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调理脾胃湿寒湿热的名药。是西晋时流传下来的古方,去湿热烦躁,湿寒,脾胃不和,舌苔黄腻,燥湿运脾,不思饮食。特别适合南方气候和常吃油腻、肥厚和喜欢饮用啤酒的朋友。如果同时配伍补中益气丸使用,一面祛湿一面补中气,会极大增强免疫力。
而且,凡使用中药温补药物时,要先清理祛除肠胃中的湿热湿寒气,所以平胃散是很好的“先锋官”。
现有中成药:平胃丸可用。同仁堂和其他药店品牌都有。
注意:1 脾胃虚弱者不能常用,以半盒为限,或配伍补中益气丸同用。
2 中气下陷,四肢无力者慎用。
3 阴虚气滞,虚弱无力者慎用。尤其是气虚血亏的中老年人。
归脾丸:原名归脾汤。强心健脾,益气补血的名药。出自《正体类要》。主治心气虚弱、血气亏虚,失眠健忘,身体无力和神经衰弱,对于工作压力大、现代亚健康和增强体质有很好效果。
笔者胃病和失眠时,使用过此药,效果很好。
注意:1 脾胃湿热湿寒者、炎症、高血压、高血糖者慎用。
2 中老年人使用时,特别注意有无其他病史。
3 风寒风热感冒,内热火大者不能服用。
以上为笔者搜集和亲身使用过的增强体质及免疫力的药,再次特别说明,服用或给家人服用前,一定注意各人体质不同,南北方的气候、温度不同,谨慎使用。
二 食疗增强体质
神仙粥:糯米少许适量,生姜5—7大片,水两碗放砂锅内开两次,加入带须大葱白5—7个,煮至米熟,加米醋小半盏,入内调匀乘热吃粥,或只喝粥汤。
广东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粥方,这是从明朝中期流传下来,古人预防瘟疫、瘴病时常用的食疗药膳粥,现在依然在广东流传。
此粥以糯米补养为君,葱姜发散为臣,一补一散,又用醋收敛,有病可以祛病,无病可以强身健体。健脾养胃,补益中气,虽然简单,却是古人智慧的成果。
各年龄段朋友都可以长期服用。
羊汤:南方湿寒,此次病毒肆虐,也跟天时节气有关,所以大家一定保证身暖体健。羊汤有大补坤元之气,增强体质,驱寒祛湿的好作用,服用时加胡椒粉发汗,效果更好。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服用更佳。
注意:炎症、体内湿热、火旺阴虚者不宜服用。
粤式神仙粥
三 日常锻炼
1 晒太阳,家里有阳台的朋友,可以让老人晒背,吃南瓜子,太阳精华补充正阳之气,南瓜有温中补气作用,不能出门的老人可常用。注意: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要吃南瓜子,晒太阳即可。
2 艾灸,艾灸新闻上写了,可以祛湿驱寒,回阳暖身,除儿童外,其余各个年龄段都可以使用,使用前注意艾灸的穴位。尤其是中老年人,增强阳气很有效果。
3 年轻人在家,可以多做无氧运动,徒手健身,增强体质。
4 早睡早起不熬夜,饮食有度,起居有节。
5 每晚休息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中老年人可以泡20分钟左右,中青年不要超过20分钟。
注意:1 这些方子除标注禁忌外,都不能治疗病毒性肺炎,只能增强多年龄段体质和免疫能力,朋友们服用前一定看好禁忌。
2南方与北方气候、地理条件不同,服用时一定注意,凡是体内有湿热、湿寒一定先去湿(热、寒),再进补药,不然不仅起不到增强免疫力作用,甚至身体越来越不好。
3 这些古方、验方请朋友们广为,尤其是疫区家里有中老年家长的朋友,在未确诊病毒肺炎,需要增强体质时可以试用。
4西医体系与中医体系不同,如果有疑问,可以请问当地中医,遇到不屑一顾的西医说法相反或驳斥,请不要责怪。
祝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百毒不侵,阖家安康!
这可麻烦了,小冯左思右想半晌,握紧了手里的扁担,只好又迈步上了台阶。偷偷往里瞧,片刻便放了心。原来半尺高的大门槛里,站着个约莫七十来岁的矮瘦老头,身穿蓝细布半截大褂,头戴瓜皮帽,一根小辫软塌塌绕在脖子里,枣核脸,黄脸皮,昏黄的三角眼,几根老鼠胡子扎煞着,手里提着个西瓜大的牛角灯,光晕昏昏,看起来不像个恶人。老头瞅着小冯来到近前,上下打量他许久,似乎挺满意,点点头招呼道:“小子,你是打鼓的?”
“是啊,老爷子。”小冯知道这里多是豪门,赶紧打千儿行礼:“跟我舅舅金五爷刚入行,您多照应!”
“金五爷?哦,老相识啦。”老头点点头招手道:“今儿碰上我,算你的造化!你在府门口睡觉这事儿就算了。得,你进来,给我们家帮个忙,我们主子必有重谢!”
“啥?”小冯傻眼了,这黑天半夜的,自己就是个打小鼓的,咋能给人家大人帮忙。想着赶紧拱手:“老爷子,我、我就是个打鼓的,没别的本事,您、您叫我干啥?”
“你进来不就知道了嘛!”老头似乎有点着急,小冯心里疑惑,说:“不是我推辞,天太黑,我又是个外人,这么着进去,怕不方便呢。”
“呵呵呵”老头乐了,指着他说:“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你最合适!快来吧。”说着话伸手要抓小冯,吓得他一退步,老头抓空了,本以为老头要追出来呢,谁知老头好像很忌讳大门槛,抬了抬脚又放下了,脸上灰黄不定,喘着粗气说:“小子,你别怕,我们家不是坏人。这不年头乱嘛,我们主子出不去,连带我们也不出去,想找个人帮忙吧,哪里也没合适的。这不,今儿碰上你了,正合适,算我卖个老,求求你啦成不?小子,就算你发发善心,日后必有你的好报,不然我可得坐蜡。得,我给你作揖!”说着话老头抱拳拱手,真冲小冯作起了揖。
“这、这哪儿跟哪儿啊。”小冯是老北京长大的,打小就知道尊老爱幼,一瞧大半夜的,瘦老头恭敬有礼对他作揖不止,臊了他个大红脸,忙还礼不迭,又一想:莫非他们也是亲贵大人,不好意思出去卖东西,叫自己收货?摸了摸兜里的半吊钱,想起舅舅还在家病着,舅母那副嘴脸,反正自己就一副担子俩破筐,不怕他们是坏人,便挑着担子,跟着老头进了大门。
注:西瓜大的牛角灯。
老年间亲贵大员和豪门常用的一种灯笼,将牛角用特殊方法和工艺泡软后,用模具撑大,晾干涂漆,内中点缀蜡烛架。夜晚可挂在大门外,也可手执照命。在没有玻璃或玻璃十分名贵的年代,牛角灯非常流行,比纸灯笼耐磨耐用且适合于风雪天。《红楼梦》里记载过。
“这、这哪儿跟哪儿啊。”小冯是老北京长大的,打小就知道尊老爱幼,一瞧大半夜的,瘦老头恭敬有礼对他作揖不止,臊了他个大红脸,忙还礼不迭,又一想:莫非他们也是亲贵大人,不好意思出去卖东西,叫自己收货?摸了摸兜里的半吊钱,想起舅舅还在家病着,舅母那副嘴脸,反正自己就一副担子俩破筐,不怕他们是坏人,便挑着担子,跟着老头进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