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原来当年豫麟在蒙古老家看守祖业,并未入京,他们家就哥俩两人,杨大人在京城得意,并未忘了远在蒙古的弟弟,年节馈赠源源不断,加之妯娌们处的也好,因此两兄弟除了长得像,感情也很深。庚子之变,华北大乱,京城内外断绝音信,豫麟不放心大哥一家人,预想进京,老家偌大的产业和买卖铺户丢不得,等打点妥当走到宣化,正与逃难而出的嫂子一家碰上了,两家相会,这才知道大哥已被朝廷问斩,抄家封门,悲痛之余,听嫂子和老管家说了当日这位杨爷如何救助、护送一家人出城逃难,雪中送炭之事,不免感佩莫名铭记在心。后行商大富,也怜惜侄子,大侄子已然在蒙古成家立业多年,最疼爱的这个小侄子瑞儿,他视如己出,带在身边,令其读书求学一起生活。杨家的买卖民国初就开展到了天津,经过多年经营,更是家大业大,只是对当年救助一家的杨爷不知在何处,颇为遗憾,今日相会,也足慰平生了。

酒过三巡,豫麟说:“杨大哥姓杨,我们汉姓也是杨!五百年前是一家,今儿有这奇缘奇遇,也是一家子!大哥,我叫你一声大哥,今后,咱们是一家子啦。我想与你八拜结交为兄弟,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杨爷一听有些踌躇,瑞儿拉着大杨的手笑道:“叔叔这话很是!先父那年偶遇杨叔叔,就是缘分,后全家逃难,多亏杨叔救助,既有我父生前与杨叔的奇缘,再有昨夜大杨哥救我的恩情,我也要跟杨大哥结拜!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啦!”

叔侄二人如此诚恳,倒叫大杨爷俩不好推辞,郑学士和众遗老也跟着凑趣儿,要做成此事。当晚便摆上香烛桌案,四人分别拜了兄弟。豫麟叠声叫下人连夜去接四姑娘进府,被杨爷婉拒,要到天亮再说。欢欢喜喜中,杨爷又说起了龙鞭的来历,豫麟竟一无所知,回忆起来,连当日老管家也并不知道送给杨爷的箱子里究竟是什么。郑学士思谋许久,推测说:“这鞭子自道光十三年从内驾库被盗,流落民间,估摸当日懂行的人知道是件大驾卤簿的法物,不敢示人,后来偶然间,才被杨大人收到手中秘藏了。杨大人看来也知道此物来历,也不敢示人,不意庚子年府内遭变,抄家封门,偶然被老管家从库里取出来,送给杨爷,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番遭际。”

众人闻听郑学士所言,思索着纷纷点头。杨爷却有些坐卧不安,他心里有数:家里还有件蟠桃呢!看看钟表,快过四点了,跟豫麟、郑学士比划道:“家里还有家眷,这么晚已经叫她不安,要回去休息,再者,明儿带她来拜见,还有一件东西送过来,也是当日杨大人福晋所赠。”

豫麟见留不住,老先生们也累了,便派仆人和瑞儿跟着,大杨爷俩赶车回了家。第二天七点来钟,爷俩赶着马车,带着喜气洋洋的瑞儿和战战兢兢的四姑娘才回来。

等到了大门外,这座租界大洋房又跟昨夜不同,悬彩挂灯,仆人们喜气洋洋大礼迎接,慌得没见过世面的四姑娘惊惶不安,亏了豫麟夫人是位蒙古巾帼,豪爽直率,领着几位姨娘和内眷们亲自来接,送到正楼,一家子欢欢喜喜设宴不提。倒是瑞儿陪着大杨爷俩,捧着个盒子进了东楼,豫麟在前引路,众人见面更觉亲热。郑学士笑道:“杨兄弟,你这还憋着什么宝呢?”。

杨爷含笑点点头,指了指手里的盒子,示意大家进屋看。等各自落座,打开盒盖,几丝柔和的彩光迸射而出,连几层包裹的云缎金锦都被辉映地五颜六色盈盈融融,直把众人看了个呆!

豫麟先是一惊,瞪大眼打量许久摇头问:“杨大哥!这、这也是当年我嫂子送你的?这可怪了,自来也没听她说过呀,昨夜那根龙鞭都叫我大开眼界,怎么又多出来这么一对蟠桃呢?!”

众位遗老早大眼瞪小眼凑过来欣赏,老花镜、放大镜挤成一团,末了,张遗老皱眉道:“怪哉!这物件包裹,必是大内的东西,可这桃子…没见过!是水晶的?”

“不对!我看是玛瑙!水晶哪有这么润!”

“琥珀,我瞧着是琥珀!”

“你们都是什么眼神儿呀,这分明是五色琉璃的!”

众遗老七嘴八舌争地滔滔不绝,大杨和瑞儿垂手侍立,等着郑学士说话。可煞作怪,今儿郑学士跟闷葫芦似得,望着蟠桃沉吟不语,杨爷想起什么,跟大杨连比划带说,便把当日得了蟠桃、西逃路上光绪皇帝点评、前年黄掌柜和山中怎么图谋此物,详细交代一遍。众人听得一愣一愣,张遗老眯缝了眼忽然叫道:“哎呀!莫非老兄就是庚子之后,京城里传遍的那位扈从两宫西巡,被老佛爷金口称赞的‘引路侯’?!”

这下子连豫麟也大吃一惊,杨爷凄然一笑算是默认,郑学士赶忙摆手说:“前尘往事不必再提了!说起来孝钦显皇后(慈禧)确实有亏于杨兄弟。只是这物件,瞧着太奇怪了。嗯…瑞儿,拿放大镜过来。”

郑学士几句话便打消了杨爷的尴尬,遗老们平下心一琢磨,又瞧杨爷没了舌头,心中雪亮,更是感慨。

他拿着放大镜,叫人打开窗帘,围着蟠桃屏住呼吸细细看了很久,猛地在两只蟠桃中间发现了什么,连眼都贴了上去,半晌大口喘息着放下镜子,吩咐道:“去泡杯普洱茶来!”

下人们匆匆去了,郑学士半靠在沙发上,闭目不语。众人都心中惴惴,瞧着这位见多识广渊博如海的师弟要做啥。

喝了半杯茶,郑学士点烟抽了几口,理理思绪笑了:“豫麟兄别多心,我得说你先兄几句。”

“嗯?”豫麟问:“咋了?郑学士,莫非这是…”

郑学士道:“老北京的俗话:树小画新房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呵呵!令兄不愧是内务府总管呐,这物件也能搞到手,不过也亏他,不介咱们这些俗人,怎么能见识如此宝物呢?”

这似庄似诙似讽的话,说的豫麟脸一红,众位遗老也讪讪笑了。内务府的人都有钱,在前朝人尽皆知,蟠桃摆件跟那有啥关系?张遗老忙问:“这也是大内六库的物件?这可真是开眼喽!豫麟老弟莫在意,听听郑老弟怎么解说!”

郑学士吩咐瑞儿:“去我卧房里,第三个书柜下头,有一部《能静居日记》,还有一部《恩福堂笔记》赶紧取来。”接着便叫:“取笔墨来,诸位师兄师弟,今天我写几幅跟此物有关的对联,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众位遗老都是渊博之人,一听这两部书的名字,有人就问:“郑师弟啊,这《恩福堂笔记》,我记得是嘉庆、道光朝的军机大臣、大学士英和的著作,《能静居日记》是谁写的?好嘛,你还藏着善本古籍呢?!”

张遗老嗤笑道:“你个老糊涂,光知道英中堂官大!那《能静居日记》,乃是曾文正公幕府中首席谋士,赵烈文赵惠甫的文章啊!那年他出这本书,我记得江苏同乡还赞助了他一把,你忘了?”

“哦!原来是他啊!怪道呢,我说如此熟悉。他的号,不是能静居士嘛,跟咱们郑师弟一样,博古通今不说,文章典故颇有可取,虽不曾显贵,也是曾文正公引荐、名满朝廷的名士。不过,他跟这对蟠桃有啥关联?”

郑学士丝毫不顾众位遗老七嘴八舌谈论,看看桌案上摆放好的文房四宝,默思片刻,执笔在手,运臂弯、蘸松烟,霎时笔走龙蛇,在精致的玉版宣上,写了两幅长联!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5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5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