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箱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看着木头还好,掂掂也不沉,按杨府老顺管家说,不是啥金银珍宝,可杨爷到底不放心,摸摸前头黄铜鼻子上的铜锁,寻摸了块青砖,几下敲开了,抬手啪嗒开了箱子。
也不知道箱子被封闭了多久,封条上看不出,一股多少年的灰土被盒盖带了出来,扬了杨爷一头一脸,“阿嚏!阿嚏!”,灰尘夹着一股说不出来味道的气味儿冲进他鼻子,熏得杨爷涕泪横流,一面呼噜脸一面骂了几声,往里看。
箱子里严严实实盖着杏黄缎塞满四角,被虫蛀了不少小窟窿眼儿,落满了灰,掀开杏黄缎,下头盖了层大红绫,掀开了,里头裹了层早已发黄的棉花。
“咦?什么宝贝藏得这么严实?”杨爷惊疑不定,从把棉花摘开,露出半个硕大红艳艳的大桃子!
也不知道桃子是啥料子做的,晶莹剔透润泽半透明,在午后阳光下熠熠生辉,杨爷赶紧把棉花都掏出来,嚯!桃子还不是一个,是一对联体的。大的如海碗,小的也比真桃大了一圈儿,红盈盈的桃嘴儿、粉红色半透明的桃腹,被几片碧绿光润的叶子围着,叶片上,还有几只粉红色逼真的小虫儿,趴在叶子上正预备啃呢。这组物件雕琢地异常鲜活,惟妙惟肖,妙手天成,真瞧不出半点儿人工雕琢。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海外来的大蟠桃!杨爷乐了,他哪见过这么漂亮的物件,仿佛滴上水滴,这桃子就跟真的一样,又鲜又甜,咬一口嘎嘣脆!
蹲下来仔细看看,这活儿做的真地道!桃子里有丝丝缕缕的棉絮样的丝儿,红绿交翠光芒闪烁五颜六色,晃得杨爷直头晕,实在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抚摸,一阵冰凉舒爽窜遍全身,再看叶片上的小虫儿,活了似得扎着翅膀抖动须子,影影绰绰爬动起来!
好家伙!这手艺真不赖!杨爷由衷赞叹道,把大蟠桃拿出来掂掂,不沉,可也不轻,什么料子的?在他看,这应该是个五色玻璃桃。
那年头,玻璃少见,彩色玻璃更少。其实呢,杨爷不晓得,中国的玻璃制造技艺,大概齐在战国以来就有了,说是玻璃,咱们这儿叫“琉璃”,并不是洋人那种“玻璃”,到了隋唐时代,宫廷里头,开始仿制洋人那种“玻璃”,也不知道是洋人忒精明还是咱们匠人们不得法,一直到大明朝,中国的琉璃工艺是越来越精,可制作玻璃的手艺,到了也没怎么学会。大块纯色玻璃、平板玻璃,自宋元开始,因海路通商大兴,历代朝廷就大量进口,到了大明永乐年间,成祖爷在南京单为老娘修造了一座极为高大雄伟的大报恩延寿塔,穷极工巧,奢华无比,全是用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塔高数十丈,无论白日夜晚,辉煌夺目、色彩斑斓、辉照万国,乃是南京城里一座声振寰宇的宝物,是中国琉璃材料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可惜后来洪杨之乱,叫长毛给炸了。明朝嘉靖、万历两位万岁爷,因为玄修道法、大修宫室,也没少引入,那时节,玻璃在民间并不稀奇。只是大清入关,严厉禁海,乾隆二十三年后,更是封闭各处海关,只留广州一处跟洋人们贸易,西洋玻璃,又成了珍稀之物,不仅等闲的财主官员之家没有,就连亲王贵胄府里,也找不出几件。
宫廷内需要,只好花大价钱从广州采办,雍正、乾隆年间,两位万岁爷都是品味极高、眼高过天的主儿,为此,专门在造办处设置玻璃作坊,仿制西洋玻璃器皿,花费无数金银,倒是不错,五颜六色润泽如宝石的小件玻璃器皿造出来不少,可大玻璃灯、平板玻璃,就是做不出来。
那年为了给圆明园海晏堂配一对西瓜大的玻璃绣球灯,心高气傲的乾隆爷叫内务府造办处花了3000多两白银,比烧十几窑官窑瓷还他娘贵!还是没造出来,气得他大怒之余又无可奈何,还是从法兰西进口了一箱才算妥帖。
因而,玻璃就成了大清国朝野珍爱的宝物之一。雍正年间开始,官员们的顶戴上的顶珠,不少官高爵显的亲贵大人,就用各色玻璃珠代替,五颜六色琳琅满目,也算“咸与维新”了一回。
直到咸丰以后,洋人的玻璃才随着各通商口岸海关大量进口,有钱人家也能用上了。杨爷虽在外城居住,赶车为生,也见识过不少,这会儿的玻璃价钱,比乾隆爷那当儿便宜了不少,既然认定是玻璃,杨爷收了杨府这件玩意儿,也心安理得喽。
看了半天,杨爷正要把玻璃大蟠桃放回去,一瞅,下头还有一层呢!哦,原来这箱子是两层,中间有块隔板,外头乒乒乓乓枪声像下雨一样响个没完,杨爷小心翼翼拿杏黄缎包裹了蟠桃,双手轻轻一提,隔板取下,探头一瞧,下头也是塞得满满的已然发黄的棉花丝绒。
拨开丝绒,下头露出黄绢,拨开黄绢,下头是红绢。杨爷抹了抹额头汗水,心里突突直跳,长这么大,第一次大白天跟做贼似得掏摸东西,他自己个儿都觉得别扭。
拨开红绢,里头严实裹着一大包油纸。里头鼓鼓囊囊,仿佛是束长条儿的大蟒蛇!
南京万寿报恩塔。
宝塔的琉璃饰件。
这座宝塔自永乐十年竣工,与朝天宫、南京紫禁城一起成为南京城的标志性历史建筑,历经明清两代600多年,洪杨之乱被太平军用丨炸丨药全部炸毁。可叹可惜!
2010年后,南京市政府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再次修筑,大体复原。不过建筑材料没有用五色琉璃砖,失去了原味。
南京万寿报恩塔。
宝塔的琉璃饰件。
这座宝塔自永乐十年竣工,与朝天宫、南京紫禁城一起成为南京城的标志性历史建筑,历经明清两代600多年,被到过南京的洋人视为“远东第一名胜”,洪杨之乱被太平军用丨炸丨药全部炸毁。可叹可惜!
2010年后,南京市政府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再次修筑,大体复原。不过建筑材料没有用五色琉璃砖,失去了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