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以为意笑笑:“吃吧吃吧,我等人呢!”,话音刚落,就听外头又哭又喊进来个人,站在灵前嚎啕大哭,那叫一个惨呐,边哭边说:“我那可怜的外甥啊,你死的冤啊,舅舅最疼你啦,你这一死,可疼死舅舅啦。”,大胖坐在上头一面吃一面瞧着下头的中年男人笑的肚子疼,那么大个老爷们,哭得跟个娘们似得,转头问小孩:“你瞧瞧,这舅舅当得真够可以的!哎,也不知道他外甥是谁,到底咋死的,咋闹这么一出啊。”,小孩笑嘻嘻看了他一眼,忽然沉了脸说:“他外甥就是我!我就是被他杀的!”
“啊、啊?!”王大胖闻言犹如头顶上炸了个焦雷打得他登时魂飞魄散,他再傻也听得出这不是玩笑话呐,登时寒毛直竖,大叫一声差点从灵床上摔下来,这一叫唤,坏喽!灵床上的小孩片刻间恍惚不见,外头亲友和屋里的舅舅大惊失色惊得目瞪口呆,就见灵床上猛然出来个大胖子,嘴里还塞满了饭菜呢。
王大胖见现了形,不敢隐瞒,便把方才小孩说的话一五一十说了,小孩的舅舅勃然大怒,刚要申辩,却被小孩的父母看出破绽,招呼家人一拥而上把他捆了起来,扭送官府,县官升堂,听闻这件怪异的事儿也震惊不已,下令对小孩舅舅用大刑,片刻间舅舅忍不住剧痛,说了原委:原来那日他偷了别人的牛牵回家,被外甥罗小二发现,就问了几句,谁知这个当舅舅的本来就是贪婪狠毒,心胸狭窄之人,怕外甥把他的偷盗之事传出去,看看四处无人,便对外甥下了毒手!
真相大白,哄传四方,县官也对罗小二舅舅的心狠手辣所愤怒,便将他打入死牢,上报刑部定成逆伦大案,刑部从重拟定罪犯十恶,凌迟处死,得了御批,奉旨行事,最终罗小二舅舅被千刀万剐,朝廷又念罗小二还魂报仇,为圣朝神异之事,特下令旌表其家。
而王大胖,作为莫名其妙卷入此事的“证人”,也被罗家感谢不止。从那起,四里八乡都以为他能通灵,不少人找他预测吉凶呢。
这个故事是古籍上记载的怪异凶案,事实究竟如何,也只好姑妄听之喽。不过老话说的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生在世切记别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儿,不然,人好欺,鬼神不好欺哦。
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古代常有奸佞陷害忠良,忠良还魂报仇的故事,这种故事不一定全是真的,但它们被倾注了一种古时候的正义良知精神,是传统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代表国人精神的表现。比如今天说的这个故事:
第八十三个故事:正直为神
福建省建阳县有个县令老陈,清廉刚正,耿直不阿,非常爱护百姓,看不起那些昏庸无能贪婪不法的上司同僚们,因此常常顶撞上司,跟同僚争吵,加之他的性子实在太刚,软硬不吃,渐渐地便被上司同僚视为官场中的“异类”,十个官里有九个对他不满,日常官员们聚会,一聊起老陈,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做官做成了“万人厌”,可老陈毫不在意,还是我行我素独来独往。
那一年,换了上司,这个知府是裙带官上来的,最厌恶那些正直的属下,那些遛沟子拍马屁的就成了他的红人,为了拔掉老陈这颗众人眼里的眼中钉肉中刺,知府大人指使建阳县的十个小吏,共同污蔑老陈“盗窃管库,民命不堪。”,指天发誓写了供词递交上去,知府大人得了,做成一本,又给他加了几项重罪,刑部吏部奏上,龙颜大怒,御笔批下按律当斩!
老陈就此被革职罢官下了死牢,家人们痛哭流涕,四处求人上告,那年月官官相护,再说老陈平日得罪的官太多,大家落井下石作壁上观,就等着看他死呢。到了秋后,部令下来,就在建阳县城十字街,老陈被斩首示众,当地百姓人潮如涌,无不痛心疾首,为老陈喊冤。
老陈一死,家里断了生计,县里各官吏本就对老陈不满,此时更是欺负孤儿寡母,老陈的媳妇只好带着孩子躲到乡下,艰难度日。第二年老陈祭日这天,媳妇在家设了灵堂,想起悲怆情景,不禁放声大哭,哭了半晌,她叹道:“哎,夫君你一世刚直清廉,爱民如子,却被奸人所害,枉死在此,你的精魂如何忍气吞声啊,看着我们母子被人家欺辱。”,晚上,老陈媳妇做了个怪梦,梦里老陈还是那副模样,说道:“夫人啊,我亏欠你太多了,我死不瞑目,要报仇雪恨,不能看着这帮小人得意!只是衙门公署有门神守卫,不能随便进入,夫人明日可到县衙前诉冤,我就跟着你。”,第二天上午,老陈媳妇到了衙门口,县衙那几个小吏正当班呢,看她来了,都对她冷言冷语嘲讽不止,老陈媳妇哭道:“夫君,你要报仇啊!”,话音刚落,就见衙门口呼喇喇起了阵黑色旋风,中有一人怒发冲冠,手执宝剑大骂:“尔等小人还我命来!”剑光闪烁,对着几个小吏“嗖嗖”就杀了过去。
那几个小子哪见过这个?哭爹叫妈抱头就跑,银色剑光如白练般绕着几个小吏的脖子嗖嗖几下,几人当时扑倒在地,顿时七窍流血而死!十个小吏暴死了八个,最后还有俩吓尿了,变成了疯子,后任的县令被吓得毛骨悚然,亲自捧着香跪地祈祷,这才免于一死。此事哄传各府,那位幕后的知府大人也吓得魂不附体,赶紧上书告病,雇了条大船,载着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回乡养老,还没等走到家呢,一船人遇到风波,落水而亡。
打那以后,建阳县老百姓都知道了老陈的正直神明,在他家盖竹乡为其建立神祠,岁岁祭奠,号陈府君庙,百求百灵驱邪避凶,成了当地有名的古迹,到北宋初年,依然鼎盛。
故事说完。这种故事在古籍中汗牛充栋,古语说:聪明正直为之神,这里的神不是神仙的“神”,而是一种浩然豪迈的正直之气,它提醒和告诫后人,我们的历史中,还是有熠熠生辉的一幕。
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