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啪!”车辕上的杨爷甩手一扬大鞭子,大轱辘滴溜溜吱呀呀飞旋转动,很快过了前门大街,进了正阳门,问严严实实车帘子里惊魂未定的冯掌柜:“您买卖字号在?”

“西四牌楼路南,小号三和兴!哎吆,今儿可吓死我喽!若不是您和我刘老哥,非死在外头不可!杨爷,您可是我救命的活菩萨!”

杨爷跟刘掌柜是十几年交情,原先接长不短来给老娘买点面捂得,跟这位冯掌柜素未谋面,既然不熟,按他的性子,也不大言语,再者方才一场惊乱,自己心里也紧,想到这乱劲儿,好容易弄到点子面,还没给人家钱!

“冯掌柜,您瞧着里头的俩小口袋,别颠出来,那是给我娘预备的。”

“哦!好、好,我看着呢!杨爷,咱虽没啥交情,我可听刘掌柜的说起过您呐,是个孝子!”刘掌柜小心露出半张脸,感激地望着前头宽大臂膀的杨爷,忍不住夸道:“这年月,您还想着老家儿,就凭这,我也佩服您。您今儿可不能走,一定在小号里坐坐,您不常来内城,小号的老酒,也是有一号呢!今儿要不是出城去接山西来的货,我才不出门呢!好悬!货安排妥了,人差点死啦!您是本地人吧?来了内城,不尝尝小号的烧酒,算您没来过。”

杨爷嗯了声,心里苦笑,这会儿还惦记酒呢!

不大会儿,到了西四牌楼,这里属内城,周遭人来往,各色人等混杂了义和拳、官军,倒比外城安静些,还有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大爷们,一日不落,衣着光鲜照样在大街上招摇过市。

“吁!”大车停了,杨爷转头望望一片繁华闹市,又想到方才的惊险,也不禁恍如隔世,一道城墙,隔开了内外俩世界。

三和兴,三间大门脸全开着,正面对着一拉溜山东人开的肉市,左边是个熟肉铺,右手是个杂货铺,当中间就显着三和兴气派,上面没有字号匾额,光透过窗户,瞧着里头一口口半埋在地下的大酒缸,就是最好的广告。门口出来,左右都有个巴掌大的小摊,乃是京城大酒缸的老规矩——左手是专卖驴肉的白柜子,右手是专卖猪头肉、猪脸儿、猪口条儿的红柜子,白柜子名叫柜子,其实是个盖着棉包袱的大篮子,红柜子在独轮车上,一个大方盒,上头也盖着包袱,里头九曲十八个小格,格格不一样,您要什么,扔下几个大子,小贩拿过小案板,铮亮小刀给您切一包,用油纸或荷叶一包,带进大酒缸下酒,甭提多美喽!

冯掌柜惊魂未定下了车,看看热闹人群和四周做买卖的吆喝声、吵闹声、铺子里喝酒聊天声,终于一颗心落了地。一把死拉住要走的杨爷,哀求着进去喝一碗,垫补垫补,不然,心里这个坎儿他可过不去。

杨爷看看天色还早,冯掌柜盛情难却,自己肚子也空落落的,便点头应了,栓好了马,提溜鞭子跟冯掌柜进了店。

大喜之余的冯掌柜一面小跑着掀开了门帘,一面喊:“奎子!狗儿!快着,两碗刀削面多加卤子!先来五个酒!小菜齐全!”转脸冲门外的红白柜子小贩喊:“各包一吊钱的肉食,快些送进来!”

好嘛,他这一喊,里面人头攒动的老少爷们停了话音儿,连喝站酒的穷哥们都直都往这儿瞅。杨爷只得硬着头皮进了三和兴。

俩年轻伙计闻听掌柜的吩咐,手脚麻利叮叮当当一通儿忙活,冯掌柜的亲自伺候着杨爷在靠墙一个大酒缸前头站了,自己用板凳擦了又擦,抹了又抹,才请杨爷坐了,恭恭敬敬上了酒菜。

杨爷,平日酒量颇佳,可从来没在外头喝过乱酒,一是他自己儿有数,自己穷下力的,不能太招摇;二是老娘在家不放心,所以,平时只在家喝二两,这种京城头号大酒缸,他可从来没进来过。

四周围老少爷们看冯掌柜领进来个其貌不扬的车把式,土头土脑还提溜着大鞭子,无不嗤笑,片刻间恢复了热闹劲儿,谁也不搭理他。杨爷第一次进这种大酒缸,脸上有些抹不丢儿,满耳朵塞满了周围人高谈阔论和肆无忌惮的叫喊,抬头仔细打量了几眼。

跟老北京城万变不离其宗的四合院一样,京城里的大酒缸,都差不多一个模子。进门左手边是个曲尺柜台,柜上,一拉溜摆着一水儿挂釉的瓷坛子,大个儿西瓜似得,坛口是包着红绿粗布的软木盖,既醒目又好看。坛子里是各类烧酒,坛腹上,有贴的纸条,上头是酒名,什么杏花村、白干儿、二锅头,喝什么您自己要,可有一宗,这儿只卖白酒,别的酒全没有。柜台里头是账本子和一摞摞瓷碗、锡壶、粗瓷大碗。

柜台后头是个大锅灶,一口大锅咕嘟嘟一天到晚开着,因京城大酒缸差不离都是山西商人开的,这里卖的面食,也都是刀削面和拨鱼儿,酒客们若在大酒缸里喝足了,想吃点主食垫补垫补,喊一嗓子:“来碗拨鱼儿!”或者“一碗刀削面!”,专管做面食的小伙计一手面团一手小刀,对着大锅就是一通儿压花缭乱的削,那面叶唰唰唰飞入锅内,很快就熟喽,出锅入大青花碗,浇上点卤肉汤,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给酒客端过来,碗里全是柳叶大小的面皮,个个均匀,吹吹热气,吃一口,鲜香满嘴,绵软入喉,又有嚼头又扛时候,能顶一顿饭。

柜台酒坛旁边,是一拉溜儿大漆方盘,里头是大酒缸特制应时当令的下酒菜,不过没炒菜,全是小菜和凉菜,有五香开花豆、咸煮花生米、凉拌豆腐丝、腌咸鸡蛋、炸小河虾、核桃仁、玫瑰枣、凉拌粉皮、拌芥蓝丝儿、拌香椿芽、小熏鱼、拍黄瓜、凉拌藕片、醋蒜拌茄子、鱼冻、酥鱼等等,琳琅满目,虽不是大鱼大肉,配上店里的白干儿、二锅头,也别有一番滋味。

屋里各处,是十几个霍然惊人的家里大水缸似得酒缸,粗瓷挂釉大大咧咧,半截埋在土里,半截在露出来,里头是酒,据说,这是让酒借着地气,酒柔和不上头。跟别的饭馆不同,大酒缸里,几乎没有桌子,围着地下的大酒缸,是几个矮板凳子或小凳,专供客人坐,酒菜搁在哪儿啊?就搁在酒缸上头半对拼的红漆木盖子上。

来了客人喝酒,不从缸里直接舀出来,而是从柜上拿小锡酒提子盛到酒碗或者酒壶里,再端到大酒缸盖上去吃喝。

杨爷瞧着四周哪儿哪儿都新鲜,回头瞅瞅,北墙正中,挂了一副巨大的《李白斗酒醉卧吟诗图》,在暗幽幽的屋里显得格外文雅,笔力潇洒、蓬勃大气,用笔设色天然自如,落款处一行小字:光绪某年某月翰林院编修 潘松廷。两边是一副油绿洒金的对联——

满饮一杯无烦恼,忧也忘 愁也忘 连贫穷也忘,方显得壶中有日月;

风月三川酒更香,谋衣苦 谋食苦 谋功名更苦,便不如醉里大乾坤!

一笔苏体大字铁画银钩、纵横恣肆,看不见落款。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4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4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