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次修复的器物,还是他们从来没有修复过的曜变天目盏,那难度不止是增加了一点点。
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只修复部分残盏,在这残盏上面,将自己的修复水平完全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等到真正开始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时,博物馆方面绝对不可能要求修复师,在两天之内就修复完成的。
慢工才能出细活。
一旦忙碌起来,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转眼之间,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已经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了。
“这就要下班了?”
许弋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然后来到玻璃幕墙旁,看着远处海浪翻滚,海面之上,十多只海鸟低空滑翔,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休息了片刻,他又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了看自己正在修复的这件曜变天目盏工艺品,嘴角一咧,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来,
“只用了六个小时,就已经完成了粘接配补,连打底都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几位修复师里面,我应该算是最快的了吧?”
他自幼就开始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经手修复的古陶瓷器物,已经数之不尽了,就是靠着这种大量的练习,让他对古陶瓷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熟练异常,自然而然的,修复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明天再打磨一下,然后上色、仿釉、做旧,这只曜变天目盏就修复完了。”
许弋澄脑子里思索着,作色、仿釉,是他们许家代代相传的绝技,或者说是秘术。
别人调制颜色,需要花上很长时间,而且还要不断试色,这样才能够调制出近乎相同的颜色来。
可许弋澄不需要,他们许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研制出了一种神奇的“百色方”,无论是青花,还是黑釉,他们都能够快速调制出来,而且最多只需要调制三四次。
这也是许弋澄自傲的一大资本。
尽管曜变天目盏的颜色是七彩光晕,会随着光线的改变而颜色变幻,许弋澄依然有把握,通过祖传的“百色方”,快速调制出来,而且能够和待修复器物的颜色自然融合。
想到这里,许弋澄微微一笑,快速收拾干净工作台,然后将已经打磨过几次的曜变天目盏工艺品重新放回到木盒子,这才一脸轻松地离开了小修复室,
“这考验,太简单了,简直体现不出我的真实水平。”
他没有加班的习惯,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时,他也是踩着点下班的。
因为,不管别人修复得有多快,反正都没有他快。
在许弋澄出门之后不久,其他几个小修复室的门也都打开了,汤家跃、沈文武、罗建聪,还有邹卫国等专家修复师们,一个个都走了出来。
因为他们选择了只修复残盏,在时间上节省了许多,所以一个个基本都已经将曜变天目盏工艺品处理到了打底的阶段。
实际上对他们而言,曜变天目盏最大的难题,还是在仿釉阶段,其它的工艺处理并不复杂,因此修复起来也是十分迅速。
随着小修复室的门被打开,走廊斜对面的四号大修复室里,尤金鸣等人的目光也是瞬间就被吸引了过来。
尤金鸣探头看了看其中的2号小修复室,一脸笃定地对石强和覃小天说道:
“向南肯定还要加班!”
“你怎么知道?”
覃小天下意识地开口接了一句。
话一出口,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现在都已经过了下班的点了,向南还在小修复室里没出来,那不就是在加班吗?
尤金鸣双手捧着大肚皮,不屑地瞥了覃小天一眼,嘴里吐出几个字来:
“这还用问?加班狂魔嘛!”
向南的确在加班,不过还没等尤金鸣几个人下班,他就收拾好了工作台,将还没修复完成的曜变天目盏放回到木盒子里,走出了小修复室。
“咦?向南,你今天居然这么早下班?”
尤金鸣和石强等人也刚刚走出大修复室,看到向南时,尤金鸣大吃了一惊,仿佛向南不加班,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
实际上,向南当初在四号修复室的时候,也没怎么加班的,只是后来到了六号修复室以后,就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才离开。
尤金鸣听说了之后,心里对向南大为感激,
“向南还是很重感情的,知道我家务繁忙,所以在四号修复室的时候不加班,要不然的话,我也不好意思自己先走,让向南这个从魔都来帮忙的人一个人留下来加班。”
想到这里,他对六号修复室的负责人胡剑很是不满,
“这个胡剑,太不像话了,向南加班他也不陪着,自顾自地走了,求求你做个人吧!”
向南看了看尤金鸣等人,伸手指了指外面,笑着解释了一句:
“天黑了,没办法作色。”
石强站在一旁,脸上的肌肉抽了抽。
变态南,一天时间就做完了清洗、拼对粘接、配补、加固、打底等五道修复工艺,流水线也没你这么快的!
还让不让人活了?
尤金鸣也是噎了一下,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变态”之后,干笑两声,这才说道:
“一起吃个晚饭?”
“不了,还要回去查查资料。”
向南一边往外走,一边摇了摇头,“下次吧,下次我请你们。”
“好,那就下次。”
说话间,几人就出了博物馆大楼,随后就各自分开了。
在外面吃了点东西,向南这才回到宾馆的房间里,洗了个热水澡冲去一天的疲乏,这才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起资料来。
网络上,到处都充斥着曜变天目盏的信息,甚至连网店里也有大把的曜变天目盏在卖,价格从十几块钱到几千块钱不等。
似乎,曜变天目盏并不少见。
然而实际上,根据国内外众多业内专家教授的研究,尤其是对倭国馆藏的三只国宝级宋代曜变天目盏的鉴赏后,专家们一致认定,真正的“曜变”盏应该符合五点特征:
第一点,铁胎厚釉、高温烧制。所谓铁胎,指的是胎里面含铁量很高,比同时期其他建窑系偏窑口都要高,和瓷胎相比较,建盏拿在手里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重。
第二点,天然矿釉、一次上釉一次性烧成。釉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釉水,另外一种就是天然矿物质釉水,也就是使用天然矿石颜料调制出来的釉水,颜色鲜明,色彩亮丽。
第三点,斑核形态以圆形为上、大小不一、聚落成群。
第四点,随光线、角度变化,改变盏体颜色的彩色光晕。
最后一点,盏内带有彩色兔毫。
从以上这几点,向南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要修复曜变天目盏,核心难题就在于仿釉处理。
在仿釉处理中,不仅要仿制彩色兔毫,而且还要仿制出能随着光线、角度变化颜色的原形斑纹,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比单纯的修复兔毫建盏,要难得多了。
向南看着电脑上关于兔毫建盏的各种信息,第一次皱起了眉头。
第二天,八点半都还不到,向南等人就已经来到了“南海一号”博物馆,直接进入了小修复室里,继续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