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话问的张遗老面红耳赤十分尴尬,只好在众人疑问下认输,抱拳拱手叫郑学士解说。

郑学士清了清嗓子,笑道:“张师兄承让,这事儿不是我乱讲,确实记载在刑部大案则例上,也是我后来闲来无事,胡乱翻书看见的,没想到却对上了此物,诸位说是不是奇缘?那是宣宗道光十三年秋天…”

道光十三年九月十二日清晨,北京城尚在一片薄雾蒙蒙中还未苏醒。紫禁城外的护城河水流潺潺,远处东方喷薄欲出的红日,映照碧蓝的天空澄净安详,明黄色的琉璃瓦光芒闪烁,在红墙辉映下显得异常高贵,太和门、乾清门外硕大的青铜香鼎中御香袅袅,如烟似雾,淡然游动在不少窸窸窣窣的声音和小心翼翼的人周围。窸窸窣窣是各宫苑守更太监起身交班之声,小心翼翼之声,则是值门太监、打扫处太监们起身更衣,打开宫门,倒马桶、打扫宫廷各殿。他们必须在天光大亮前完成手里的活计,不能让入朝的文武大臣勋贵们瞧见他们心目中如同天庭般的紫禁城与天子后妃,其实也如大家子一样吃喝拉撒睡的平凡模样,这可是有损“天子威仪”的大罪。这种生活已经伴随他们几乎半辈子之久,而这群“下贱如蝼蚁”身份的人,是紫禁城里绝不可或缺的人物。只有他们才能才能让皇帝和各宫主子们放心。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刻板老套子一样的日子,已然在这座天子皇宫中,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片刻间,风云突变,值了一宿禁卫班的护军统领,忽然接到属下急报:内驾库出事了!望着眼前汗流浃背惊慌失措的属下,统领大人还没反应过来呢,等他张大了嘴目瞪口呆惊了半晌,两旁侍卫早手疾眼快架着他佩刀持剑慌乱冲出值班房,领着一帮子亲军营的侍卫亲军越过东华门,往南一拐弯的銮驾库内库。根本顾不得跪在门口磕头如捣蒜魂不附体的值班亲军和不远处飞奔过来的乾清门侍卫,窜进銮驾库瞪大眼细瞧,红顶子的统领大人登时吓得一口气没上来,昏死过去!

场面大乱中,有那精细之人,这才发现,有1370余件套全份大驾卤簿的黄琉璃瓦硬山顶的东侧五间大库,昨天下半晌还好端端贴着盖有关防大印的封皮掉落尘埃,胳膊粗的大铁锁不翼而飞,两扇巨大的包铁皮木门轰然洞开!

坏喽!内驾库失盗了!

紫禁城里,一怕走水,二就怕失盗。且不说敬事房和领侍卫内大臣衙门里头挂着先朝皇帝关于严禁走水失火、失盗不少煌煌圣旨,就是每天从东小门因为奉命不谨,伺候皇帝和各宫主子被杖毙、打死的太监尸体,稀稀拉拉就得好几具。那些被打死的尸首连棺材都没有,用芦席一卷,就扔到东便门外的乱葬岗子喂了野狗!这内驾库失了盗,甭管丢了什么,先得把值班、守门的问个失职的死罪!更何况,在场的人都晓得,这里头全套的天子大驾卤簿仪仗,乃是高宗乾隆爷当年趁着康乾盛世的强盛国势,重新制作的一套大驾仪仗,里头金、银、玉、珍珠、宝石制作的仪仗、法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平日里在太阳底下晒一晒都五光十色耀的人眼花缭乱,如今在守卫森严、兵仗如林的紫禁城里被撕了封皮没了锁,还能是老鼠、黄仙儿搞得鬼?!能不丢?

霎时禁军甲士蜂拥而至,在乾清门外值班的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銮仪卫大臣和领班侍卫、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与銮仪校尉们,如临大敌,弓上弦刀出鞘,霎时把个内驾库围了个风雨不透水泄不通,等几位头头脑脑奓着胆子带着档案房里面如死灰的满洲司官捧着档案簿子进了大库一点查,库外的人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库里点查的人更是如丧考妣不寒而栗!

原来,内驾库里最珍贵的皇帝大驾卤簿仪仗法物,丢失了150多件,全是镶嵌珍珠宝玉的纯金物件,连皇帝金辇里宝座上的羊脂玉如意也不翼而飞,其余的赤金瓶、座、香炉、宝器更是踪迹皆无!为首的御前大臣与领侍卫内大臣一合计:这事儿不能瞒,压根也瞒不住,谁敢在里三层外三层护卫最为森严的天子皇宫中肆意盗取这么多珍宝法器?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根本不是外贼干的,而是有内贼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看看库外一个个如惊弓之鸟的值班亲军、校尉和侍卫们,这会儿顾不上审问,得赶紧上奏。

50出头的道光皇帝正吃着三十多道菜的早点呢,听了这话,惊呆了!他根本不信在禁卫森严固若金汤的紫禁城里,竟然一夜之间丢了那么多天子大驾卤簿仪仗法物!这可真是“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了!一股又酸又辣的怒火瞬间涌上心头,接过丢失法物的清单,他连看都没看,一把撕了个粉碎,“啪!”的一掌击在桌案上,震翻了桌上垒着的“土司根”小桌,顿时龙颜大怒,面对战战兢兢磕头如捣蒜且面目可憎的众多奴才,破口大骂,下了严旨:从御前大臣以下全部革职留任,三日内找不到丢失的法物宝器,抓不到盗贼,全依律严惩不贷!

等汗流浃背颤巍巍鱼贯退出的大臣们没了影儿,道光皇帝无声叹息,颓然倒在御座上兀自恼羞成怒,且不说嘉庆年间林清逆党趁着先帝木兰秋狝,京师防卫疏松,竟敢大白天杀入紫禁城烧杀抢掠,大逆谋反,差点就得了手,尽自先帝杀伐果断,迅速处置危机,转危为安,到如今还被老百姓们当成笑料,战战兢兢的嘉庆皇帝痛心之余,连“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这种浩叹都脱口而出,就是本朝,头几年兵部的大印都给司官偷去换钱花,直到大印没了半年兵部尚书们才知道,这玩忽职守、颟顸无耻的笑柄过去还没多少日子,竟连自己显摆天子威仪的内驾库都遭了贼!金银财宝他有的是,不在乎这点儿,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煌煌天朝皇宫看起来固若金汤万世不易,竟然成了小偷盗贼任意出入的大杂院,传之后世载入史册,这荒唐可笑才是令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怒的缘由。

喘息半晌,道光皇帝又觉得全身乏透了似得无奈无力:想到自己个从当皇子时便“承先祖创业之时俭省朴素”,嫌宫里御膳房给皇子的膳食太铺张浪费,舍不得吃,跟福晋俩人派太监去宫外买几个烧饼,就着热茶吃饱了算完,晚上为了省蜡烛灯油,连灯也舍不得点,夫妻俩摸黑上床,真正做到了比百姓还“简朴”,为此还多次得到先帝的褒奖,苦巴巴熬油似得熬了多少年,中年才登上大位。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皇爷爷高宗乾隆爷是富贵天子,一辈子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老爹嘉庆皇帝再怎么说也承继了康乾盛世的余晖,得意了20多年。可他呢?知道天下奢靡成风,贪腐成俗,非得痛加整顿不可,可怎么整?只好自己“以身作则”,一个大铜子儿不敢乱花,内库里的银子堆成山,却连自己裤子破了还舍不得换,叫匠人打上补丁继续穿,没想到满朝文武得了这个“巧宗”,竟然纷纷在缂丝金紫蟒袍上绣上琳琅满目的大补丁!自己吃个鸡蛋面片汤得琢磨半天,大臣们却说连鸡蛋都没吃过!这一大帮子文官武将作出来的事儿,真叫道光皇帝头疼不已。

他的心思很简单:该花钱的不该花的钱,全不花,就巴望着满朝文武大臣八旗勋贵们跟自己一样,恢复祖宗们的简朴生活,官清如水,澄清吏治,复兴大清,再不能像皇爷爷高宗乾隆爷那么散财童子似得挥金如土奢侈糜烂。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宵衣旰食勤政爱民,可这朝政却一天天江河日下,哎,皇爷爷当年还有十全武功、《四库全书》,自己折腾了十几年,倒把个铁打的大清江山,闹得好像纸糊的一般,真真应了古人那句话,风雨流年,盛况难复!

道光皇帝在内宫连连严令催逼大臣们办案,这群平日里颟顸懒惰的臣子早热锅蚂蚁似得乱成一团。当夜值班的、打更的、文书房、档案房里的大大小小的侍卫、亲军、校尉、太监、苏拉被抓起来好几百,关进刑部大狱严刑拷打,一时间宫里宫外杀气腾腾天威大震,大大小小的贵胄大臣慌了神儿无头苍蝇般折腾了好几个月,给道光皇帝上了一份奏本,里头杂七杂八说了一大通儿片汤话,无非是“天子圣明、陈罪当诛”的老话头,可盗匪呢?不知道,只是“可能、约莫、估计”;被盗的法物宝器更是一件也没追回来!气的道光皇帝拍案大骂了很久,骂完了又气又累又惊又痛,本想再兴大狱,彻底查清,可看看案卷,这帮内廷侍从们在大刑拷问之下,胡说八道牵一挂万,扯出葫芦拉出瓢,瓜瓜蔓蔓带出多少年的私怨老账,牵扯的人越来越多,又都是上三旗的亲军,杀一个后头都得一窝蜂求情叫苦的;不查吧,他心里哪能过得去?思谋良久,只好起了息事宁人的心,法不制众嘛,再者古人说:不聋不瞎,不能当家!他这位大清国的当家人只好朱笔批示,把当班的统领、亲军撤职查办,当班的大臣们降级、罚俸了事。

道光十三年这宗惊天大案,像当年更多稀里糊涂处置的军国大政一样,就那么稀里糊涂结了案,没过多久,朝廷依然歌舞升平太平依旧,从皇帝到百官,谁也不再提这个茬儿。剩下那些案卷被密封存档在刑部衙门和军机处,任虫蛀鼠咬,覆满灰尘…

“简朴”的道光皇帝。至于简朴为啥加引号,后文桃子出来朋友们就知道了。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5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5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