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八十六个故事:袁神算

五代后唐年间,河南洛阳府出了个袁神算,官不大,名气却誉满中原,原来他高祖就是大唐贞观年间最有名的神算堪舆大师袁天罡,袁天罡可不是凡人,跟李淳风勘定太宗的昭陵、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二人合力推演出千古奇书《推背图》,有勘透阴阳之能,鬼神莫测之术。

袁神算自幼继承家学,加之聪慧伶俐,刻苦学习,深得祖风,对推演命数、堪舆风水和先天预测之术十分精通,因为他们家名声太大,大唐灭亡后,历代王朝都对他们家重用有加,几代人专任司天监,为朝廷掌管天文、星象、数术推演。袁神算是家里的翘楚,做官都在京畿中原,那些好事的王公大臣军阀大将,少不了请他推命占卜吉凶,民间老百姓遇上灾祸,也都来求他解救推演,因此闹得老袁名扬四方,每天应接不暇,正经官差倒是顾不过来,不过上司都异常尊敬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这年秋天,洛阳府换了个知府,知府大人好道术奇谈,听说老袁数术通神,卜术超绝,便想试试他,这天跟同僚说了,众官员都拍手赞同,笑道:“大人,袁神算这占卜之术,可不是吹的,咱们举办个酒会,一试便知。”,知府大人备办一席佳肴,请来老袁,酒过三巡,说:“袁先生,听闻您卜术超绝,我想见识见识。不知可以吗?”,老袁笑笑:“大人吩咐,我自当遵命,不知您要算什么?”。知府成竹在胸,指着院里高大的梧桐树说:“算命我没兴趣,我想请您算这棵树的树叶有多少。”。

众人纳闷啊,知府大人笑道:“算命满大街都有算的,看也看多了,知道袁先生精通数术,何不用奇术演绎一下呢?”,老袁笑着答应,知府亲自起身量树,用绳子先把树围起来,指定人上树7尺高,围上,叫仆人把范围内所有树叶一一数清楚。众官员在下头端着酒杯兴趣盎然,老袁不慌不忙,吃喝如常。

等了一个多时辰,几个仆人数的晕头转向,才把密密麻麻的树叶数清楚,秘密告诉了知府大人,知府悄声吩咐仆人几句,对大家笑道:“嗯,现在请袁先生算吧。”,众人都目视老袁,只见他也不答话,围着梧桐树转了三圈,伸手掐算了片刻笑道:“是某某数,又少了21片叶子。”,“哈哈哈,先生这回算错啦。”知府得意洋洋说:“前面的数字多,后面不是少了21片,我让人藏起来22片!”。仆人掏出来众人一瞧,确实是22片叶子,正疑惑呢,老袁大笑道:“你们再仔细看看!”。众人细细一数,却又变成了21片!翻来覆去数了好几次,都是21片。知府也惊诧不已,对老袁佩服之至。

转过年来,太原节度使老张入朝进贡,庄宗大喜,赏赐了老张一对西域的碧玉宝碗,老张也听说了老袁神算无比,便请他给自己推了推休咎吉凶,老袁说的点滴不差,老张很高兴,取出那对碧玉碗来请老袁看,说:“这种宝物世间少见,袁先生看看,它俩能在我家做多少年的传家宝?”。老袁拿一个看了看,放下说:“这对碗至明年五月端午节下午2点要破碎,做不成传家宝。”

“啊?!”老张大惊失色,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就跟老袁打了个赌:如果第二年端午节玉碗不碎,老袁要给自己磕头认错,如果碎了,自己赔给老袁1000两白银,1000匹绸缎。老袁当即答应了,这消息可就传开了,朝中大小官员都被惊动,不少大官都要亲眼看,老张便严令吩咐手下:“把玉碗谨慎秘藏在洛阳府邸的暗室里,等我明年端午来京,非得看看他们碎不碎!我还不信这个邪了。”,说罢,手下不敢怠慢,秘藏封存了玉碗,老张便出京去了太原。等第二年端午,老张进京陛见,朝中文武大臣都记得这个赌呢,朝见完毕,都纷纷来看,老张也不小气,预备了丰盛的酒席,请大家边吃边等,老袁也在,吃到下午1点多,老张请众人进内室观看,他亲自打开密室,大家一瞧,老张还真费了心思:密室里四壁全是厚厚的棉布装饰,玉碗装在塞满棉花的大盒子里,周围放的都是丝绸棉絮。内室地下铺的是2寸多高的西域地毯,又厚又软。

众人一看就笑了,这地方甭说碎,就是随手扔个水晶杯掉在地下,也伤不了皮毛。因此都笑指老袁:“老袁,你今儿可要输了!”,老袁很从容,看看了四周,眉头一皱随即笑道:“不见得啊,走吧,咱们出去吃酒等着。”,众官员谈笑出去落座继续吃喝,等到下午2点钟快到了,老张叫人盯住滴漏,片刻时辰已到,老张立即派人看玉碗,下人看完跑出来说:“玉碗完好无损!”,老张大笑道:“哈哈哈袁先生,磕头吧!”,话音刚落,就听“轰隆隆”一声巨响,密室的梁柱崩塌,众人大惊,赶紧冲进去一瞧,天!梁柱正砸在盒子上,一对玉碗被砸的四分五裂。老张当即便佩服地无体投地,如数给了财物。老袁的名气从此更大了。

五代后周年间,周世宗柴荣要北伐契丹,收复燕云,临行之际,特意请来年迈早已退休的老袁预测吉凶。老袁虽然年过80,却身强力壮,满面红光,鹤发童颜,落座之后,老袁闭了眼默算良久,叹气道:“启奏陛下,陛下英明神武,虽是所向披靡,然此行大不顺利,不仅无功而返,还有性命之忧啊。依臣所见,不如坐镇中枢,指挥大将北伐便可。”,柴荣那年才30来岁,正是血气方刚心雄万夫之时,听完这话,皱皱眉有点不高兴,耐着性子问:“袁老先生,咱们出兵北伐乃正义之师,朕诞膺天命,怎么会如此不吉呢?可有破解的办法?”,老袁摇头道:“天命有定,无可更改,若陛下垂拱京都,指挥大军,结局还好,如若真的出师,恐怕…”,

“恐怕什么?老先生但说无妨。”柴荣急问。

“赎臣斗胆,恐怕陛下身死国灭。”老袁笃定地说。“啊?!”柴荣倒吸了一口冷气,热汗淋漓,沉了脸,赏赐金帛给老袁,叫人送他出宫,临走,老袁口占一句说:“五六岁月承天命,未敢遭逢病龙台。”,说罢下了大殿,路上过来名赳赳武将,老袁盯着他看了几眼,几步过来拱手道:“好做好做”,便悄然而去。

柴荣听了这话,更是匪夷所思,殿下的禁军大将们以赵匡胤为首,都劝柴荣早已出兵,不用听信这些术士的迷信话,柴荣见众志成城,便下令北伐,可心里就有了阴影,后周大军所向披靡,连战连捷,这天走到瓦桥关一带,登高远眺幽燕风貌,不少老百姓听说中原天子北伐夷狄,都欢欣鼓舞,送来美酒牛羊犒军,柴荣见了大喜,便跟几位老人闲聊,问道:“此地叫什么名字?”,老人们说:“此地俗称‘病龙台’,是瓦桥关的一处险要呢。”,柴荣闻言,登时想起老袁说的那句话,心中悚然,当晚也不知怎么了,头疼发热,圣体不安,密召张永德、赵匡胤来,说:“坏喽,看来老袁的卜术通神啊,你们下去立即传诏,班师回京!”,二人奉命唯唯,等大军班师还没到京呢,柴荣便一病不起驾崩归天。后来众人都说世宗在位正好5年零6个月,路遇病龙台暴病而亡,正应了老袁的谶语!

后三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入主中原,建立大宋。而老袁那年在大殿下拱手施礼的那位军官,就是艺祖赵匡胤,登基之后,艺祖命人急召老袁,他却早已隐居不知何处去了。

故事说完,原来只知道袁天罡的许多故事,没想到他的后人继承家学,也精通玄学里的各种数术,真是后继有人。柴荣在五代年间是个难得的优秀君主,只是天命太短,这段故事跟正史记载的有所不同,但前面北伐前找人预测的故事,非常相似,朋友感兴趣可以参阅《五代史补》这本书。

好了,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6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6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