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个故事:至公和有私
南唐大理寺评事老钟,是前朝南平王钟传的孙子,朝廷顾念勋贵旧臣之后,他爷爷又算是南唐烈祖的老前辈,所以朝廷比较宠信老钟,给了他不少肥缺官职,老钟便仗着自己是勋贵之后,豪门世家,就肆意妄为,贪渎不法,这些年在外任上弄了不少钱,生活过的很奢侈。
水部员外郎老孙很清楚他的底细,早就看他不顺眼,等老钟升到大理寺,更是贪赃枉法,老孙便通过关系,在宰相面前狠狠告了老钟,说他历来贪渎、贪赃卖放、民命不堪,且以旧臣勋贵之子,心怀怨望。宰相闻言很不高兴,就找了个理由,把老钟革职罢官,下了刑部大牢。
按南唐律法,贪污的只要能退赃,可以减刑,再者这年烈祖李昇身体不好,大赦天下,关押在大牢里的囚徒,都能减刑,大家都以为,老钟犯事儿既然在皇上大赦之前,家里又藏有皇帝御赐的免死铁券,可以免2次死刑,所以都认为老钟肯定死不了。老钟呢,在大牢里也退了赃,又让家人取出免死铁券,去朝堂上喊冤,要求免死。
烈祖在病中,听了这事也有点为难:按说是应该赦老钟的罪过,毕竟自己下旨大赦天下,老钟退了赃,又有免死铁券;可他贪赃数额巨大,又是勋贵之后,对于唐末的勋臣豪门,烈祖总有些信不过。想了半晌,就传旨叫有司衙门复查上奏。
事情下到大理寺复核,大家有点摸不着主意左右为难,老孙听说要复核,便很气愤,找了几位大理寺堂官,正气凛然说:“如此贪官,就是国家的奸贼,不杀他杀谁?!”,众人觉得也是,便上奏皇帝:老钟贪污数额巨大,案情明白,不能减罪,法当处死。御批下来,准奏,按律斩首。
临刑之际,老钟在刑场痛哭流涕,亲友们为他敬酒,他不喝,怒道:“我虽然罪大恶极,可毕竟不该死,都是老孙这家伙撺掇的,我要去阴间跟他打官司!不能喝醉了误事。”,说罢,被斩首示众。
老钟死了一个多月后,老孙正在家跟客人吃饭呢,忽然堂屋梁柱间出来一条小青蛇簌簌吐着信子盘旋而下,老孙看了大惊失色,起身指着蛇遍体发抖大喊:“老钟、老钟来了!”赶紧逃到内室,随即就病了,不几天暴病而死。
老孙死后,被阴使抓到冥府,大堂上的判官大人正在问案,老孙跪在地下大喊:“冤枉啊,判官大人,我、我不该如此糊里糊涂死了。”,判官抬头说:“这几日钟某人在地府告你啦。说他被杀就是你得事儿,这才把你拿问在此,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孙一听忍不住气愤填膺,说了老钟贪赃枉法,自己看他不顺眼,如何密谋杀他的事儿,判官听完思索良久,叹道:“你这个老孙,好糊涂啊!”,老孙诧异:“我为国除掉贪官奸贼,怎么会糊涂呢?请大人明示!”,判官指点他说:“你啊。老钟贪渎不法,获罪于天,不可饶恕,本身乃命数所定。你虽读书有成,立身正直,这也不错。然而他的罪已然被朝廷查办,当杀当赦,当死当活,应该一秉大公,由朝廷公平处置,而你因为看他不顺眼,便撺掇密谋,令其被斩首身死,已然有了你自己的私心。
这件事看起来是你嫉恶如仇,可毕竟有你自己的私心在内,虽说至公,也没了公道;说无私吧,却掺杂了你的私心。事理相同,一念之差,造成他的死,伤了你的阴德,如今他在此告你,也不为无因!天地之所以至公至大,乃是天地无私无欲,有私还称得上至公吗?这也是你读书养性不够啊。嗯,只好削去你日后的官爵,减寿10年,以做薄惩。”
老孙听完想了想,果然如此,只得漠然无语。第二天,老孙苏醒,把这事儿告诉了家人和朋友,大家都悚然不已,打那以后,老孙便辞官在家,教授子弟读书明理,直到去世。
故事说完,其中的道理令人深思,我们常人在做很多自己为正义凛然的事儿,是不是也有老孙那种心态呢?估计有不少。在正义的名义下,掺杂自己的私心所做的事儿,其结果不正像判官大人说的:虽至公也无公,虽无私也有私么?
看来做事真的要先做人呢,朋友们以为呢?
呵呵,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第八十五个故事:两世冤仇
南唐侍从内臣老鲁,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年方十六岁,温柔贤淑,老鲁视之为掌上明珠,他家财万贯,又是中宗的侍从亲近人,所以不少王公大臣都想跟他结亲。老鲁推辞了不少,笑道:“女儿还小,过几年再说吧。”
这一天,鲁小姐正在闺房里对着梳妆镜梳头呢,铜镜里恍恍惚惚忽然出现个披头散发面目狰狞的妇人!这妇人抱着个小孩,两眼冒绿光大喊道:“贱人!还我命来!”,鲁小姐顿时惊得魂飞天外,一头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家人听见惨叫,赶忙来瞧,屋里除了鲁小姐,空无一人。打这起,鲁小姐常常看见那个女鬼,茶饭不思,日夜不宁,一连半个多月便病倒了。
不久之后,家里人也常见这个女鬼,每当夜深人静,抱孩子的女鬼总会悄然出现,吓的人猝不及防,老鲁又惊又气,心说:自入仕以来,一帆风顺,并没谋害过别人,怎么会招来这个鬼呢?他自认为正直宽厚,便在一天夜里,专门在女儿闺房里等候,要跟那个鬼聊聊。
三更已过,月色阴沉,老鲁看着幽幽烛火,也有点发憷,正左右看呢,灯花忽地一闪,面前隐约出现了那个女鬼。女鬼面目凶悍,说话还平和,开口道:“鲁大人亲自来了,是要抓我么?”,老鲁强自镇定,叹气道:“你这妇人,我和小女跟你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怎么天天来吓唬她!今天我亲自问你,有什么事儿你说清楚,不然,我就去请上清宫的道长来拿你。”
女鬼冷笑道:“鲁大人爱女之心,可谓当父亲的表率。但是阴阳相隔,你说你女儿跟我无冤无仇,那是你不知内情了!”女鬼也不掩饰,说了一段往事:
原来女鬼前世是扬州府普通人家的女孩姓沈,多年前建昌府的小官老张因为官事,到了扬州府,看见沈姑娘风姿卓越是江南少见的美人,便把她娶为侧室(小妾),鲁大人的女儿,当年是正室夫人,只因结婚后一直没生孩子,却是个泼辣狠毒的人,既然是大老婆又没生养,见丈夫娶来个漂亮小姑娘,自然大吃其醋,怀恨在心,日思夜想,要除掉沈姑娘。不料沈姑娘来年生了个大胖儿子,更是得了老张的专宠,由此大老婆更是又怒又恨。
一年后,老张因为官府差遣,又去扬州工作,大老婆得到这个天赐良机大喜过望,趁着家中无人,夜晚做了一桌好菜,请沈姑娘吃饭,灌得她半醉,趁机把她和孩子扔进了后院的古井里!为了掩饰罪行,还特意叫仆人用砖石把古井填了。大老婆杀人灭口之后,等丈夫老张回来,编了套瞎话,说沈姑娘带着孩子跑了,因此这事儿就成了悬案,一直没破。沈姑娘抱着孩子在冥府喊冤,冥府判官大怒,正要捉拿大老婆,谁知大老婆乐极生悲,也死了,在轮回界已经转世投胎,就是鲁小姐!所以沈姑娘抱着孩子前来索命。
鲁大人一听也惊骇不已,又觉得匪夷所思不敢相信,立即派人去建昌县查验,那个老张已经年老还在,等去的人一说,老张也万分惊诧,赶紧叫人挖开后院的古井,果然尸骸累累,一女一孩,白骨森然!这下案情大白,老鲁也没了话说,只好哀求沈姑娘冤魂饶了鲁小姐。沈姑娘抱着孩子就是不答应,老鲁只好请来上清宫的道长,道长沉吟良久说:“此事不好禳除啊,女鬼索命,有因有果,前数所定,不是野鬼骚扰您家小姐,这可不好办。”,老鲁大哭道:“难道我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得这么死了不成?”。
道长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儿得把女鬼的丈夫老张请来,祈求一番,看看管用不管用。”,老鲁派人请来老张,细说原委,垂垂老矣的老张只得答应,到晚上见了沈姑娘的冤魂,老张忍不住嚎啕大哭,说了这些年的思念之苦和对大老婆下毒手的怨恨,沈姑娘起初不作声,后见丈夫头发花白老迈,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俩人聊了很久,老张说:“夫人当年身遭毒手,是我看护不严,致使咱们的孩子也被无辜杀害!做父母的椎心泣血肯定要报仇,然而我那大老婆不久就暴死了,也算罪有应得,到如今我还没个子女后代,也是报应啊。可大老婆转世后成了鲁小姐,人家也是有父母的人,年纪轻轻又不知前世的事儿,如果夫人你杀了她,她的父母岂不跟咱们一样伤心悲痛么?看为夫我的情分,您就饶恕了她吧。”
沈姑娘沉默不语,良久,老鲁领着女儿鲁小姐又叩拜祈求,沈姑娘的鬼魂长叹一声说:“也罢,看在咱们夫妻一场的份上,我可以饶她一命,只是有几个条件。”,老鲁大喜问:“请说,我一定搬到!”,沈姑娘说:“1是为我超度一番,我带着孩子转世,或许能再投胎到张家。2是你家财千万,我丈夫如今老迈,你可赠些财物给他养老。”
“遵命!”老鲁答应下来,一面请灵隐寺的大和尚给沈姑娘母子鬼魂超度,一面跟老张结拜成异性兄弟,叫鲁小姐认老张为义父,送了大量良田美宅供其养老。这场大祸才算过去,没几年,老张续娶的小妾竟然在40来岁生了一个男孩,那面目长相,跟沈姑娘生前生的那个一模一样。众人惊喜赞叹不已。都说沈姑娘虽是冤鬼,可比人有情有义的多了。
故事说完,有点长,我们常人往往认为鬼最可怕,其实比起人,有些鬼还真是有情有义呢。
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