耶律德光的“罪过”,转过身叫内侍宦官,捧出大唐秘府流传下来的两件国宝献给耶律德光,请求饶命。
宝座上的耶律德光欣然点头,他早有耳闻,大唐被后梁朱全忠所灭之后,唐昭宗从长安宝库中带到洛阳的国宝奇珍,全被后梁接收,历经后唐,又被后晋全部接收,其中珍异宝贝很多,便兴致勃勃欣赏起来。
呈上来的两件宝物,第一件是一条流光溢彩的七宝腰带,除了镶嵌有帝王标志的蟠龙形和田美玉,还嵌有无数大大小小的五色宝石和大珍珠,阳光照耀下宝光四射瑞气腾腾,令人不可逼视。
耶律德光眼珠瞪得老大,撇嘴问道:“此带乃何宝物?谁人所用?”,石重贵颤巍巍说:“回禀大皇帝,此物乃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御用腰带,世称太宗七宝带。”
“哦?!竟然是大唐太宗皇帝御用之物?”耶律德光大喜过望,赶紧取过来捧在手里细细打量,据石重贵所言,这条太宗七宝带是贞观年间新罗国的贡品,用赤金抽成细丝,加入金银线编织而成,软如锦缎却坚如金铁,带上用金钉连接了二十四块和田羊脂玉精雕而成的蟠龙方銙,带銙内镶嵌赤金底板,镶嵌波斯、天竺而来的五色宝石及大珍珠,在大唐时,这种装饰又叫“金筐宝钿珍珠装”,奢华名贵,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御用之物。
大唐金筐宝钿珍珠装玉带,陕西省博物馆藏,出土于陕西,是现存唐代此类玉带保存最完好者,弥足珍贵,堪称国宝。李世民的七宝带比此更为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