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成仙了道之事,虚无缥缈,自从修真修仙的玄幻小说故事层出不穷以来,大家都喜欢读,有些读入了迷,还酿成了惨剧,比如前几年有个女孩看小说入迷,按照小说里的道术,认为可以白日飞升,跑到深山大泽自杀身亡,令人痛心。其实修仙成道哪有那么简单?即便有神仙,也不可能以常面目示人,宋徽宗赵佶好道成风,却不识真仙,还叫吕祖给嘲讽一顿;今儿说的这个故事,也是如此,却别有意味呢。

请看 第四十五个故事:凡人与真仙

豫章府(今南昌市)有个商人,姓梅,家里广有资产,心地仁慈,喜好修桥铺路、斋僧募道,甭管南来的北往的,凡是出家人到他门上喊一句:阿弥陀佛,或者:福生无量天尊!梅大爷会立即命人请进来,好茶好饭招待,临走还赠送铜钱米面,在当地非常有名望。

这年秋天,梅大爷府上来了位道士,长得黑瘦干瘪,衣衫褴褛,又脏又臭,来了梅家就住下了,住下了还不想走,一待就是好几个月,整天要酒要肉吃,吃完了一抹嘴也不洗澡换衣服,到处闲逛,家里人都对他腻歪厌烦地不行,渐渐风言风语传开了,说这道士是个骗吃骗喝的骗子。跟梅大爷说,请他把道士赶走。

梅大爷倒毫不在意,平日里跟道士聊天说笑,嘱咐家人要厚待道士,随他去,不能对他造次。道士在梅家大吃大喝了半年多,没人不烦,只有梅大爷照样厚待他。这一天见了梅大爷,笑道:“梅施主,明天我要在外设斋菜请客,想在您这儿借20副瓷碗餐具和7双筷子,您厚待我,贫道铭记,明日也请您来聚会吧。”

梅大爷很大方,说:“好啊,道长在此还有朋友?我当全力支持您,不知还用预备什么酒菜和美食?去哪儿找您呢?”

道士说:“您可以来天宝洞前,找个姓陈的朋友。他会带路。”。梅大爷很高兴,立即叫下人预备了20个大碗和7双筷子,装了一大提盒,梅大爷担心不够用,又叫人装了一大堆细瓷盘子和玉杯调羹,道士也不答谢,提着盒子轻轻稽手,转身渡江而去。

第二天一早,梅大爷赶紧洗澡换了干净衣服,也不带仆人,自己一个人渡江到了天宝洞,这里是当地一处盛景,山石耸翠、绿草如茵,景色优美,梅大爷到了地儿,四处问村里人当地有个姓陈的人么。问来问去,谁知大家都不知道。

梅大爷疑惑:“难道自己记错了地方还是道士记错了呢?”过了很久还没找到,梅大爷有些意兴阑珊,便想回家,刚转过山坳,突然发现路边一条小路在古树苍松掩映下,非常幽静,梅大爷想:难道是这儿么?便迈步走了进来,转过俩弯,果然见一个青堂瓦舍的院子,门外有个小童走过来问:“请问是梅大爷么?”

梅大爷拱手:“正是。”“您请随我来吧。这是陈老的庄园。”小童引着梅大爷进了院,院里青竹彩花,怪石嶙峋,非常清雅,走了几步,前头传来道士的笑声:“梅大爷来了,快请!”,梅大爷一看,咦?今天道士衣冠华美,丰神俊逸,大感意外,俩人进了大厅,里头摆了一桌,四周坐着5个看起来很奇怪的人,都长得稀奇古怪,穿着打扮也跟外面不同。大家起身迎接梅大爷,一一见礼。

梅大爷落座,却发现桌上只有他借给道士的餐具,并没有菜肴,刚问了一句:“道长,怎么没有菜肴?不如我会去叫人预备点?”,道士笑道:“来了来了,请看。”

小童给众人斟酒,又端上来一个盖着锦缎的金漆木盘,一掀开,众人大喜,梅大爷却大惊失色,原来盘子里是一个热气腾腾未满三朝的婴儿!小孩长得眉清目秀白嫩如玉,双手合十正坐在盘中呢。这一看吓得梅大爷胆战心惊,看看周围的人却毫不在意。道士指着婴儿的说:“梅大爷,承你的盛情在你家叨扰多日,今天你可多吃点,外头不多见啊!”

众人也让他,梅大爷又惊又怕,连连摆手不敢吃,心想:这帮家伙难道是盗贼土匪?!竟敢拿小孩子下酒!众人见他不吃,也不强迫,个个伸筷子大吃大嚼,梅大爷直犯恶心,只陪着大家喝了两杯酒,那酒也奇怪,冰冷凛冽,入口像万年寒冰,一杯下肚,梅大爷身上就冻的打哆嗦,第二杯只喝了一半就放下了。

道士见他不吃菜,轻叹一声说:“再上一道。”,小童又端上一盘,梅大爷一看,更是惊悚,盘子里是一只清蒸幼犬!众人还是吃的有滋有味,梅大爷实在受不了,只好陪着喝了半杯酒。

吃饱喝足,大家谈经说道聊得很愉快,看看天色渐晚,大家都纷纷告辞而去,道士命小童洗刷干净餐具,装进提盒里,叹息道:“梅大爷,您真是善良人啊!您斋僧募道,功德积累,上圣本来命我点化你,成仙了道,然您命中没有成仙的福分。”

梅大爷惊讶:“道长何出此言?”

道士笑道:“那几位都是本地的地仙,我特意请他们来陪您的,方才那婴儿,乃是3000年人参精,那幼犬,乃是4000年枸杞精,都是天地生成的灵宝之物,凡人吃一口能长生不老、成仙了道,仙人吃一口能道合阴阳、霞举飞升。我本来想请您吃几口,再传你修真之法,便能成地仙之体,可惜可惜,这就是定数使然啦。不过您喝了两杯万年松龄酒,当能驻颜长寿,也算您半世功德。这提盒您带回去,也有些小小惠赠。只是你我尘缘已了,以后不能再见了。”,说完,道士亲自送目瞪口呆的梅大爷出了院子,便挥手告别。

梅大爷提着食盒有些怅惘后悔,唉声叹气回了家,家里人见他都凑过来问安:“大爷,您到那去啦,一去三天没有音信,把家人都急死了!”,梅大爷疑惑:“我这才去了半天,怎么会三天呢?”,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原来去的那院子是仙境啊。

他叹息着把道士的话说了,大家都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家人顺手过来拿放餐具的提盒,谁知提不动!梅大爷叫人打开提盒一看,也惊呆了:里头的瓷碗瓷盘调羹全变成了明晃晃赤金的,连玉杯里也装满了各色珍珠宝石,霞光瑞彩逼人眼目!这下大家才信了,那个看着不起眼的老道士竟然是神仙呢。

打那以后,梅大爷依旧慈悲为怀,在当地做好事无数,等到北宋真宗年间,他已年过百岁,却还是40来岁模样,宋真宗修仙好道,听说他的大名,特意下圣旨请他去东京汴梁玉清昭应宫主持布道,梅大爷一直没去,只是回奏真宗皇帝一句话:凡人哪识真仙体,命里没有莫强求!他一直活到120多岁才在家坐化。

这个故事说的是梅大爷斋僧募道功德深厚,仙人来点化却不查的故事。其实凡人修仙也好,念佛也罢,修的是自己本心本性而已,行善积德也是如此,哪有念了经修了道就能成仙呢?像梅大爷一样,即便有真仙点化,没有这个福分也是白搭。不过暮年的梅大爷不去赴真宗之约,从此可以看出,他早已勘透世事,清静无为。这份风度潇洒,哪里比神仙差呢?

故事说完,预知后文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6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6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