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郑学士笑道:“不错!如果没有这幅从地安门外古董铺淘来的万寿庆典图,我哪能想到,这根龙鞭,被东巡奉天(沈阳)的乾隆爷发现后再请到北京,喜爱之余,叫人篆刻了梵文秘咒,添入大驾卤簿仪仗的呢?”

原来,史册记载,高宗乾隆爷四次东巡,于第一次东巡时,发现奉天故宫狭小捡漏,永陵、福陵和昭陵的体制也与皇家体制多有不合,便在第二次东巡之前,下旨内务府、工部相度地形,大肆增建和改建奉天城池、故宫、陵寝,又从大内抽调数十万件珍宝充实陪都。在整理奉天故宫清宁宫时,内侍偶然在宝座后墙的幔帐里,发现了皇帝用过的弓弩刀剑,其中,就有这根早已满是灰尘、金彩剥落的大鞭子。

接到奏报的乾隆爷看了祖先之物,大为陈赞“祖德简朴”,下令将兵刃修理后供奉到奉天太庙里的灵前,可对这根脏兮兮其貌不扬的鞭子,大起怀疑:这鞭子太奇怪了,说是马鞭吧,它太长;说是大驾卤簿里的净鞭吧,皇帝时哪有什么天子大驾,根本就是草创,即便是太宗朝仿照大明皇帝建立的大驾卤簿,也都陈设在奉天大内的崇政殿内外, 皇帝怎么会单单把这根灰不溜秋的鞭子挂在寝宫的墙上,如此珍惜呢?

也是乾隆爷天资聪颖,叫人搬来宫中档案查看,等查到皇帝那时的满文老档时,才大为惊讶:原来这物件,还有如此玄妙之用呢!好大喜功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乾隆爷就动了私心,这等宝物,难道要任其朽烂?若真是神妙宝物,不如我用吧!当即命人将龙鞭带回京城,叫内务府造办处的匠人,精心抽换朽烂黄绒,将龙须包裹妥帖,又加了金丝金线和马尾、钢丝,细细雕了一柄描金双螭鞭柄,特意从自己的小钱包—内殿库里挑出一块锡兰国进贡的五色猫眼宝石镶嵌于上。反反复复修整了几个月,忽然想到此物既然是灵宝,何不再添些灵气呢?便命预备了上等泥金,于鞭身中篆了《大慈大悲观世音心咒》的梵文经咒,再叫雍和宫的大喇嘛们在佛前加持多日,至此,这根华贵异常、通身宝色的龙鞭才成了添入皇帝大驾卤簿御驾前头的一件宝贝法器,为了彰显其来历神异、祖传悠远,区别于其他净鞭,乾隆赐名曰:前导镇朝金鞭。

自乾隆四十五年起,每逢大朝会、万寿大典、冬至、祭天地大典,天子大驾只要一出动,这根鞭子就会被銮仪校尉捧着参与盛事,以壮赫赫威仪,《高宗八旬万寿图册》上,正是奉旨作画的宫廷画师们详密的再现其真相。如今一鞭、一画,互为对照、交相辉映,这才令早已看出些许端倪的郑学士认定此物的来历!

“这么说起来,此物真是所留的祖宗法器灵宝喽!”方才那位挑刺的遗老激动眼泪汪汪,起身一把捧过大鞭子抱在怀里,跟抱孙子似得又摸又闻,视如珍宝。

“那是自然!”有个遗老忍不住拍着大腿叫起了好:“不是皇帝之物,高宗皇帝再修再添入大驾卤簿,我们哪辈子来的福气能瞧上一眼!郑老弟,我记得前朝的大驾卤簿一共有好几套啊,这、这物件怎么会从大内流出,落到市井里呢?!”

郑学士点头道:“老兄话不错!大驾卤簿,一共有五套。前朝自定鼎燕京后,从关外奉天带来一套,接收大明宫廷一套,康熙、雍正年间,用的就是这组合的一套,后来高宗乾隆爷锐意更化,创立规矩,仗着国库充盈,物阜民丰,新制作了几套,乾隆十三年定规:大驾卤簿,大内紫禁城一套、奉天故宫一套、圆明园一套、热河避暑山庄一套、还有一套就是世祖顺治爷接收了大明的一套,被圣祖康熙皇帝改造过的,存在紫禁城库房里。这些大驾卤簿为的是方便天子巡幸各处、大显威仪,所以在材料工艺上,不仅使用了巨量的金珠宝玉,还做的精益求精,珠光宝气蔚为大观,是我国宫廷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只是后来国步艰难,屡遭战乱,多已不存于世!紫禁城乃是天子正衙,朝会正宫,所以这根前导镇朝金鞭,就是存于大内紫禁城銮驾库的法器之一。至于如何流落市井的,嗯,这个就得问张师兄了。”

“问我?”方才那位挑刺的遗老眉头一挑,莫名其妙瞪着郑学士,以为他在开玩笑,忙摆手道:“老弟,你可别打趣我,这鞭子我连听都没听过,哪里知道它怎么流失的?!我方才多说了几句,你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大杨和瑞儿小伙对视一眼,捂嘴偷笑看俩老头争执。郑学士大笑:“非也非也。我们师兄弟里,就你在翰林院外放年久,又升了少司寇(刑部侍郎),莫非刑部典章则例你没仔细看过?不介,我们这些翰林只看《会典》,做些老套子文章,哪里能知道金鞭如何流失?”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5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5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