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后记

《龙鞭蟠桃记》终于结束了,笔者终于大松了一口气,相信朋友们也终于松口气放了心,回首再看看年月和篇幅,心中一惊:这故事也太长,太复杂了!

真的对不住各位,在最初写题记时,说过写个短故事,可惜写着写着又变长了,故事的长度也远远超过我的预料。当然,故事变长是有原因的。大家知道,拙作《古玩笔记》系列故事一直在做出版策划,所以很多难以逆料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种种复杂的原因不多说,说多了显得矫情。

单就这个故事来说,它的长度远远超过前面的故事,是因为—起初在写大纲时,定的故事篇幅很合适、很适中,后来因多种原因,我才把素材中的两个故事合并到了一起,也就是原本的《龙鞭记》、《蟠桃记》合写成一部《龙鞭蟠桃记》故事,其素材的剪辑、编辑、编排、融汇和成文,费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这才终于完成此长篇故事。虽然细节方面还有些小漏洞,不过经过近半年多的综合融合,这部新出炉的故事总算还不负众望,看到这儿,有些质疑的朋友们就终于放心了。

这是一个关于义气和小人物的故事。

义气,现在说的不多,现代故事中的义气,据笔者看的种种故事小说作品,多为抛头颅洒热血,义薄云天肝胆相照,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等等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或许是年纪大了,看的人和事多了,那种故事爱看是爱看,看完了总觉得少点什么。或许那些笔力高超的作者们太热血、太执着于“义”字的外在,也许是我领悟能力不够,后来在写《龙鞭蟠桃记》时,我将义气写入了这个看起来跟“龙鞭”“万寿蟠桃”此类高大上的皇室珍宝毫无关联的、有关于小人物的久远老故事中。

义气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义有几种,最符合典故的,则是典出《孟子》的五伦,所谓: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则根据《左传》五教再衍化为: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这是古代先贤们顺从自然而定规下的流传千年而不没落的社会道德典范,这种和谐的人伦规则,顺生顺延,自然而然形成了自古至今我们华夏文明中成人与社会、社会与道德、道德与国家之间合理而永恒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当然,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如何理解和遵守这种行为准则,又成了我们面对的问题。

不过,故事中所说的“义”,并非指君臣有义的“大义”,而是朋友相交之中的“信义”(和相关的道义。)。信义之所发,也并非有血缘亲属关系链接的纽带,而是基于人们天然感情中一种惺惺相惜、糅合了种种美好德性的“共我”的天真之气,这种感情虽无血缘纽带链接,然而它在人伦交往中,也是跟日月经天一样牢固不可破灭的真实存在。

比如很多朋友为什么会对有血缘关系的“六亲”疏远,却对自己身边的朋友兄弟关系犹如同胞、关怀备至、患难相随呢?仔细品味一下,就能体味到先贤们把朋友“信义”加到五伦中的妙处了。

杨爷本身就是一位有“义气”的人。他出身低微甚至低贱,跟其他芸芸众生一样,过着自己异常清苦简单的小日子,他也不懂那么多诗书文化、朝章典故、国家大事,却在庚子年那场历史大乱中偶然与杨大人相遇相识相知,几天之内,风云突变,昨日还是朝廷大员、皇室亲信的杨大人几天之内便成了待死的阶下之囚,而大祸临头之前的托孤与信赖,杨爷二十多年的坚守与坚持,相对于那些嘴里说大义凛然,翻脸无情的假情假意,岂不是“义气”“信义”最好的注解?

见利忘义与见义忘利,一字之差,甚至一个字都不差,只是改动了前后顺序,而本意大相径庭天差地别,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字绝对奇妙之处。其中耐人寻味之处,请喜欢交朋友的朋友们,尤其是喜欢呼朋唤友、经常酒肉聚会朋友们的可要仔细品味了。

我们现代人对于这种生死相托,历经岁月而坚守坚持、见义忘利的“义气”,是不是缺少了很多呢?

有位书友说:年轻时只觉忠义豪情、义薄云天,好不威风;如今再回首,却是残阳断肠,泪满心伤!

此情此言,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不必尘满面鬓如霜,便已勘透个中三昧,看起来,朋友们的见识比我高多了。

三 小人物

什么是小人物?现在很多文学故事中动辄是皇室、贵族、高大上、高富帅、白富美和霸道总裁等等等等,一色顶级人物,甚至为了博眼球,把东西洋各国、海陆空各大仙儿全纳入文中,令人看的神迷目眩五色迷乱,虽不能置身富贵中,也心向往之呵呵。其实我们忘了,原本我们就是小人物,甚至是最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

高大上我不会写,没见过也没经历,写出来徒叫人耻笑,还不如老老实实写一些关于我们百姓和普通人的人故事。

小人物,普通人,最容易写也最难写。

容易之处在于:大家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小人物。上班下班、结婚生孩子,做家务照顾老人,抑或是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读书考试加班加点。就是我们的日常,在整个社会中,毫无什么闪光之处,过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有时为了加薪升职努力辛苦,为了些许小事斤斤计较,为了能生活的更好,在离家千里之外埋头苦干,流血流汗。没有时间没精力也没钱去搞什么高大上的风花雪月。

难处在于:因为小人物和普通人太平凡了,太普通了,普通地像一根草、一只花、一棵树、一个雨滴。我们本身就是这样的普通人,要写好普通人的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岂不是难比登天?

所以,在综合资料之后,我觉得写杨爷—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在有些人看来最“低贱”的车把式。

杨爷的奇遇,并不是笔者凭空胡编乱造出来的,他的名气,也并不在我们这个时代。北京附近的朋友,大多数应该听老人们说过,庚子年间,一位车把式护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逃而受封“引路侯”的故事。杨爷的原型人物,就是当年那位离乱中有智有勇,深明大义,赶着大车从京郊一路护送皇室,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安府的车把式。

瞧见没?小人物在某些重大历史时刻,也了不得呢!如果慈禧老太太和懦弱的光绪皇帝被八国洋鬼子抓住,不用等到辛亥年,那么清朝—中国的历史会立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当即就会被分割地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一场历史大环境中,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人物当日偶然间的“豪举义气”所引起的蝴蝶效应,造成了两宫大驾顺利西逃,安全到达关中腹地,使得清政府在天下大乱之际还能保留其元首活命,在西安府沉着应对,跟洋鬼子们折冲樽俎,虽然最终签订《辛丑条约》,毕竟还保证了大清国乃至于民国法统归一,如今想来,那位不知名的车夫,这位最普通的小人物在危难中所起到的作用,似乎真的比慈禧光绪还重要吧。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5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5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