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被媳妇儿骂一通儿,舅舅不言语,只好领着小冯出来遛弯。尽管小冯在舅舅家吃的最少、穿的最破、干的活最累、受的欺负最多,也最懂事知礼,可就这么委委屈屈过了几年。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有的成家,有的去学徒,有的嫁人,五爷心里也算计:不能叫这孩子老在家吃闲饭呐。这天,把刚捡了一筐煤渣子的小冯叫进了屋。

“孩儿啊,你也不小了,十来岁个头长得又高,瞅着十三四一样。不能老在家干这些个。这些年,我和你舅母养活你们兄弟姐妹不容易呐。”五爷抽着京八寸,吐了个烟圈。

“舅舅,我、我也不知道干啥好,您等我长大了,一定孝敬您和舅母。”小冯低头嗫喏,盯着脏兮兮的破鞋上露出的脚趾头。

“这话我爱听,孩儿,你是个聪明伶俐的,我瞅你不赖!这些日子街面上嚷嚷开了,庆王爷和李中堂正跟洋人和谈呢,市面上也安静了不少,你啊,就跟着我打小鼓,四处踅摸东西。能赚几个算几个,舅舅把全身本领教给你,等你出了师,早晚自己过日子。”

“成,我听您的!”小冯点点头。

于是第二天开始,小冯就起早跟着舅舅学做小鼓生意。市面上尽自安静了不少,可一上街,街头巷尾不少的死人堆还没清理干净呢,红眼乌鸦“嘎嘎”飞舞盘旋落下,大群疯狗围着尸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吧唧吧唧吃得格外香甜,腥臭的烂肉味儿能熏人一跟头!

原本六部九卿没出去的大人们,被荷枪实弹的洋人推搡监督着,干的全是苦力的活计。一队队人高马大红眉毛蓝眼珠儿的洋人趾高气昂得意洋洋在这座古都里横冲直撞,皮靴踏起的灰尘,扬的漫天都是,犄角旮旯露出一张张谄媚、胆怯、惊恐、慌乱的老北京脸孔,形形色色。

十来岁的小冯身子骨长高,受尽委屈,可很是厚道。他跟在舅舅后头,眨眼望着大街上买卖铺户门口,都挂着花花绿绿的旗子,很是纳闷,跟舅舅串了几条胡同,没收着什么,金五爷却在不少乱七八糟的垃圾堆里,又翻又找,弄得暴土扬尘,踅摸出不少东西:

俩破罐子,一个黄铜盒子,三块头巾,几卷沾满污渍没裱的画…金五爷呼噜呼噜脸,笑道:“嗬!真有好东西,外甥,你瞅,这些玩意儿现在一文不值,等街面再好点,怎么也能换几吊钱!这画我瞅着是名人的,嗯…”,金五爷装模作样指点,其实上头的字他根本不认识。

“咦?这是啥?”五爷往下一瞅,乖乖!是一只满绣金彩嵌着绿玉金珠的绣花鞋!“好家伙!这回可抄上了!”他一伸手把鞋提溜出来,哪知刚拽出来,一股刺鼻的恶臭,瞪眼一瞧,我的妈妈!鞋里还有只血渍呼啦的断脚呢!显然是洋鬼子从哪家大家闺秀腿上生生砍下来的!

金五爷忍不住一阵恶心,随手扔了绣鞋,“哇!”一口吐了一地,边吐边骂:“操他娘洋人十八辈的祖宗!真他妈是一帮子畜生下的杂种!”小冯也吓了一大跳,赶紧来扶着五爷,等五爷日爹草娘骂了个够,想走又实在舍不得,用打小鼓的鼓槌,从绣鞋上扒拉下几块绿玉金珠,这才拽着小冯往回走。

金五爷忍不住一阵恶心,随手扔了绣鞋,“哇!”一口吐了一地,边吐边骂:“操他娘洋人十八辈的祖宗!真他妈是一帮子畜生下的杂种!”小冯也吓了一大跳,赶紧来扶着五爷,等五爷日爹草娘骂了个够,想走又实在舍不得,用打小鼓的鼓槌,从绣鞋上扒拉下几块绿玉金珠,这才拽着小冯往回走。

爷俩走到一处刚开门的粮食铺,买了几斤杂合面,两斤棒子面,一问白面价钱,金五爷倒吸了口冷气:“啥?五钱银子一斤面?我说掌柜的,你这是抢钱啊!”

“甭说那个,爷们。我也不想卖这价啊。您不瞅瞅如今是啥年月?”掌柜的叹息道。爷俩往家走,小冯背着粮食,金五爷攥着自己的家伙什说:“外甥,看见了吧,生在这个年月,难呐!幸亏舅舅还有这点子手艺,不介咱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

“舅舅,您手里这鼓怎么才这么大点?您给说说,咱这行都有啥规矩?”小冯忙问,“这话问的好哇,孩儿,你记着,在咱们京城,三百六十行,干什么吆喝什么!咱可不是那些没名号的乡下脑壳,瞅见了没?咱这行不用吆喝,这鼓,就是咱们的叫卖声。”

原来,北京城打小鼓的,从清初就有,据说大明朝时候肇始,只是这行里有学问的少,在三百六十行里算是个“小小不然”靠后的,不像古董、金银、玉器、书画那些有学问有见识的掌柜,能从久远的历史和尊贵的人物中,找到自己本门的鼎鼎有名祖师爷和悠远光辉的行业典故,说出来滔滔不绝,令人羡慕。打小鼓的行当,既找不到历代帝王名人做祖师,也没啥特别大的传奇典故,连他们自己也闹不清楚来源何年何月,所以在买卖行里,打鼓行属于“下街”的,比“五子行”稍微高那么一点。

还别说,那年月连下三门的混混们,都拜春秋时的盗跖为祖师,唱戏的都拜唐明皇,连人家要饭的花子行,拜的都是大明泰祖高皇帝朱元璋。虽然人家身份下贱,可人家祖师爷的“万儿”冲(名声大)呐。

打鼓的就不成了,没祖师爷名号,干的又是走街串巷鸡零狗碎的买卖,门里没出过什么人物,就成了诸多行当里“小小不然”的。比如单看穿戴用具,就能明白。

打鼓的分两种,一种是“打软鼓”,短衣小帽,不能穿长衫,大多都担着个扁担,前后挑俩箩筐,手里的鼓,有茶杯口大小,鼓帮薄,以宽藤条做鼓槌,敲起来“啪啪”作响,可是响而不脆,声音疲软,传的不远。

收的东西也大多以废铜烂铁、旧衣旧鞋、破烂零碎居多。有时候新入行的或到陌生地盘做这行,也得吆喝。先是“啪啪、啪啪”几声鼓响,再张嘴喊道:“有旧衣旧鞋的卖!有废铜破铁的卖!烂纸书本的卖!”,京城里有些平民住户,家里的破烂零碎和用不着的东西多,听见这声,便招手叫过打鼓的,仨瓜俩枣就把东西卖了,如果价格不合适,打软鼓的也可以用东西换。

打软鼓收的东西多为旧货破烂,本钱也不大,有点散碎银子,不怕劳累辛苦,入了行就能干。收来的东西,归归类便到天桥摆地摊,或是崇文门外东小市、宣武门外西小市,加点钱就卖了。这种生意买的卖的意思不大,打鼓的也不需要识文断字有学问有见识,做的多是小胡同小门小户的生意,无非是辛苦赚几个嚼裹儿钱。

金五爷干的这种不同,他是主做打硬鼓的买卖。打硬鼓的跟打软鼓的,在行里泾渭分明,绝然不同。他们走街串巷做买卖,穿半截长衫,过膝盖即可,绝不穿短衣,更不能挑担子担箩筐。穿着打扮,瞅着跟斯文人差不多,胳肢窝里,常夹着个粗布小包袱,里头包着些放大镜,小秤杆等物,肩膀上背个“褡裢”,用来装东西。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7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7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