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学部新进士排班儿!”几个戴着红缨凉帽的太监,在殿前左右排好了,高喊了两声。孙玉宸顿时吃了一惊!

刚想探头看看,善王和几个红顶子大员从前头问起了名号,两班队伍里的人被拉出

来、送回去,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从前头换到后头,有的从后头换到前头,队伍里的

人像木头一样不敢出声。

官员靴子在石板上沙沙沙响动着,孙玉宸心里紧张的攒成了一团,低头不语。

“喂!问你呢!你是江苏常州府的孙玉宸?”孙玉宸闻声赶紧抬头,一脸冷汗,看

着眼前的善王和后头几个红顶子大官儿,善王口气严厉,眼里却是欣喜,冲孙玉宸轻轻

点头。

“是。”

善王回头跟大员说了几句什么,孙玉宸紧张得一个字没听见,就觉得自己被善王拉出

队伍,带到前头,又被塞进去。排到左边一排的第五个。

站定的孙公子刚喘了口气,忽然,一声悠远宏大的音乐传来,八音克谐、九乐齐备,

乐声越发宏大,悠悠扬扬笼罩了宫闱,乐声不久,前殿那里突然又传来“啪!啪!

啪!”接连九声清脆悦耳的鸣鞭声。

大殿周围台阶上涌上来一对对执着金瓜、斧钺、宝刀、宝剑和说不上名目兵器的黄马

褂侍卫,领头的是10名举着一人多高,朱红杆、匕首头,垂着豹尾的高大侍卫,这就是

皇帝的特种仪仗——豹尾枪侍卫了。

大殿里走出来个30多岁的王公,肃然高喊:“皇上升座了!”

12名豹尾枪侍卫迈步跟着王公进了大殿,各按方位站好。善王在外一眼瞅见金翠辉煌的

宝座上,光绪爷稳稳坐了,才领着众人进了保和殿。

“跪!”丹陛角落里的赞礼官高喊了一声,善王急速走到御前大臣队伍里,领着众人俯首叩拜在地。

孙公子一颗心就要蹦出来了!嗵嗵乱跳,跪在森凉的金砖上,看着前头人的官靴。丹

陛大乐顿时高昂,前头学部的香中堂半跪在地,双手举着名册,递给御前太监。

赞礼官等皇帝接过名册翻开,又唱道:“光绪三十二年,钦定经济特科,策试天下学子,不分三甲,只论学科!”

这人真有副好嗓子,抑扬顿挫,喊得嘹亮而平缓,听得孙玉宸渐渐稳了心,不料刚唱

了几句,立即传来:“第十二名,赐法学进士及第,江苏常州府孙玉宸!”

顿时惊得公子一哆嗦,不知怎么回答,旁边有礼官领他出了班,跪倒在前几位进士的后头。

两袋烟的功夫,这金殿唱名才算唱完,领头的学部大臣香中堂,颤巍巍拿出一封贺

表,念诵一边,都是些老套子的奉承马屁话儿,不过孙玉宸听起来,确实文采藻饰。

宝座上一直静静的,等马屁文章念完,才响起个年轻而熟悉的声音:“卿等都是从各

地洋务学堂中选出来的精英,又经新定的经济特科殿试,现在朝廷大开新政,卿等务必

以中学为本,西学致用的心思,好好为朝廷当差,其中有几个朕看着就不错,如能勤于

政事,善养民众,朝廷定不负卿等的忠孝之心。”

孙玉宸偷偷抬头一撇,一颗心差点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原来是他!是跟着善王看过的年轻病人!

宝座上的皇帝冲他微微一笑,吓得孙公子赶紧低头趴在金砖上,大口喘息,寻思了一会儿,才把整个事想明白!

当日那位年轻人说:治好了病,要好好赏你。今日之幸,原来如此!

又惊又喜又带着些异样滋味儿的情绪塞满了孙玉宸的胸口,久久不能平息。

为首的那位法学进士领头高呼“臣等定不辱圣命,忠心朝廷。”又高呼了几声万岁,

宝座上的光绪爷,走了。

注释:豹尾枪和豹尾枪侍卫

豹尾枪是天子仪仗里的一种特种仪仗枪,除皇帝之外,任何王公亲贵不得使用,清朝只有康熙皇帝赐给自己的哥哥福全一次,雍正皇帝赐给十三爷胤祥一次,都赏了一对。据考察,这种豹尾枪,西汉年间就有,但形状不同,有史书记载,说是汉武帝因建造了建章宫,特设羽林卫作为建章宫的专职警卫,为了表示羽林卫和其他禁军的不同和勇猛,羽林卫所执的戟上,都垂着一条长长的豹尾,随汉武帝御驾出入禁中。

这可能就是豹尾枪的雏形。

到了清代,康熙亲政后重新制定皇室仪仗,特意把关外风俗融入了中原,特设豹尾枪

侍卫班侍卫60人,从功臣后裔里挑选身材高大、容貌雄壮者充任。后减少为30人。

这30人,每10个人一组,第一组举着豹尾枪、第二组佩戴宫廷仪刀、第三组佩戴弓箭,每天在乾清门外、保和殿东侧的后左门值班。

只要皇帝从内宫一出来,除了原有内廷的仪仗,当班的豹尾班侍卫立即由领班侍卫带

领,扈从在皇帝御驾后头,随驾扈从,这是他们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其实这些豹尾班侍

卫只有仪仗作用,实战作用很小。

除了其余巡幸在外、或者行宫外,皇帝在乾清门御门听政、在太和殿、保和殿或者圆

明园正大光明殿升座,豹尾班侍卫都得随皇帝御驾入殿,然后站立在宝座后面,每侧举

豹尾枪、佩戴仪刀的各5人,燕翅形排开,面向南面而立。佩戴仪刀的豹尾班侍卫,仪

刀挂在左腰间,左手托着刀鞘,刀身斜挂在身后,右手握住刀柄。佩戴弓箭的豹尾班侍

卫,在清代晚期,在宫廷里已经没了踪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去掉的,因没有资料显

示,咱们不能乱说。

这是找到的图片,注意,旁边的小环就是挂豹尾的,可惜已经没了。

清宫用仪刀,仿照的是大唐仪刀的形状,融合了本民族的形态,简化了。

希望系统多多支持,手下留情呵呵。

昨天有朋友问,故事里的善王和年轻王爷称呼上有问题,一个是八哥,一个是五弟,是不是辈分叫错了?

其实不是,简单来说,清代宗室的排行有好几种,既有满族文化,又融和中原的宗族文化。

宗室排行,都由宗人府负责登记在册,管理对照,凡是登基在册的,都是宗室觉罗。

一般来说,清代宗室的排行,有大排行和小排行、家里排行三种。

第一种,是大排行,大排行这一支,是从太祖努尔哈赤他爸爸显祖塔克世那里来的,

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包括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亲兄弟和他们的直系后代等,因为建国

大功,定为宗族里面的大宗,平时服饰系金黄色腰带,老百姓俗称——黄带子阿哥,指

的就是这一支大宗的后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

而显祖塔克世他爸爸,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亲爷爷,还有亲兄弟6个,都是塔克世的叔

叔、伯伯辈,也是努尔哈赤的叔爷爷一辈,他们的后代是塔克世的堂兄弟,也是努尔哈

赤的堂叔伯父关系。都不远,等努尔哈赤登基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人无论有功

无功,都成了皇亲国戚,但按宗法来说,不是正支的大宗,只能做小宗。

清廷就规定了,这些不是塔克世——努尔哈赤的一支的小宗伯、叔、兄、弟,都封为

“觉罗”,平时服饰系大红腰带,老百姓俗称——红带子阿哥。指的就是这些小宗。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2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2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