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则是后扈大臣领着上千禁军,骑马紧紧跟随,长安市上,一时间旌旗蔽日、千乘万骑、玉辇辉煌、气象万千,绵延十几里鲜花遍地、供果丰盛。杨爷赶着大车,跟在御驾后头举目遥观,心里着实慨叹不已,一面跟老娘说着四处种种热闹,听得老太太也叹息良久,直念佛呢。
按皇家体制,大驾出了西安府南面的永宁门,再转道东门外的御道,刹那间火星一点,万炮齐发,鞭炮震天动地,预先布置好的烟火齐射入天际,顿时山摇地动烟雾腾空,金蛇乱舞万花开放,场面热闹到了极点。几位预先安排好的耄耋绅士跪在路边,给老佛爷送了9把明黄彩绣的万民伞,说了一堆吉祥话儿,恭祝两宫圣驾一路平安。慈禧太后倒懂得人情世故,提前铸造了一批1两重的银牌,上篆:钦赏耆民。看见跪着的人群里有些年老之人,便赏赐一块,当做皇家的恩典。如此以来,蜂拥而至的老百姓更多了。
在骊山行宫住了一日,两宫洗了温泉,享受了一把大唐皇室温水洗凝脂,随之各省护驾的军队4万余人尾随汇集,直奔东面御道而行。
一路走来,跟逃难来时的张皇失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丧家之犬模样不啻天壤之别。一处处城关、一座座城池,无不尽心逢迎伺候,比谕旨上规定的何止超过百倍。这一路,就是不断吃喝、不停收礼,一路上走得慢极了。
好容易走到河南开封,河南巡抚闻知老佛爷万寿将到,便百倍铺张,极力孝敬,恣意奢华,内外文武百官在龙庭为老佛爷祝寿,足足闹腾了半个多月,比在京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喜得老佛爷无可无不可,把那劳什行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话头早扔到九万里外爪哇国去喽。
那位老爹被发配西域永远不赦,自己待在宫中的大阿哥,也叫老佛爷一脚踢开,赏了3000银子,赶出大内。总算为光绪皇帝出了点儿气。
车驾再行,过河南到直隶,新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大人早派了护驾兵马前来迎接,西北各省扈从军队至此才返回驻地。十一月中旬,驻跸保定行宫,朝廷突然发出谕旨:内阁奉上谕,原据合约第二款所载: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杨豫甫,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因上年力驳诸国义法极恶之罪被害身亡,于西历本年二月十三日,中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开复原官,以示昭雪。等因。
乃去年六七月间,拳匪倡乱,势日嚣张,朝廷以剿抚两难,迭次召见臣工,以期折衷一是。而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杨豫甫,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联元,太常寺卿袁昶,经朕一再垂询,词意均涉两可,而祸首诸臣乘机诬陷,交章参奏,以致五大臣身遭大辟,惟念徐用仪等人宣力有年,办理洋务尚属用心,杨豫甫侍奉内廷平素亦属谨慎,应即加恩,徐用仪、杨豫甫、许景澄、联元、袁昶均著开复原官,以示昭雪。为敦睦与各国友谊,并加恩赐谥,徐用仪谥忠慜、杨豫甫谥忠贞、许景澄谥文肃、联元谥文直、袁昶谥忠节。特命尔部查考殉难诸臣嫡派子孙姓名功名情状,朕将一体加恩录用,以示朝廷一秉大公,与各国和好之至意。该部知道。钦此。
上谕发出来,随驾的杨爷悲喜交加,喜的是杨老哥终于沉冤得雪,悲的是一个堂堂内务府大臣,顶得上头宠爱的近臣,就因为不跟老佛爷一条心,冲撞了亲贵,不仅数十年勤谨伺候的功劳一笔勾销,还落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到如今,也不知他的后代在何方。忍不住找了个地界,烧了些香烛纸马祭奠一遍。
两宫坐了火车到马家堡下来,杨爷破天荒第一回跟着回銮众官员过了一把瘾,他奇怪的是,那硕大的火车轮子前头既没有马也没有骡子,咋咕噜咕噜转的飞快呢!
随着巨大的车轮转动和汽笛鸣叫,杨爷握着赶车的大鞭子出了身冷汗,他总觉得,大清国要有些不一样喽。
十一
“到北京城喽!”车里的太监们小声欢呼着,伸头伸脑往外瞧。马家堡盛大的迎接典礼丝毫没有引起杨爷的兴趣,连根瞎眼老娘说也懒得说,就见那些城破时东躲西藏的高官贵人们又衣冠楚楚人五人六在人前挺胸叠肚,喜气洋洋。仿佛这次庚子之变不是山河破碎,至尊逃亡,而是盛世里安享太平巡游南北!把滔天大祸当喜事办,也算大清国的一个惯例。杨爷不仅不乐,瞧着破败残损、伤痕累累的北京城墙上巨大的炮弹痕迹和烟熏火燎的伤疤,心里疼的直哆嗦。那一道道伤痕和残垣断壁,不仅在城墙上留下印记,也狠狠刻在了老北京人乃至于中国人的心里,血红一片。
前门楼子、箭楼全部毁于战火,朝廷怕老佛爷见了伤心,不知谁出的主意,花了十几万银子,在城楼上用彩绸彩缎搭了一座五色斑斓辉煌夺目的华丽牌坊,在一片狼藉残破的残垣断壁里格外显眼。
御驾先在城下关帝庙进香,城关上不少嘻嘻哈哈红眉毛绿眼睛的洋鬼子冲着銮驾里下来的慈禧太后又是笑又是叫,还有的在拍照片,老佛爷倒显得很大方,右手挥舞手帕满脸堆笑跟洋人招呼着,脸上厚厚的管粉噼里啪啦不断往下掉。她,这位大清国至尊,国人抬头看一她眼便是死罪至高无上的老佛爷,一直神秘隐藏在深宫中的当家人,如今对着那帮洋鬼子眉开眼笑,也不知是何滋味。
两宫回了大内,杨爷的差事在东华门也交卸了,一心半点事实的老吴,被明升暗降派到广东当了道台。那些路上受过杨爷恩惠的王公亲贵,除了被杀被贬的,全都摇身一变再次成了“栋梁之才”,安然回府继续着花天酒地,原本路上还笑哈哈对杨爷颇为看重的这些大爷们,却变了脸,任谁也不再拉着他的手,一口一个“杨老哥”的叫着,都鲜衣怒马豪仆跟随而去,只剩下杨爷呆呆立在宫门外,脑子里像塞了糊涂糨子,觉得忽然间明白了些什么。“吆!杨大叔!”小张从远处匆匆跑来,冲杨爷笑笑。“您还在这儿杵着呢?还不快回家看看去。哦,这阵子老佛爷、万岁爷刚回宫,里外忙的千头万绪,光宫里就丢了不少珍宝摆设,老佛爷正发火呢。老佛爷前儿还跟我念叨了。”小张神秘兮兮把杨爷拉到一边,看看左右没人,眉开眼笑:“老佛爷说了:杨把式大功一件,不能忘了他,等歇歇,再提拔提拔他!这回跟着我共患难的,一个也不能忘,该赏的一定要赏!我看,您是对了老佛爷的缘法,等着升官吧!”
杨爷摇摇头:“升不升官的,无所谓,你跟你师父说一声,就说我回家去了。”
“嘚来。您放心,有我师父、我在,您这件大功劳还能跑了?老佛爷金口玉言,还能说话不算呐?哈哈哈。您快回去吧,我知道您家,右安门外不是?等升官上谕下来那天,我和师父亲自去贺喜!”
杨爷很厌烦小张满嘴升官发财眉飞色舞的样,点点头转身赶着大车,拉了一路上收的门包和积攒的银子,回了右安门外的家。
老娘早被刘安生派人送了回来,杨爷家这片因住的都是平民,不起眼儿,洋鬼子来了,跑的跑,散的散,倒也没损失啥,可百姓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原先棒子面窝头、咸饽饽辣饼子还能对付个肚饱,这场大难,闹得这里混穷的老少爷们逃的逃、饿的饿,连粮食也买不起,衣衫褴褛穷苦不堪。
杨爷一身华服,戴着水晶顶大帽子,赶着华丽的大车打街口一进来,顿时引起了大家伙儿的惊讶!
“吆!那不是老杨嘛,咋?当官了?瞧瞧!瞧瞧人家这身衣裳,瞧瞧那车,多体面多精神。”
“是杨家的大小子?不定吧?我瞧着像是个官府的人呢!”
“嗬,你那鸡屎眼能看的清!快看,人家戴的水晶顶子呢!早晨我才瞧见,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官,亲自送了他老娘回家,还能有错?!”
“这年月,啥也说不定啊。”
一众老街旧邻七嘴八舌指指点点说个不停,杨爷嘴里吆喝着马,见了老几位赶紧抱拳拱手,唬的那些小门小户平日里很熟悉的人赶紧还礼不迭。可任谁也不知道,杨爷做了啥官,这程子到底去哪儿了。
老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杨爷尽自整理了这些日子收的钱,想置办点产业,娶个媳妇,给老娘治治眼病,安安生生过日子,不料没几天,车行里幸免于难的哥们弟兄也不知听哪个贱嘴的太监说的,竟是杨爷一路送的老佛爷西逃长安!这可是小民百姓八辈子也遇见过的奇闻吆,哥们弟兄纷纷前来拜访,见天缠着杨爷问东问西,风言风语一传开,街坊四邻瞬间就知道了杨爷这番奇遇,原来城里风传老佛爷御口亲呼的“引路侯”,就是杨爷啊!好家伙!右安门外的百姓们对杨爷家喻户晓,那话头越传越神!有的说杨爷是大力金刚转世,专门来护佑老佛爷、万岁爷圣驾安稳的;有的说杨爷是武林高手,那大鞭子的功夫在中原无敌,才被老佛爷相中喽;有的说老佛爷真封了杨爷做“引路侯”,不几天就要赐邸皇城里;有的说老佛爷认杨爷做干儿子,天天召见;有的说老佛爷赏了杨爷一座金山,专为奖励他的忠义厚道,逼着杨爷请客吃饭…这股风越传越凶,那些脏心烂肺、妒忌眼红的,添油加醋说杨爷跟宫里哪个妃子娘娘也有一腿,铺天盖地的谣言顺着凛冽的冬风肆意散开,成了时下大家伙儿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可宫里说的赏赐升官,丁点影儿也不见,朝廷,仿佛忘了有杨爷这么一号人。
毁坏的正阳门城楼上,为迎接慈禧回銮搭的彩色牌坊。
慈禧太后关帝庙进香,被城墙上的洋人们围观,很“高兴”的跟洋人们打招呼。
两宫大驾回銮,直入大清门,可以看出经过战火后,大清门内外的朝房和市场被焚烧一空,为了粉饰繁华,清政府重新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