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庐陵天降大雪,漫山遍野雪白一片,大家伙正在军营里饮酒聊天,忽然外头报告:“禀报张将军,外头有个化缘的老和尚冻得发抖,歪倒在咱们营门口。”,张武闻言立即吩咐:“快搀进来!煮一碗姜汤!”,不大会儿,军士们扶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进了大帐,这老僧看起来七十多岁,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僧衣,甚是憔悴,合掌道谢:“阿弥陀佛!多承将军救助!贫僧有礼了。”,张武赶紧还礼:“大师年老,前面的镇店也不近,您孤身一人可不能再走了,这样,今晚您住在我大帐里吧。”,说着亲自端着姜汤,喂老和尚喝下去,半晌,老僧缓了过来,点头拜谢不迭,非要走。大家伙都劝他:“大师傅,我们张将军仁义厚道,有口皆碑啊,您甭客气啦,住下来,明儿再启程。”,老僧若有所思看看张武,这才答应了。
谁知这事儿叫大将吴将军知道了,顿时大怒,叫来张武骂道:“你这人太大意啦!怎么如此莽撞冒失?咱们现在南北交战,四方不宁,各地节度使派来的探子多如牛毛,你知道这老和尚是什么人就敢留他在军营里!万一是敌方的探子,来窥探我军情况,如何是好?赶紧,把他赶走!”张武一听就火了:“将军大人!人家老和尚孤身一人,奄奄一息歪倒在我的军营门口,若说探子,从未见过如此年老衰败之人,再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让他在我帐中住一晚,难道我是生瓜蛋子,看不住他?既然留下了他,绝不能赶走,如有差池,我自己甘愿领受军法!”
“大胆!”吴将军气得火冒三丈,跟张武对骂了起来。军人嗓门大,声音传出来,大家窃窃私语,老和尚知道了,很感觉不安,来见吴大将军说:“将军不必发火,埋怨张将军,老僧这就走。”,张武凛然道:“不可!我已然留了大师,您就安安稳稳跟我住!如有过错,我一人担当!”说罢对吴大将军一躬,拉着老和尚转身走了。吴大将军气得无法,只好叫文书官写奏本,要狠狠参他一本。
说着话,夜色已晚,北风呼啸,冰天雪地,张武叫人预备了素斋请老和尚吃了,指了指大帐里的床榻说:“大师,这里就一张床,您甭嫌弃,您睡床,我睡地下的毯子吧。”,老和尚也不说话,独自上床睡了,张武在灯烛下昏昏欲睡,心里有点不安。到了二更时分,忽听老僧起来了,张武赶紧起来问:“大师何事?”,老僧笑道:“今夜我等安睡,有人却想捣乱呢。”说着脱下破烂僧衣,叫人铺在了大营门口,兵士们莫名其妙,只见老僧在帐中对着大雪天念叨了几句,回来便睡了。
张武心里惊讶,又不敢问,便枕着佩刀,闭目倾听。外头的雪沙沙落下,仿佛细沙,也不知落了多久,隐约听到一阵阵金鼓之声,不大会儿又一阵鬼哭狼嚎之声,又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各种声音纷纷乱乱,犹如梦中,闹得张武心里七上八下,也没敢睡着,不断起身看看老僧,又瞅瞅大帐外安谧如初,过了四更天,他才迷迷糊糊睡了。
五更天,老僧忽地做起了身子,叹息道:“武人中也有如此仁厚之人啊!”,张武起身问:“大师,怎么了?”,老僧笑道:“昨夜近处有兵乱之象,贫僧本想回避,不想被将军仁心留下,所以助你躲开一难,我这里还有丸药10颗,每年正月初一吞服一颗,可延10年之寿,虽不能保你长生不老,也能保你百病不侵,健康长寿,就算你仗义留宿我一宿的报答了。告辞!”,说声告辞,老和尚穿上僧鞋,大踏步出帐而去,张武大惊失色,赶紧追出来,却见茫茫雪地,老僧早已没了身影,再问值班的兵士,都说没见有人出来,再去军营门口一看,雪地上根本没有僧衣!
张武惊悚莫名,回去捧着那10颗小药丸发呆,等到天光大亮,外头匆匆来报,原来昨夜敌军趁各军没有防备,雪夜在各营放火烧营,突袭进来,杀戮众多,吴大将军中军都被敌军端了,只有张武将军的大营丁点没事,一人没伤,大家这才恍然大悟,知道碰上了神僧。从此后,张武便按老和尚说的方法,每到正月初一吞服一颗药丸,果然是百病不侵,精神百倍,强壮如青年。到了大宋统一寰宇,张武还做着常州团练使,有知道他年纪的说,他早已过了90岁,他却自称只有60出头,还能骑马射箭,挥刀上阵,健康如初呢。
这段故事说的挺神奇,不知是不是真事,古时异人很多,这位老僧很可能不知道是谁的化身。张武作为一位武将,能仗义厚道,助人为乐,也当得到这种福报吧。
好了,故事说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第七十四个故事:仙药
光州乐官老汪有个儿子,十来岁,打小身体不好,面黄肌瘦,家人疼爱,找了多少大夫名医给他诊治,吃了多少中药,就是不见效,到后来身体越发瘦弱,家人忧心忡忡,都怕他长不大。
这年,汪小儿在家门口玩耍,忽然有个游方道士路过,走过去又返回来,盯着小孩看,汪家人疑惑,以为是拐孩子的呢,道士笑道:“这孩子的病根是食病,我能治。”,老汪听说赶紧求教,道士从袖子里掏出个紫红小葫芦,到出十几颗小丸子递给小孩:“吃了吧。”,汪小儿看看老爹和道士,吞了。老汪感谢道士,道士却说:“哎呀,呵呵,拿错啦。这是我吃的辟谷仙药啊,你小子有福!”
老汪大惊,忙问:“道长,这药吃了,小孩没事儿吧?”,道士说:“没事,不仅能治好病,还有点福气呢。以后你儿子就可以不吃饭啦。”老汪惊讶:“不吃饭?人不吃饭还不得饿死?”,道士笑道“无妨,如非得让他吃,可以让他少吃点木耳,嗯,你的孩子跟我有缘,日后再相见吧。”说完道士扬长而去。老汪觉得莫名其妙,果然,第二天汪小儿的病就好了!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家人都高兴极了。然从此后,他再也感觉不到肚饿,也不渴,一个月不吃不喝,竟然毫发无损,照应精神百倍,家人转喜为忧,怕他饿坏了,就常常逼他吃点木耳,过了三年,汪小儿有了知识,跟父母说:“爹爹妈妈,我这是吃了仙药啊,当日那位道长说我们有缘,孩儿想出去寻找他,修道。等找到他拜师修道,孩儿再回来。”,老汪媳妇儿舍不得,老汪想了想,答应了,劝媳妇儿:“咱们儿子久病不愈,如果不是那位道长,也早没了,如今有此志愿,也是命中有定数呢。让他去吧。”,就给汪小儿收拾了行礼,送他出游。
汪小儿走遍了名山大川,没找到道士,却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这天走到寿春郊外,天色已晚,见赶不到城里,瞥见有个小村店,便投宿在此。店主是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头,对汪小儿十分客气,预备了晚饭,汪小儿却不吃,只喝了点水,老头奇怪,就问他原因,汪小儿说了,却见老头一怔,转而对他伺候更是殷勤,夜色降临,外头狂风怒号,一片漆黑,老头送来一杯茶,汪小儿喝了正要睡,突然觉得恶心难受,哇哇大吐起来。老头进来又是送水又是帮他擦拭,还把地下的腌臜用盆仔细收拾了,汪小儿这才觉得好些,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汪小儿睁眼一看,妈呀!四周尽是田野树林,哪有什么客店!再看自己睡在一个土坡上,正懵懵懂懂呢,忽然想起昨夜店主老头的殷勤和自己呕吐,不禁大悟:原来老头不是好人,是看中了他肚里的仙药,用了阴谋才得到啊!长吁短叹不禁大哭起来,片刻耳边有人叫他:“孩子,哭啥啊?呵呵,你被鬼物所缠,丢了仙体,为师特来保你呢。”,小儿一瞧,正是当年的道士!当下拜师,道长带他回了洞府,修道多年,常在寿春和光州一带行走,后数十年有熟人见到汪小儿,还是少年模样呢。
这故事说的是汪小儿吃仙药,不过说书的看鬼物谋夺仙药这段真有点恶心,也不知鬼物怎么去吃那堆腌臜的胃液,看来做神仙真的一身都是宝啊哈哈。想起《西游记》里唐僧肉被说成是长生不老仙药,吃一口万年不老,更叫人惊悚喽。
故事说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请看下一个故事《另类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