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你说的那些我心里门清儿,不查出这个真凶,我死不瞑目!兄弟快点想想,有没有合适的人?”

李有德转了转手上的白玉戒指,沉住气思索了半晌,一拍大腿!得,就是他了!

“谁?!”

“姐夫,您知道住在东城翠花胡同的南书房翰林、吏部掌印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郎中的潘大人吗?就是最近几年在万岁爷和老佛爷跟前儿兜得转的那位,深得老佛爷爱重,此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书法是当代一绝,靠着给老佛爷抄佛经,现而今不到40岁,已经升了正三品卿衔,端的是红的发紫吆!”

孙德胜歪头想想:“兄弟说的,莫非是前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潘大学士的儿子?潘小学士?”

“不是他是谁?!”李有德仿佛看见一座金山,喜滋滋的介绍:“那位爷,可是连万岁爷都金口玉言叫做当今奇才、小潘的人!两宫身边转的溜熟不说,那文章、书法,连庆王爷、李中堂都请他写字画画。这人确实不酸腐,有名士风采,不过…………。”

“不过什么?他爱财?”

“姐夫,您说哪儿去了。不过,他不酸腐,可是傲气吆!人家毕竟是清华玉德响当当的人物!别说咱哥俩这种人,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徐老中堂,他都不放在眼里!要不是老佛爷、万岁爷爱重,早让徐中堂给赶出京城了!听说去年载大爷花了1000两银子请他写幅字,他直接让人原物退回,愣是一丁点儿面子也不给。可人家越傲气,那些红顶子大员们越敬重他,我也只是跟他有过几面之缘,咱们要想请他帮忙,可得下下工夫!”

“呵呵呵呵,名士嘛,现而今咱们大清这些名士,不是酸腐得掉进了醋缸里,就是整天写那些马屁文章赚几个银子,有几个傲气的也合适,兄弟,你指条道儿,老哥跟着!”

李有德苦笑道:“姐夫,姐夫你先别急嘛,我得想想法子!”

两袋烟工夫,李有德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可给孙德胜一说,他却大摇其头哭笑不得………………

“姐夫,您知道住在东城翠花胡同的南书房翰林、吏部掌印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郎中的潘大人吗?就是最近几年在万岁爷和老佛爷跟前儿兜得转的那位,深得老佛爷爱重,此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书法是当代一绝,靠着给老佛爷抄佛经,现而今不到40岁,已经升了正三品卿衔,端的是红的发紫吆!”

孙德胜歪头想想:“兄弟说的,莫非是前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潘大学士的儿子?潘小学士?”

“不是他是谁?!”李有德仿佛看见一座金山,喜滋滋的介绍:“那位爷,可是连万岁爷都金口玉言叫做当今奇才、小潘的人!两宫身边转的溜熟不说,那文章、书法,连庆王爷、李中堂都请他写字画画。这人确实不酸腐,有名士风采,不过…………。”

“不过什么?他爱财?”

“姐夫,您说哪儿去了。不过,他不酸腐,可是傲气吆!人家毕竟是清华玉德响当当的人物!别说咱哥俩这种人,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徐老中堂,他都不放在眼里!要不是老佛爷、万岁爷爱重,早让徐中堂给赶出京城了!听说去年载大爷花了1000两银子请他写幅字,他直接让人原物退回,愣是一丁点儿面子也不给。可人家越傲气,那些红顶子大员们越敬重他,我也只是跟他有过几面之缘,咱们要想请他帮忙,可得下下工夫!”

“呵呵呵呵,名士嘛,现而今咱们大清这些名士,不是酸腐得掉进了醋缸里,就是整天写那些马屁文章赚几个银子,有几个傲气的也合适,兄弟,你指条道儿,老哥跟着!”

李有德苦笑道:“姐夫,姐夫你先别急嘛,我得想想法子!”

两袋烟工夫,李有德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可给孙德胜一说,他却大摇其头哭笑不得……。

原来,这位潘学士琴棋书画斗鸡走马喝酒唱戏是样样精通,全挂子本事,可有一样,早有妻妾儿女的他,爱好兔子男风,正跟一个住在南城的当红小倌,花名小莲的杂种兔子,打得火热。

京城的兔子一行,跟外省绝然不同,从称呼到伺候方式,也绝然是京都特色。

兔子一行,是老年间百姓们的蔑称,也有老百姓叫他们杂种兔子、兔子杂种、杂毛兔子的,这种人,也有管家的老鸨子,把灾年买来或是拍花子骗来的小男孩,挑出漂亮的,从六七岁开始教养,衣食住行完全是小妞似得培育,有的还请来唱戏师傅或者读书先生,教给他们棋琴书画,养到十三岁前后,就能接客了。

那当儿,没开苞的兔子,叫清倌儿,只陪着客人喝酒唱曲儿;被人包了破了身的,叫红倌儿,长期包养兔子的客人,叫老斗,在一块花天酒地如胶似漆,跟夫妇情侣毫无差异。

这些兔子杂种,看上去娇艳妖媚、美艳不可方物,比八大胡同的**们,更多了几分妩媚呢!如果喝花酒叫条子,请来几个小兔子陪着坐在客人大腿上斟杯酒、亲个嘴儿,那是京城八旗贵胄和富豪大爷们,顶顶时兴的玩意儿!

这玩兔子价码也贵,有人算过,睡一个小杂种兔子,比睡六个中等**的价码还他妈贵!到了光绪末年,京都里的豪客们大把的银子仍在兔子窝里,这行的风头,也远远盖过了青楼一行,端的是销金窟。

就这样,也拌不住那些贵胄大人和名人雅士海浪般汹涌的玩心,大家伙儿都一窝蜂玩的乐此不彼。

那位问了,这些人都有病吧!怎么放着八大胡同里的青楼窑姐儿、南北十三路班子里的姑娘不玩,玩起了这东西?

这您就有所不知喽。

大清国自打顺治爷大驾入关,定鼎燕京,九王爷摄政王多尔衮,顶腻歪恶心大明朝晚期那些置国家大政不问,寡廉鲜耻成天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嫖娼押妓的官员们,便以顺治爷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凡是本朝官员,一律不得嫖娼押妓,违者一律革职问罪!

后来到了康熙爷,见满洲八旗贵胄跟汉人官员们学得也越来越奢靡无耻,便把内城的青楼Ji院都赶到了外城——也就是南城,并屡屡发下严旨,查办嫖娼押妓的官僚,还在《大清律例》里,注明了这条罪行。

因而那些年,官员们是不怎么敢出入青楼的。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小说在线阅读_第1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齐州三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你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三爷给你聊聊真实的古玩圈第1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