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禄才几个钱?再说,这里头有玄机呢!”说着拿过经书,翻了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涛贝勒盯着哥哥翻腾书。

只见载大爷从书封套里,小心翼翼取出一张纸,冲涛贝勒得意的笑笑:“怎么样?好

大的手笔吧,你瞅瞅,人家一出手,就是1000两金子!”

当场傻了的贝勒爷拽过纸一看,是张票子,写着凭票即兑黄金1000两!好家伙,那当

儿1两黄金换35两银子,1000两黄金,就是35000两银子哦!

载大爷指点道:“老弟,你以为现今人家外官送礼还傻不唧唧往你府里抬银子去?

庆老叔家里,就从来不这么收钱,人家写的是——千佛名经,就是1000两黄金,写上毛

诗三百,就是300两金子!”

哭笑不得的涛贝勒反问:“那要是送1万金子呢?写黄金万两?”

“哈哈哈哈,我的兄弟,您可真逗!谁送那么大手笔,调了官缺赚不赚回来还两说

呢!上万的就是银子喽,那得送一部《全唐诗》,写上万象更新!你呀,好好学着点吧!”

学来学去,这帮子八旗亲贵就把大清国“学”没了。

当年官员们为这种贿赂方法,起了个颇为风雅的名字:雅贿。

随着大清国一完蛋,琉璃厂沉寂了不多日子,又红火起来了。不为别的,新朝自有新气息不是?

大大小小的新朝官员们,一部分是清末过来的老官老吏,深通迎来送往礼尚往来那一

套,别的都改了,就是雅贿没改,不仅没改,随着北洋政府成立,朝廷各部院大换班,

不少南方新贵、各部总长、将军们纷纷涌入北京城,这些人本来在花花绿绿的金粉江南

待得久了,自然不太在意老北京的风俗官场,可入乡随俗,不少总长、次长和因成立新

政府扶摇直上的大人老爷们来了京都,或是为着装腔作势、附庸风雅,或是为着拉拢关

系、溜须拍马,也得置办些新房子、新院子、新太太、新车,只是陈设绝不能新,新的

不值钱嘛,所以,大笔的银子仍在琉璃厂各家铺子里,堆山填海似得一箱箱也不论什么

金银铜瓷玉器书画、金石碑版拉回家里或是摆设,或是送给更大的官儿,真正是南北合

流、新朝大员也随着老北京官场“咸与维新”了一把!

这是琉璃厂繁盛的一个原因。

另外呢,原本大清国那些王公贵胄、八旗大族、遗老遗少门虽然成天介嘴上嚷嚷着什么

“不食周粟”,“以身殉国”,也并没有耽误他们继续舒舒服服生活在这座260多年前

祖宗们打下的北京城里,吃喝嫖赌抽、听戏跑马遛鸟熬鹰、斗蛐蛐斗蝈蝈,接长不短的

过生日、娶媳妇、嫁女儿,反正一切的一切,跟大清国在的时候,一点没变,不少亲贵

王公,也照样在北洋政府里领着丰厚的薪水,参与新政府,转脸背过身再大骂民国。

逢年过节,按品级换了袍褂、红顶花翎跑到紫禁城里,在乾清宫对着退位的宣统小皇上

三跪九叩、行礼如仪,过一把大清国的瘾头,互相拉着手哀哀哭泣一把鼻涕一把泪诉一

诉“故国君恩、深仁厚泽”,转过天,再高高兴兴穿着西装大礼服跑到西苑三海对着民

国大总统鞠躬行礼,振臂高呼。

这帮子爷真是活的自在,用老百姓的话说:“不食周粟?我呸!人家爷们玩的好,

哪朝哪代都能吃上皇粮!还以身殉国?瞧瞧这些大爷们的做派,吃喝玩乐还嫌日子不

够用,且死不了呢!”

别说,多少代以来,也是老百姓的眼睛雪亮。这种挥金如土、纵情享乐的日子,可得

有大把银子支撑,有钱是大爷、没钱是孙子嘛,不过大清国到底完了,八旗亲贵、满洲

遗老们的钱粮和铁杆庄稼不几年也断了秧儿,没了钱,乐个屁,想想自家关外关内的田

产,家里堆积如山的古董珍宝书画,也能支应个三年五载,以后呢?嗨!得乐且乐呗,

谁管以后怎么着?!

于是乎,不少宫廷、王府、侯门公府和遗老遗少存了多少代的祖宗珍品,就被这些子

孙一件件、一盒盒拿到琉璃厂来换银子花,那些实在抹不开面子,死驴不倒架子的大

爷,只能偷偷摸摸起早摸黑,带着点玩意儿,去鬼市儿上交易,换点银子。

来琉璃厂的这些爷,起初进门,还抹不丢儿的尴尬,脸皮薄脆,期期艾艾不好开口,

跟青楼里的清倌**第一晚接客似得低眉顺目、拿腔作势,被不少老板三瓜俩枣收了不

少好玩意。本来嘛,想当年他们来这儿,都是买东西,大把银子花出去的豪客,现如今

来卖东西,又都是王孙贵胄、红顶子大员出身,脸上心里也自然不自在,越发让古玩铺子的老板们趁机好好赚了一大笔。

因此,到了民国十来年,琉璃厂的生意着实红火,热闹不堪,买东西、卖东西的新朝

新贵和遗老遗少们,在心里恨得对方乌眼鸡似得,可在这儿碰了面,拱手请安、握手问

好,熙熙睦睦、满面春风、谈笑风生,不知道的,还以为来了君子国呢。

这就是文人和武人的不一样,尽自咬碎了钢牙,面子上也得过得去。

琉璃厂东街,有家铺子叫瑞古阁,生意做得红火。

这家铺子,早在道光年间就开了业,据说是一位郡王出的钱,到同治初年,两宫皇太后联合小叔子恭王,干掉了咸丰爷临终任命的顾命八大臣,这位郡王跟郑亲王端华沾点亲戚,本来也没啥关联,不想那位慈禧太后别看年轻,心机深沉,最爱显摆拔尖、鸡蛋里挑骨头的主,因此一道懿旨下来,郡王也革了,家也抄了,幸而这座铺子写的是掌柜的名字,老掌柜姓周,看看东家遇难,也花银子跑东跑西的给联络说情,郡王爷平日大手大脚惯了,见周掌柜的人品好,自己也需要银子,就半卖半送的,把瑞古阁卖给了周掌柜,让他自己当东家。

周掌柜是直隶人,为人厚道,不想趁人之危,想了想,给革职的郡王留了一份股,到了年节,挣来的银子拿出一份送到败落的郡王家里,算是尽了半辈子主仆之情。

清末民初,周掌柜老病不堪,让大儿子接了买卖,一病归西,周家大爷,叫周祥,举人出身,对做生意自然是外行,可朝廷停了科举,自己又不懂别的,虽是东家,做了掌柜的也觉得别扭,心里怏怏不乐,幸而周掌柜生前慧眼识人,找了二柜非常得力,把生意支撑的不错,又在天津卫开了一家分号,也算给儿子留了个人才。

二掌柜姓王,大号王清太,是周掌柜的老乡,为人敦厚仁和,又跟周掌柜是远房表亲,小时候就在琉璃厂学徒,后来周掌柜把王清太雇来铺子里,做了二柜,老哥俩相与的好,生意上互相支持,平日也没有东家、二柜的分别,才把瑞古阁做成琉璃厂的大买卖之一。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2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2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