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王听不懂这玄之又玄的话头,小范倒是颇有心得,忙问:“仙长,如此说可不正应了老话: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哈哈哈哈,”老道摇头笑道:“这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和大将军徐达渡长江时偶然听见的俗话,用在这里差之千里!”兆王一听,羞愧难当,只听老道说:“小范章京颇有见识,岂不知历数有尽、天命有归的道理。”
小范拱手道:“领教了,道长的话,好像是五代徐鼎臣说的?”
老道点头笑道:“正是,贫道也不是读书人,胡乱听了几句闲话而已。徐鼎臣这几句话,倒是颇合我门中道理吧。譬如三十多年前万历末年,龙虎山张真人前去辽东游览,见得那里不少乡村莽汉、仆人奴婢、赤脚农人,望气则紫气盈盈,华贵尊荣有卿相将军之相,回山之后与人言道:王气移归辽东矣,三十年后当得天下!这便是天命有归的道理。”
“哦,我明白了!”小范见兆王懵懂,解说道:“张真人真神仙!既然我辽东的乡村农夫、奴婢仆人都有卿相将军的云数,必是有真命()天子在此,才有这些将相九卿之位啊。佩服之至!可小人有几个疑问,敢问仙长。”
“你说。”
“不敢动问仙长先机妙算,只是昨夜之事,小人虽略微明白点,只是这里乃长安古都,天下风水宝地,怎么会有营啸和阴兵两凶合一呢?莫非也是因我军杀入关中,剿灭闯贼,上天才降下的灾异?”
“并不是,嗯,离城还有些工夫,贫道再随意聊几句,就当离别前的闲谈吧。说起来,这营啸嘛…”
营啸,又叫炸营,惊营,历代史书多有记载,乃是战火中一种机缘化出的诡异灾祸。多为军书旁午,战事紧急时,大队人马驻扎荒郊野地,夜半时分,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惊梦、大乱、互搏、互杀等离奇惨剧。据天象五行之说,乃是西方太白、日晕、血月的刀兵之气冲动灵魄地脉,又交()合世间凶煞暴虐之气,混合而出的一种极阴之炁,既能搅动天和,又会引发种种诡异的战事行为,自前汉以来,历代《天文五行志》多载。凡军阵遇此怪状,必然军心震动,流言四起,士气大衰,战局大败。所以历代名将对此多有忌讳。
兆王望着前途沉沉夜色,有些悚然,糊里糊涂忙问:“道长好学问!不过,难道没有破它的法子么?”,
老道笑说:“自然有。前汉至南北朝时遇到此难,朝廷会特派有道方士前去处置,不过既是营啸,多为夜半发生,其事紧急,凶险万端,方士又远隔千里,缓不济急,所以到了隋朝时杨素奉命提兵直指江南,遇到营啸,就想出了一个临机处置的法子。”
“哦?是什么好办法?”小范回忆着杨素的生平,老道缓缓说:“血祭,这是一种以毒攻毒,以凶治凶的法子。”
“啊?!”听这话,俩人勃然大惊,兆王打了个哆嗦:“莫、莫非是杀活人祭祀?!”,
“正是,用俘虏之人捆成一圈,在营啸当场斩首处死,再以人血泼洒,则营啸可止。只是这种法子过于残忍,有时并没有俘虏,只好用自军之人杀死血祭,因此后世便改用牲畜,也能起到效果。”
小范心里发凉,越发摸不清这老道的来历,拱手问道:“那阴兵一事,仙长也定然知道了。”
老道点点头:“阴兵一事,更是旧有传闻,诸子百家之时,兵家和阴阳家都有略谈。三代以上不可查考,三代以下,唯有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收韩赵魏中原之地,因杀戮各国军兵足有百万,尸骸遍野血流成河,当日为炫耀武功威严,多用尸骸筑成‘京观’,怨气冲霄大伤天和,来不及转阴的冤魂厉鬼幽厉之气便潜入荒野,平常每当凶日及凄风暮雨便常常出现,或行或立。如遇灾年,便与戾气交合,或引起千里旱涝之灾,或有瘟()疫之灾。”
“受教了!”小范惊得遍体冷汗,疑惑问:“可这两种凶煞为何昨夜都出现了呢?”
注:血祭一说,《乾坤袖—死亡金像》里详细说了,此处不赘。
徐鼎臣,徐铉,字鼎臣,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宠信大臣,诗人,文学家。北宋统一寰宇,南唐君臣被押解入汴京,李煜忧思过度,门庭凄凉,只有徐铉等几个旧臣往来,李煜离奇死亡后,有人诬告徐铉怀念旧主,图谋不轨。宋太宗特命徐铉给李煜写墓碑,以观察他的态度。徐铉忍着屈辱悲痛,并没有对旧主李煜嘲讽谩骂,落井下石,而是“存旧日君臣之义”洒泪书文,其中一句:“历数有尽,天命有归”,得到宋太宗的称赞,免于被处罚。
京观:自上古时期便流行的一种炫耀威武军功的恐怖方式。将杀戮的敌人尸体堆积在战场附近的大道上,加土夯实,形成巨大的丘陵土堆,用来显示军威,震慑敌人。秦汉之后历代史书都有记载,一直到明代中期还存在此类习俗。
现在考古发现,在山西、河北等地古战场依然可见千年前的“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