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曾经在浏览新闻的时候,似乎曾经看过一则消息,据说在七月份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一天能长五厘米。
看着四周已经有他肩膀那么高的玉米秆,向南也忍不住啧啧称奇,大概再过一段时间,这些玉米秆就要开始结玉米了,看这情形,亚历克斯家的农场,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向南看着面前这些随风摇曳的玉米苗,忍不住想道:“华夏每年都要进口几百万吨米国玉米,说不准就有亚历克斯农场里长出来的玉米呢。”
走着走着,闫君豪忽然转过头来,看了看向南,开口问道:
“向南,听说你现在在读博士?”
“啊,还没开始。”
向南被打断了思绪,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笑道,“不过快了,九月份报到。”
“多读点书还是很好。”
闫君豪点了点头,有些感叹地说道,“我现在就是很后悔,当初没有坚持继续读研。”
“想读书,不一定要在学校吧,随时随地都可以的。”
向南笑了笑,又说道,“再说了,您现在也很厉害了,手底下使唤的人可都是博士、硕士呢。”
“哈哈,你这算是安慰吗?”
闫君豪大笑起来,接着又问道,“对了,你博士毕业了打算做什么?”
“当然是修复文物啊。”
向南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两只眼睛清澈无比,
“读博是为了增长知识,改进文物的修复方式,让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
闫君豪忽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了,难道这就是传说当中,真正纯粹的人?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有自己喜欢的坚持,挺好的。”
走了很远,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两个人又转了个方向往回走。
一直走到快要进门的地方时,闫君豪才又继续说道:“向南,以后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可以给我打电话。”
“好,谢谢。”
向南回答得很痛快,让闫君豪也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他又笑着摇了摇头。
他很确定,向南即便有困难,也会想办法自己解决的,再说了,国内和向南交好的家那么多,还用得着向自己这么一个远在米国的人求助吗?
不过,既然父亲都愿意扶向南一把,他也不介意在适当的时候也伸一伸手。
毕竟,他是父亲也都看好的人啊。
第二天一大早,农场的主人亚历克斯急匆匆地坐着车赶了回来。
这段时间,亚历克斯忙得是焦头烂额,刚刚和闫思远签定了合作意向,旗下一家主力公司的主要供货商忽然出了点问题,搞得整个公司都慌成了一团,也连累他好几天都没得休息。
不过,向南和闫思远今天就要回国了,他无论如何,也要出面送一送,否则的话,那就太没有做主人的风度了。
“向先生,这段时间真是抱歉了。”
见到向南之后,亚历克斯一把握住向南的手,满脸歉意地说道,“您千里迢迢来到我这里,我却连地主之谊都没尽到过。”
“没有关系,我还要谢谢亚历克斯先生呢,这段时间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
向南一向不苟言笑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意,他说的并不是客套话,而是真的很开心,几乎天天都有文物可以修复,而且还能带走那么多文物,怎么能不开心?
两个人又客套了几句,向南又对前来送行的田间说道:
“田间先生,欢迎您有空来华夏做客,到时候,我带您品尝品尝我家乡的特产。”
田间略有些激动地和向南握了握手,大声说道:“好,有时间我一定去华夏找向先生。”
和众人道别之后,向南和闫思远便带着大包小包,重新登上了亚历克斯的私人飞机,依然由杰克陪着他们,一起飞往奥克兰。
到了奥克兰,向南和闫思远在这里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赶往了机场,登上了最早一班飞往魔都的飞机。
当飞机开始缓缓启动时,向南也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华夏,我回来了!
“小天,今天怎么买这么多菜?”
一大早,姚嘉莹一走进工作室时,就看到覃小天提着一大袋子的菜,正在厨房里收拾着,忍不住开口问道,“今天过节吗?”
姚嘉莹在工作室里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了,平日里除了修复古陶瓷器物之外,还要指点指点覃小天和王民琦,和工作室里的人也都渐渐熟络了起来。
她的冰山外表,是留给陌生人和心怀不轨的人的,一旦熟络之后,大家才发现她其实也挺好相处。
“不是哦,向老师要回来了。”
覃小天抬起头来,露齿一笑,“昨天老师打电话给康正勇了,你不是回家去了嘛!”
“哦哦,就回来了啊。”
姚嘉莹随意应付了一句,转过身就“噔噔噔”地上了二楼。
工作室正式开张营业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家和文物爱好者带着自家的残损文物慕名而来,使得人数本来就不多的工作室,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当然,有一部分残损文物,是指定了由向南来修复的,姚嘉莹等人自然不会自作主张。
但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有那么高的要求的,而且向南的修复费用,是整个修复室里最贵的,这也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舍得付出的。
除去了向南,古陶瓷修复室里也就剩下姚嘉莹是资深修复师了,她反倒成了工作室里最忙的人。
“哼,居然还舍得回来!”
姚嘉莹一肚子怨气,气哼哼地想着,“把我一个女孩子扔在这里,当成甘蔗一样压榨,比黑心资本家还黑心!”
“姚老师,来这么早?”
心里正想着,修复室里门忽然被人推开了,王民琦一边往自己的工作台方向走去,一边笑着对姚嘉莹说道,
“今天向老师要回来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给我们带什么礼物?”
“他给我们带礼物?”
姚嘉莹撇了撇嘴,说道,“他多招个修复师来,减轻一下我的工作量,我就谢天谢地了。”
王民琦拉开椅子坐了下来,扭过头来说道:“魔都博物馆的戴老师每个周末不都会过来帮忙吗?还有小乔姐,隔三差五的,也会过来啊。”
“他们俩?”
姚嘉莹面无表情地“呵呵”一声,他们俩过来,聊天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还长,也幸好老戴和小乔在这里拿的是修复费用提成,要不然,她肯定看不过眼的。
两个人随便聊了几句,便不再说话了,各自专注地开始修复自家手里的残损古陶瓷。
王民琦在向南去米国之前,已经正式开始上手修复古陶瓷了。
按照向南的要求,他先从残损并不严重的古陶瓷器物开始入手,选了一件裂成四瓣的清光绪年间的黄釉碗。
在古陶瓷的拼对粘接和补配上,身为兵马俑修复师的王民琦并不弱,而且他当初的手艺,也是向南手把手教出来的,对于他来说,最难的还是作色和仿釉。
因此,选择一件单色釉瓷器,对于王民琦来说,正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