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尸首入了棺材,杨爷哆嗦了手用杨大人送的烟袋锅点了一袋烟,强忍悲痛:“老哥哥,您抽一袋,一路走好啊………………”四周老少爷们闻言无不凄然。

待棺材送回贤良寺,人家当家和尚不收,这可是挨着紫禁城的御赐寺庙,棺材进门,多丧气?!任凭杨大人一家人怎么说也不成,杨爷一跺脚,狠狠骂了一顿秃驴,回身跟老顺管家商议了,事不宜迟,这会儿外城门还开着,赶紧走!

杨夫人知道只得如此,含泪遣散了大部分家仆,有些不愿走的,赶忙打点行礼,又央告杨爷想办法雇大车送棺材,这可叫杨爷犯了愁,那会儿大街上义和拳、虎神营到处流窜,顺天府又下了令,各处严拿大车,怕是给洋鬼子送吃喝。咋办呢?

还不错,荣中堂不便出面,偷着派人送了1000两银子的奠仪,听说这事儿为难,念在相交多年同朝同事的交情,叫武卫中军派了三辆大马车,一辆驮轿,20来个兵丁,护送杨夫人一家人赶紧出京避难。

临走,荣中堂贴身侍从小官又来传话:事不宜迟,少带东西,千万快走,端王爷还吵着要杀人呢!杨家一家子迭遭大难,早如惊弓之鸟,哪还来得及带东西,找了群打小鼓的,仨瓜俩枣都卖了,装好行礼,当天下午,趁着大风,前头一辆拉着棺材,周围荷枪实弹的武卫军护从,杨爷也赶车跟随,一直出了德胜门,往北远望,一片野草杂乱疯长,一眼望不到尽头。

等出城五里远近,杨爷住了脚,跟杨夫人、老顺管家道别,众人又是一番痛哭,在棺材车前,杨爷举香默祷:“杨大人,老哥哥,您冤屈被杀,幸而一家子老少逃了大难,英灵不远,保佑着家人一路平安!”

“儿啊,快,快给你杨………………杨叔叔叩头!”杨夫人抹着泪叫俩儿子下车行礼,大的已然娶了媳妇,小的还在总角之年,杨爷一把拉住一个,喊道:“使不得!小爷们金尊玉贵之体,哎,如今说不得,好好照顾你们娘,回老家或是种地或是经商,可千万别再做官啦!今天一别,不知道何日相见,保重!”

那个小儿子穿绸裹缎,银娃娃一样漂亮,跟皮猴子似得抱着杨爷不撒手,奶声奶气说:“杨叔,我阿玛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您是好人,我长大了,必得报答您!”

“哈哈哈哈,那、那敢情好!小爷壮壮实实的,给你爹传宗接代!杨叔等着!”

不大会儿,老顺管家看看左右没人,叫人搬了一口满是尘土的箱子,悄声说:“杨爷,这是我们夫人给您的。”

杨爷一惊,放下小孩儿,说:“这是干啥?!我能要……………………?”

“嘘!”老顺管家使劲儿摇晃脑袋:“您小声些!您掂掂,不是什么金银财宝。上头还贴着封条呢,那日抄家,家里头都来不及抽身就叫那帮王八蛋一拥而入,这是我大小子,从后库里慌慌张张搬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啥。夫人说了,害怕是什么犯忌讳的东西,您琢磨琢磨,这一路上千山万水,万一道上儿叫人认出来,更是了不得!就送您了,不管值钱不值钱,也算给您留点念想!”

箱子不大,四尺长,三尺厚,黄铜包角,杨爷掂了掂,很轻,上头封条早已漫漶残缺,前头一个大铜锁也锈迹斑斑,杨爷还要推辞,老顺管家早已走远了,冲他挥手道别。

杨爷无奈点点头,直看着一行人没了踪影,才转身回来。

正当杨爷要赶车去三河县找老娘,刚走到广安门外,远处尘土大起、旌旗飞扬,车如流水马如龙飞快来了一对人马,前头军兵打着大旗,在热风里呼啦啦吹得摇摆不定,斗大字写着:长江巡阅使,李。

四周老少爷们嘀咕:这是谁呀?

有知道的惊喜道:“这你都不知道?这是李大人呐,甲午年的山东巡抚,跟早先翁师傅他们一派的,号称儒将!这回必然是奉旨带兵进京勤王护驾来啦!这下子,京城可算安定喽。”

“儒将?”有较真儿的冷笑道:“那甲午年怎么还叫小日本子把刘公岛北洋水师给灭啦?”

“嘘!你知道个屁。”吐出两口浓重烟雾的汉子笑笑:“李大人不是跟李中堂不和气嘛!听说是故意出李中堂的丑,谁叫朝廷对李中堂的淮军也不放心呢!”

“嗐,这些个大人们呐………………”

赶上李大人来的兵丁多,粮饷杂物带的不少,赶巧看见杨爷这车,被大兵们一拥而上,半抢半雇塞满东西又给带进京师了。

气鼓鼓的杨爷没法儿,可乱世里,他就算“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李大人这些兵,还算不错

不打人,虽说也没给他钱,吃得喝得都供应不错,养马的草料、黑豆都管够,管事儿的大头兵大笑道:“爷们,您就委屈几天吧,我们大人这是奉旨来勤王护驾的,保不齐过几天就要上战场呢,你就专管给咱们拉点草料粮食,伤不着。”

在城里忙活了好几天,杨爷心焦,不知道老娘怎么着了。想偷跑,满街桶子都是大兵,刀枪剑戟森然林立,还有义和拳呜呜喳喳乱叫喊,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还没拿下来,一锅粥开了似得一日数惊。大白天外七门关得关,闭得闭,也没了准时候儿。

这天又去东城丰裕官仓拉了几十车粮食送到营里,这会儿朝廷也想开了,把东城专给满蒙八旗、京师百官预备的十几个大粮仓打开好几个,源源不断的粮食送到各军、义和拳各团手里,听说九城的官军已然来了十几万,兵强马壮火器充足,防备着洋人来攻,各地义和拳更是源源不断往这儿涌,好好歹歹,能叫大家伙儿吃饱饭了。

可杨爷跟大多数老百姓都琢磨:这么些兵马,小小的西什库和东交民巷怎么还是打不下呢?杨爷吆喝着大车路过东交民巷,远远望去,巷口上全是青砖壁垒的枪眼,红眉毛绿眼睛的洋人都缩在里头,不大会儿,潮水一样的义和拳和不少官军毫无章法往上冲,那头立即兵兵乓乓开了火儿,子丨弹丨打在地下噗噗直冒烟儿,伤亡惨重的义和拳、官军又退了下来,不大会儿,再往上冲。半天功夫,冲了十几拨人,死的、伤的遍地血肉不计其数,尸体堆起来老高,天上盘旋的红眼乌鸦没命俯冲下来,啄食下头的人肉。

这哪叫打仗啊?!杨爷心里疑惑,嘴上可不敢乱说,因为四周地下还半躺半窝正吃盒子菜、喝酒的虎神营兵丁,懒洋洋擦枪,仿佛看着一场热闹的猴戏。架子上康熙、雍正年间铸造的锈迹斑斑的大铁炮、大铜炮擦得铮亮,过半个钟头,这些兵大爷们对着东交民巷胡乱放几炮,就算交了差,继续躺下喝酒闲聊。

不大会儿,义和拳们又提溜着火油罐子奋不顾身冲了上来,点燃了呼呼往巷口里扔,一时间火光大盛,烟雾冲天,后头叫好声犹如山呼,冲天大火烧的猛烈,映红了半边儿天!

有几个虎神营的兵丁起来瞭望,皱眉大叫:“坏啦!妈的,翰林院着火啦!”

“瞧,肃亲王府也着喽!这下褶子喽。这帮义和拳,放火的手艺真是不赖!甭管那个啦。再喝一盅!”

“瞧,那边、那边儿!洋鬼子冲进翰林院抱书去啦,快、快预备枪,干他娘的!”

一听这话,周遭兵丁抹抹嘴举枪跑上前,对着被大火包围的翰林院兵乓五四开了一阵枪,熊熊大火中,果然有些洋人肩抗手提着成堆的古书从火力跑了出来,被四周乱枪和弓弩射中,倒地或死或伤,毒焰迅速吞噬了早已发黄薄脆的古书,成千上万的历代典籍被焚烧一空,有些虎神营大兵也抢了不少,可惜不认识字,拿过来骂骂咧咧随手扔给杨爷:“哥们儿,甭看了,小心枪子儿,喏,给你几本子,拿回去擦屁股垫马槽子吧!”

“谢您啦!”杨爷看枪弹猛烈,不敢再留,抱着书赶车往回走,瞥了几眼,杏黄绢包裹的书被踩得全是尘土污泥,开本甚大,打开一瞅,杏黄封面古朴庄重,墨色凝辉,带着数百年沧桑岁月留下的天然古旧,左上墨框长方题签里四个大字:永乐大典。

这是啥书?没听过。杨爷包了书,顺手扔进车厢里,回了李大人住宿的贤良寺,下半晌李大人进宫面圣,下头人没事儿,喝酒瞎聊。杨爷在后偏院马圈住,就着上头发的大腌萝卜,吃了碗老米饭,俩大窝头,灌了一肚子热水,瞧瞧没人来,关紧院门儿,把藏在车厢下头的箱子给搬了出来。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44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44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