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个故事:三世姻缘
小吕是扬州人,少年时家贫,孤身一人寄居于姑姑家学习。一个人颠沛流离于亲戚家,日子长了自然敏感,不过他有个表妹叫玉簪,从小聪明伶俐,长得美貌无双,跟小吕同岁,俩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幼在一起同吃同玩,非常亲密。
玉簪的母亲常笑道:“你俩小人儿真是对能言的鹦鹉!”,两人时年才九岁,听懂了这话,越发亲密相爱,俨然相依。十二三岁时,俩人便能互相写爱情诗词,互相赠送唱喝,里面全是缠绵悱恻的情话。到了俩人十五岁那年,玉簪姑娘快及笄成年了,她爹便严禁俩人来往,还拿出做姑父的身份训斥小吕不务正业,把他赶出了府门,在外租了间屋子叫他住,小情侣俩人的情怨至此开始。
玉簪常常站在秀楼上远眺小吕身影,小吕也每每对玉簪神魂不舍,请了几位媒婆去姑姑家说媒,可都被姑父严词拒绝,因为小吕没车没房没家人,又没有功名,癞蛤蟆哪能吃天鹅肉?!
半年后,小吕以会文学习的名义去姑姑家拜访表哥,实际偷会表妹玉簪,玉簪听说后挥笔如电写了封情书,在幕后偷偷扔给了小吕,小吕等晚上灯下阅读,只见写着:“两年以来,你我身处两地,心隔千里。每恨岁月飞驰,妹妹我都要及笄了,哥哥你也快加冠,不能像幼时那样朝夕在旁,形影不离,实在令人痛心。我每次临风独自叹息,向明月孤单吟唱诗句,形影相吊,知音不在。人面与落花俱瘦。何其悲哉!”
“回忆童年往事,我们音容笑貌宛转犹存,怅然有隔世之感,我们本来志趣相投,情意绵绵,可惜被父母之命所隔绝,为了避免瓜田李下,只得相思如此。我的心天长地久永远属于哥哥你,愿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小妹玉簪泪随笔下。”
小吕看完信挥泪痛哭不止,赶紧写了回信,劝慰玉簪表妹,也偷偷扔给了她。姑父已然察觉,更加严密防范,小吕不得意,怏怏回了自己蜗居,而玉簪姑娘愁思难解,生了重病,小吕得知更是悲怆难堪,愁绪百端,托词又来姑姑家探望,此时玉簪姑娘早已不能吃喝,病入膏肓,小吕面露异样悲惨,被姑姑姑父表哥发现,大为厌弃,把他赶了出去,小吕由此也不敢再去探望。
小吕在家坐不住啊,听说当地有个特别神的算命大师,外号秦山人,便去算命占卜。山人算完一卦,推开小吕给的钱,叹息不止,摇头道:“公子啊,你和你说的表妹,都不是凡人啊。如今我也不敢收你的卦钱,因为本门有忌讳,凡遇将死之人,不能收钱。”
小吕闻言大惊失色,忙问:“请先生直言相告!”,山人说:“你和你表妹玉簪,乃上界散仙,偶尔两情相悦,被纠察灵官发觉,报告了玉皇上帝,上帝发怒,将你二人贬谪人间,互相爱慕已然三世!然而天律森严,你二人只能互相爱慕却有缘无分,绝不能结婚,因情生恨,由恨生病,然后双双而亡。第一世,你是临海人,她是邯郸人,你二人都是官家子女,因清明踏青相见,不能相爱而病死。”
“第二世,你俩都生于豫章府,你是商人,她是卖花粉女子,偶然在市面上相见,互生暧昧,忧郁而死。今世你俩又见面了,可惜俗缘已了,也要各自病逝,以完此劫。然据我推测,你俩尚有一面之缘,可是…”
“可是什么?!先生直说,为了能跟玉簪表妹见面,我万死不辞!”小吕激动起来,山人叹息道:“公子如果忍住不见,尚有三年的福寿,如果见面,死在眼前!”,小吕大声道:“我怎么能害怕速死而割舍这份情意呢!请先生教我!”
“三天后,午时,你在大佛寺山门外等候,玉簪姑娘和家人当因为祈祷病症来上香,你俩可见最后一面,以后就永诀了!切记切记!”山人说完,一文钱没要,送走了小吕。
小吕听他的话,在山门外等候,到了午时,果然见车马纷纷,姑姑带着玉簪下了车,娇柔病弱,神韵酸楚,小吕不禁伤心,赶紧走过去拱手作揖:“姑姑万福!我也因病了在此进香,不想偶遇姑姑和表妹。”,转向玉簪作揖道:“阿妹一定珍重啊!”,四目相对,万千滋味汹涌,不绝相视涕泪交流。姑姑顿时大怒,骂道:“你这个穷酸小子,怎么还在这儿逗引我女儿?!往年看在你爹面上养你这么大,不想你起了这种心思?!瞧瞧你这穷酸样,没车没房没钱没功名,还想娶我女儿,妄想!赶紧滚!”
说完立即拉着玉簪上了车,扬长而去。小吕远望车后窗掀开一条缝隙,玉簪痛苦泪下,自己也不禁肝肠寸断,大哭着回了家,不久便卧床不起。没几天,玉簪的死讯传来,小吕悲伤欲绝大哭道:“表妹表妹,一至此乎!你先我而死,我怎么能偷生呢!我一息尚存,不能无一言告祭你啊。”说完强撑病体起来写了一首《忆秦娥》,词曰:
准能补,蝉鱼烛断姻缘簿。姻缘簿,珠楼人去,彩云黄土。此身不作芙蓉主,三生石上相思苦。相思苦,琵琶凄断,数声鹦鹉。
写完,吐血而亡。同学朋友闻言都悲恸不已,帮小吕下了葬,说来也怪,小吕的坟墓跟玉簪挨着不远,几年后,当地老少爷们发觉,俩人墓上都长出了一根根细长的藤蔓,紧密结合缠绕在一起,任凭怎么砍也砍不断,日后,有好事者将此故事写成昆曲《三世缘》一折,流传于世。
故事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