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民间常有窖藏埋葬的金银珍宝年深日久化为人形成精作怪的传说故事,《聊斋志异》里写过不少,它们的源头主要出现在唐宋时期,剧情曲折离奇,今儿就说个此类小故事:

请看第四十八个故事:老康得宝

五代年间,杨行密率兵平定扬州等地,扬州在大唐时是名闻天下的大城都市,仅次于长安洛阳,万国聚会百业兴旺,可惜唐末战乱迭起,兵祸匪患纷纷,兵火连天,让这座著名的城市一半成了废墟,扬州士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杨行密收复扬州后,望着这里城池塌陷、荒草丛生满目倾颓,也很感慨。

有个做当铺生意的商人叫老康,带着家眷从湖州府来扬州扩展生意,可扬州荒凉如此,哪还有什么生意可做?在此待了半年多,连住的房子都没找到,总柜那边派人来催,老康只得答应多下功夫联络生意,这年秋天,他见扬州西城兵火之后人烟稀少,空房子多得是,便在太平坊找了个空院子,带着媳妇儿住了下来。

刚住了几天,媳妇儿要生孩子,老康又喜又烦,这日子口,上哪儿去找接生婆呢?媳妇儿在炕上疼的厉害,他烧了一大锅开水,便急急忙忙出门找接生婆。扬州府城广阔数十里,老康又不是本地住户,东找西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他媳妇儿在家疼了半天,自己忍着痛生下一个大胖儿子!

这位英勇的母亲忍着剧痛给儿子剪短脐带,喘着粗气给小家伙儿洗了洗,搁在席子上,自己全身无力正难受呢,忽见门口快步走进个长得红脸红衣,巨口獠牙的怪人,气势汹汹坐在大门口,直往屋里瞧!

这下可把老康媳妇儿吓坏了!莫非是匪徒进门抢孩子?她胆战心惊抱着孩子想叫人,可周围都是空屋空院,一个人也没有,寂静的怕人,只好暗自垂泪,默求上天保佑、丈夫赶紧回来。不大会儿,小孩哇哇哭了,那红脸大汉猛地起身,在门口转悠一圈,大步去了东屋不见了。这当儿,老康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五千钱和一坛酒一只小羊肉,妻子见了他大哭,忙问老康咋这才回来?

老康抱着儿子一边乐一边疑惑:方才找接生婆没找到,便急着赶回来,发现路边有五千钱和羊、酒。以为是别人掉的,等了一会儿发现没人找,便都拿了回来。媳妇儿一听这个气吆!狠狠说了心大的老康一顿,忙不迭把方才红脸大汉的事儿说了,老康大惊,放下儿子便奔了西屋。

西屋锁闭很久了,老康家人少,来了后也没打开过,进门一看,屋里乱草蓬蓬,草堆地下金光闪烁,仿佛有个东西。等拽出来一瞅,妈呀!原来是尊半人高的纯金人像,宝光四射逼人眼目。老康大喜过望,赶紧煮羊肉热酒庆祝,自打这以后,老康便发了财,家里天天日进斗金,不少扬州府的将军、大人都找他做买卖,老康喜不自禁,以为都是金人带来的财气,便把金人秘藏在家,日日供奉。他生的儿子取名福金,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两代人在扬州府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豪。

这个故事说的是五代扬州府老康遇宝,这尊金人究竟是什么人藏在这儿的呢?故事里没说,估计是唐末扬州富翁们逃避战乱,把宝物藏在草堆里,可惜逃难的人死于横祸,天长日久,金人便成了精。赶上老康命中有福,才捡了这么大一笔财。朋友们以为呢?其实这种事儿长安也发生过,比如闻名遐迩的何家村窖藏金银器就是如此。咱们明天再说几个此类故事。

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第四十九个故事:十二金人

唐末天复年间,豫章府有人盖房子挖地基,半夜时分,漆黑的夜里地基中突然迸发出金红光芒,有12个小孩模样的儿童叽叽咯咯出现了,在地基周围又唱又跳,调皮玩耍!主家大惊,以为是妖怪呢,赶紧跑了,第二天问了村里老辈,有个老人思索道:“咱们村历来风水好,怎么会出妖怪呢?不对,不是妖怪!我听老辈子说:地下有金光、小童到处跑,乃是地下埋藏的宝物年深日久化作精灵现世呐!”,

主家一听,赶紧叫了些身强体壮的小伙儿去挖地基,挖了半晌,挖出一个快要朽烂木柜子,打开一瞧,嗬!里头是12个几尺高的金像!金光灿灿宝光四射,金像穿着打扮,都是古代的样子,头上戴着十二元辰金冠,乃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篆刻地栩栩如生华丽美妙,众人看呆了,村里老人们查看许久,也没查出是哪年哪代的宝物。

主家得了十二金人,非常高兴,摆酒庆贺,大家正吃酒呢,忽然大地震动惊天动地,不大会儿一半村子塌陷成了地穴!幸亏村民都在吃酒,没有伤亡。淮西节度使听说此事,派人来硬逼着主家卖了十二尊金像,给了村民一些银子,让他们搬到另外的地方去住。节度使大人见了十二金人,啧啧称奇,后来有识者见了告诉他:这是东汉年间用来祭祀大地的镇物,估计那个村子地脉空虚,所以用金气镇住,不使地面塌陷,可惜金人一出,没了镇物,地气消散,村子便塌了一大半。这是古代的宝物啊。

节度使闻言更加喜爱金人,待南唐烈祖登基,便将此物进贡给烈祖作为镇宫之宝,烈祖把它们在皇宫玉烛殿,经常玩赏,到了大宋一统寰宇,后主李煜被俘,因宫中大乱,妃嫔侍从宦官逃走不少,这套十二金人,从此便消失于世间。

故事说完,记得前几年看到冀宝斋很搞笑的十二生肖塑像,大家议论纷纷,其实古时候确实有这种塑像,典籍记载斑斑可考,不过冀宝斋那些就假的叫人哭笑不得喽!

晚上还有一更。

第五十个故事:不速之客。

南唐老陈,是吏部尚书,离休之后,在乡间享清福,他雅好诗文,性格开朗,学识精深,做起诗来一挥而就,辞藻华丽端庄,风格婉约而清丽,乡里人都赞叹他是“白居易第二”,戏称他为:陈白舍人(白居易做过起居舍人)。

老陈不仅爱作诗,还喜欢交友,不少文人名士,都来找他谈诗论文,所以陈府每日人来客往,车马纷纷,非常热闹。这天下午,忽然有两位道士来访,一人穿黄道袍、一人穿白道袍,都是气宇不凡白须白发,老陈纳闷:自己从来不结交道士和尚,怎么突然来了俩道士呢?便请道士进了府。

各自施礼完毕,白衣道士笑道:“今日我与道兄着急赶路,错过了宿头,听闻陈大人乐善好施,喜好宾朋,特来陈大人府上借宿一晚,不知可否?”

老陈思索片刻说:“可以,二位可在偏厅住宿,我派人收拾就是了。”,俩道士稽手谢过,坐在椅子上喝茶,不多会下人来报,偏厅收拾好了,俩道士就去偏厅歇息,老陈看天色已晚,便命人摆上酒宴,请自己几个诗友在灯下喝酒作诗。

正聊得高兴呢,忽听外头有人哈哈大笑,老陈一皱眉,听出来是那俩道士了,有些不悦,问:“两位道长还不休息,为何到此搅扰我们的诗兴呢?”

俩道士进了门,跟众人施礼,黄衣道士笑道:“听诸位贤达作诗,我师兄弟二人实在被‘诗味’熏得睡不着觉,特来赴宴。”

老陈一愣:“哦?这么说,二位道长也会吟诗喽?快请坐,赶紧上酒,请做几首诗句大家一同领教。”其实他听出道士有戏谑之意,故意想出出道士的丑。没想到俩道士并不推辞,大模大样坐了,跟大家伙一起喝酒吃肉,潇洒自如,搞得老陈有点意外。

酒过三巡,黄衣道士起身吟诗道:久别尘世意从容,闲看花落万枝空。贤士不辨三春秀,烟云变化一夜风。

老陈和众位诗友闻言大惊,顿时对黄衣道士肃然起敬,这诗句恬然淡泊又带着些离尘清雅,绝非凡人所做,于是大家都开始敬酒,白衣道士看了笑笑,也起身做了一首诗:

遍观繁华满自得,物外光阴有时穷。百年盛衰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众人又惊又喜,给白衣道士敬酒不迭。老陈听了道士的诗句惭愧不已,想到自己整天作诗吟句,写的都是些扭捏造作之词,真真是小看了两位道士。大家便推杯换盏,对这两位道士敬佩不止。

喝到深夜,大家都醉了,道士也昏昏欲睡,老陈吩咐下人搀扶众人回去休息,自己也回了房间,刚睡了一会儿,忽听道士住的偏厅轰然大响!像是什么东西塌了!他赶紧起来,叫仆人提着灯笼来看,一进门,却发现屋里毫无人声,等点上蜡烛一看,左右两张床,左边那张崩坏了,老崔迷迷糊糊还问呢:道长?道长没事儿吧?你…

刚说到这儿,仆人指着墙角浑身乱抖,大惊失色说:老爷,快看!

老陈揉揉眼一看,天爷!方才还黑乎乎的屋里金光四射宝气纷纷,左边崩坏的床上哪有人?地下乃是一具真人高大的白银神像!右边那张床上是一具金灿灿明晃晃赤金神像!都是道士打扮,眉目如刻栩栩如生。

老陈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下,这才知道,原来是不知何处的两具金银像成了精,来此借宿,不料喝多了酒现出原形了!打那之后,老陈特意收拾出一间屋子,供奉神像,并认他们为诗友。而陈家也由此世代豪富,家业兴旺发达,一直到北宋依然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故事说完,这个故事在古籍里显得比较特别,说书的特意翻译过来请朋友们看,看起来金银珍宝成了精还不算,这对金银像还会作诗呢呵呵。可惜喝多了酒现出原形,成了陈家的镇宅之宝,喝酒误事,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说得通!您诸位说是啵?

好了故事说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几个珍宝成精的故事。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6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6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