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途中,王文敏、孙老爷子说了周太医走后的大概,听得他一阵心酸,忍不住连连叹息,又有于三叔说了那日吕彪王府盗回通天犀所见恐怖一事,让周太医听得神炫魂迷,咋舌不已,摇摆着手大喊不对,也顾不得于三叔是什么黑道老大,俩老头对着吵吵了一顿,王文敏劝了这个说那个,都呛呛地言之凿凿,谁也不肯认输。

孙老爷子笑眯眯盯着两人,只给王公公递眼色,他老人家是什么出身?敬事房副总管,最会察言观色,赶忙制止道:“您二位爷甭吵吵,听我一言,今儿说不定就能请我那位小师叔指点清楚,咱们跟这儿吵吵什么?周太医当日用药,我亲眼见了,肯定没错,于三爷是老江湖,武艺高强,见多识广,更不可能说假话,您二位甭争了,先听我一言,那日我跟文敏贤侄说到印刘和我的小师叔,诸位听听,也算老朽说个古记儿,给大家解闷。”

车琳琳马萧萧,王公公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左右逢源,于三叔、周太医都偃旗息鼓,不在争论。王公公眯了眼,白苍苍头发梳地整整齐齐,望着城门内外熙熙攘攘热闹的人群,说起了往事………………

印刘总管,是外号,他大号姓刘,叫刘诚印,做过储秀宫大总管,敬事房副总管,在晚清宫廷内,

安德海、李连英、崔玉贵、小德张的名声在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四九城的老少爷们也能编排出种种奇闻轶事,可唯独这位刘总管,少为人知,其机警灵敏、见多识广、宽厚待人、察言观色、体察上意,对朝政时局的不凡见解却远远高过安、李、崔、张众人,算的上慈禧太后须臾不可离的“谋士”!

为啥?因为他是读书人!

这话不是瞎说,历代以来,大太监里头知书识礼的不少,忠义报国的也很多,不见得太监都是坏人,这就应了那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汉代有蔡伦、唐朝有高力士、明朝有郑和、王振、王承恩等等众人,都知书识礼,在《宦官列传》中,被载入史册,清代虽然废除了明朝内廷专门教育太监知书认字的内书堂,历代君主也严厉禁止太监认字知书,不过晚清年间以来,皇权陵替,女主当政,免不了就有些乡间穷苦秀才为谋生路,自宫入宫,伺候主子,也有些小太监聪明伶俐的,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听南书房、上书房的师父们给诸皇子王公讲课,竟然慢慢通了诗书礼仪,刘诚印就是一位。

慈禧初当政不久,因安德海曲意逢迎,下江南采办龙袍,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府杀头正法,宫中闻知,大小太监肃然胆颤,那当儿李连英年轻,还是个首领太监,宫中大小事务不能没人照管,于是慈禧太后就相中了刘诚印,提拔他为储秀宫大总管,处置内务。

刘诚印此人深通智术,又读了诗书,不仅宫中大小事务、典章规矩烂熟,就连对朝廷的见识眼界更高人一筹,慈禧太后有为难之处,常常询问,赶上那些不知眉眼高低的奴才,必然要招摇显摆,刘诚印却深通韬晦,谨守本分,常常把自己见解用“说笑话”“讲古记儿”的法子给慈禧太后诉说,谈笑间便给慈禧提了醒,豁然开朗的慈禧太后自然越发喜欢这个“谋士”,短不了赏赐金银财宝,此人也算宫中有一号的人物。

不料天命注定,到了光绪初年,刘诚印越发受宠,却得了怪病,御医、外医接连诊治,都不见好转,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刘诚印知道自己禄位当终,也不敢再眷恋,便连连上奏慈禧太后,要求回家调养。慈禧太后大为感动,心绪难平,赏赐巨额金银、医药、房产,传旨令其在京养病,刘诚印临走那天,慈禧命阖宫上下大小太监亲自送出颐和园外,后来多次赐药赐金,看看身边无人可托,才升了李连英统管内廷事务。

不过,后来李连英伺候老佛爷,经常被问得哑口无言,他又没什么学问,所以常被慈禧天后训斥,下了班的李连英背后常常骂道:“这个印刘,走了还阴魂不散,叫咱家替他受过!”也传下来个说法——死印刘气煞活连英。成为当时宫内上层太监的笑话。

当日刘诚印退出宫外,并没有带什么人走,只有他亲自调教出来的一个小师弟,才不过三十来岁,感情颇深,舍不得大师兄,便舍了首领太监职位,陪着刘诚印在京郊白云观挂单修行。此人正是张承恩。

刘诚印为啥去了白云观呢?

只因清末太监虽然有上赏御赐的太监墓地——世宗雍正爷御赐的恩济庄和中官村两处,不过退休的太监不愿回家,只好在宏恩观等处苟延残喘,非常可怜。刘诚印宅心仁厚、古道热肠,便联合了伺候过咸丰、同治皇帝的几位总管,拿出体己银子,在京郊、内外城大肆整修宏恩观、兴国寺、白云观、蓝靛厂立马关帝庙、翠云仙院等处,以自己拜在白云观主持道长门下的身份,为宫内中下层太监传戒,十几年间多达数千人,并将几处庙产作为太监退休后的养老之所,捐出金银十余万两,粮食数千石,田地六千亩,作为各寺庙的香火钱和众老太监日常养老钱,恩泽遍布穷苦太监,成为宫内太监之中最有名的“印刘总管”大善人。

因为这层关系,晚年重病的刘诚印才退居白云观静修,张承恩自然也随着伺候,一直到刘诚印病逝,张承恩失去消息,宫里太监受印刘总管的恩德甚多,本以为兄弟俩都没了,不料那日王公公听老同事说起来,张承恩还在,这才大喜过望,一同前去拜访。

王公公昏黄地眼眸中带着无限怅惘,缓缓言道:“按说印刘总管,是我的大师伯,张首领,算是我的小师叔,看看人家,再看看我们这些后辈,哎!真是一辈不如一辈呐。当年李总管还跟人家怄气,他算有钱的了吧?家里金银满库、珠宝如山,到了也没像人家似得拿出点钱,救济救济穷苦老哥们,崔副总管更甭说,好勇斗狠,也是如此,小张总管权倾天下,敢跟摄政王叫板,怎么样?自己家里也是金山银海富可敌国,到了隆裕皇太后一死,也跑没影儿啦。不说别人,我不也这样?什么人什么命,人家念过书的,就是跟我们不一样哦。”

众人默默无言,体味着其中意味,于三叔三角眼一瞪:“我说王公公,您还甭这么说,太监也是人,是人都分好坏,我们这行里,也有仗义仁厚的呢!切!免不了那些念书做官的,都瞧不上咱们。”说完拿眼瞥孙德胜,看得他直瞪眼。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4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4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