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个故事:鬼搬家
江西饶州景德镇,乃是江右一大都会,商贾云集,热闹无比。且说这年有个王秀才,是江西南昌府人士,客居在景德镇,住的一座大宅的西院。有熟人告诉他:“这地儿可住不得。”
王秀才问:“怎么住不得?”,友人说:“这宅子正院素来不安宁,早先有同城的朋友住在这儿,大白天鬼魅横行,魑魅闹事,吓得他全家不安,所以搬走了,你既然远道而来,可不能在这儿。”,王秀才笑道:“那不怕,我倒要瞧瞧这鬼魅是什么模样。”
这天夜里,老王正在灯下读书,忽地起了阵怪风,院里鬼哭狼嚎惨叫不断,老王家属吓得瑟瑟发抖,老王不慌不忙,拿着一枝笔出来,刚出门,嗖一声蹦过来俩面目狰狞的大头鬼!那鬼龇牙咧嘴大叫:“好个秀才,难道不怕我们吗!”,王秀才大笑着挥笔在俩鬼头上写了俩大字,一个写“丑”,一个写“禁”,指着他俩笑道:“你不怕我这个人,我为什么要怕你俩小毛鬼?!你们鬼头在哪儿?叫我出来我看看!”
俩鬼面面相觑,忽地头疼难忍,抱着头哀嚎哭喊:“哎吆!这书呆子竟然不怕咱!头儿,快来啊!”,话音刚落,一阵黑风,平地出来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气势汹汹冲了过来,甩开俩大头鬼,一咧嘴脸盘变的磨盘大小,獠牙大口对着王秀才就吞,王秀才不慌不忙,把蘸满了墨汁的毛笔在他大脸上唰唰写开了!
大鬼一愣,扭扭脖子竟然跟落枕一样动弹不了,暴怒喊道:“你这书呆子在我脸上写的啥啊!我这脖子咋动不了啦!”,秀才大笑道:“你脸皮这么大,爷正好练字!我给你念念!”说着朗声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口气念了好几句,几只鬼听得胆颤心惊,扑嗖嗖缩成一团,大鬼哭道:“妈呀!你们读书人可真狠!在我脸上写太上道祖的真经,饶命饶命!小的再也不敢啦。”
“不敢?你在此害了多少人?从实招来!不然我明儿写到奏表去城隍庙告你们,把你们打入地狱!”
众鬼一听吓得魂飞魄散,爬在地下砰砰磕头求饶,大鬼哭道:“小的们虽说是鬼,可没敢害过人,只是吓唬吓唬他们,想在这儿清清静静,不想冲撞了大爷,您就高抬贵手饶了我们吧!”
折腾了半天,王秀才明白了原委,便说:“只要没害人,还有一线生机!我在这儿住几个月就走。你们身为鬼魅,不可在都市住宿,可去城外山中,以后切不可再伤人吓人啦!叫我知道可饶不了你们!”
大鬼哀求:“是!遵命!可、可我们脸上的字不祛除,我们无法出城,从此也不能出去讨食啊。”,王秀才说:“没事,我给你擦擦。”,擦去了字,王秀才留了个心眼,怕他们再为非作歹,便在每个鬼头上写下:见善必行,作恶遭报八个字。
众鬼这才磕头拜谢,赶紧搬家去了。当天晚上,城里的人都做了个怪梦:几只鬼哭的凄凄惨惨,背着行囊往城外迁居。醒来后,王秀才的朋友跑来看他,才知道真相,城里顿时哄传一时。
几只鬼到了城外,暂居在土地爷小庙的一角,由打这起,他们算是改恶从善,有人在城外碰上意外小难,总能发现头上有字的几只鬼帮忙救人。乡里人迷信,免不了给他们烧点纸钱。土地爷问他们:你们在城里闹得那么凶,咋这会儿服服帖帖啦?
众鬼哭笑不得回话:“我的土地爷爷,您可不知道,读书人手里那支笔可厉害的很呐!咱兄弟惹不起,只好躲开喽!”
后来王秀才勤学精进,一路扶摇直上,考中了进士,成了翰林院的清贵大员。这段书生驱鬼的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故事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第一百九十八个故事:阴司阳世
老年间,四川成都府有个王老爷,做到吏部侍郎,他有个儿子才19岁就一病而亡。王老爷悲伤不已,夜夜想念死去的儿子。这天夜里,王老爷做了个怪梦:小王瘦弱的厉害,捂着脸哭泣道:“爹啊,儿子我也是生在咱们簪缨世家大族,算是个纨绔子弟,死后可遭了大罪啦。”
王老爷惊问怎么了,小王说:“我进来在东岳天齐庙做了个小杂役,又下贱又辛苦,苦不堪言。而最近来的吏部尚书的一位公子也跟我在一起。”王老爷一惊,这才想起吏部尚书刘大人的儿子也刚死,急忙问:“儿啊,你们也没做啥坏事啊,怎么一起做了这个差事?”
小王哭道:“是啊,我是这么认为的。可神祇有命,我们活着的时候花天酒地欺男霸女,这就是个报应,我们还算好的呢,不然那些衙内少爷早下地狱了。您听我说啊,最近有个新任的判官大人,活着的时候,跟刘尚书家有故旧,所以便下令把刘尚书的儿子放了,提升为内班侍从,现在都做到文案啦。爹啊,你在朝廷认识那么多当官的叔叔伯伯,您也给儿子找找关系,让儿子免了做苦役吧。”
王老爷还要问呢,一梦醒来,想起此事便泪水涟涟,觉得儿子可怜,便赶紧想办法给儿子托关系找门路。然而人间与阴司殊途,认识的当官的再多,没办法啊。于是王老爷灵机一动,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奏疏,在东岳庙神前烧了,请求东岳天齐大帝照顾照顾自家儿子。
没两天,王老爷又做了梦,小王又来哭泣,说:“爹啊!你差点害了我!”,王老爷疑惑:“这是什么话?”小王说:“你写的那封奏疏,幸亏被门口的警卫拦住了,没有送到大帝手里,不然我就麻烦啦!东岳大帝至圣至神,怎么会为别人请托说情就违反规则呢?”
“哎,那咋办啊!儿子,我认识的都是人间官,管不了阴司的事啊。”王老爷急的束手无策。
小王说:“也是儿子有福!最近您的同事张伯伯来做了东岳府的掌案文书官,在几天后上任,您赶紧预备2万两白银送给他,求求他死后照顾照顾儿子。”
王老爷醒来挺高兴,刚想叫人去预备银子,忽然想到:老张是我的至交好友啊,又做过我的属下,这么点事儿,还用送贿赂么?再说这事儿还不知道真的假的呢。便去找老张。老张听闻这事大惊,以为自己快死了,可听说自己要在阴司升官,也有点高兴。听了王老爷的嘱托,拍着胸脯说:“王老兄,这事儿交给我办了!咱们自己的孩子,我真下去当了官,不照顾他照顾谁?!”
王老爷挺高兴。没过几天,老张果然去世了。
十几天后,小王又来王老爷梦里哭诉:“爹啊,你可真抠门!你去求了张伯伯,他来了不仅没照顾我,我的辛苦更加重啦!”。王老爷疑惑不解,忙问原因,小王说:“我去求见他好几次,他都不见,叫下人阻止我。最后一次见了他,他满脸怒容,气呼呼说:‘我和你爹偶尔同事,做的官职差不多,既没有天伦亲戚的关系,也没有金银财物的交往,即使在阳间请了托拉关系,也得拿出点真东西来啊,就凭红口白牙一说,我就照顾你?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再者阴司执法严峻,我和你爹都没啥情谊,你又没啥孝敬我,你屡屡求见我,有啥益处?如此更不能容你,来人,拉出去打30大板!’,就这么把我打了三十大板赶出来啦!”
王老爷听完气的老泪纵横说:“他明明答应我的啊!”,小王说:“爹啊,你就是不开窍!别管人间还是阴司,真要是给了他银子,他怎么能不照应我?人家吏部刘尚书的公子就是这么办的,根本不是说几句好话就能办好的事儿!哎,以后儿子可更苦啦!”,说完小王掩面哭泣离去。
王老爷醒来,又气又怒,忧郁成疾,没过几个月,也病死了。
看来,二代们到哪儿都能托关系找门路呢,不过王老爷也太不明白: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人家死了谁还认识你啊。所以说该花钱一定要花,现而今,用钱办得了的事儿,才是最简单的事儿。
故事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