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的买家们,打着灯笼,一个摊点一个摊点地照过去,规矩是“只看东西,不许看卖主的相貌”。
在夜晚,只见一个个灯笼,感觉到鬼影晃动,于是就形成了“鬼市”一说。
“鬼市”的另一说法就是,一是市有鬼,假东西、来路不明的东西、非法的东西多。
二是“鬼市”凌晨天明前就开市,天刚刚一擦亮就像晨风吹雾一样自然就散了,来无踪去无影。
“鬼市”,不能说去,亦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得说“趟鬼市”。
这“趟”字就很有学问了,水深水浅,水急水缓自己趟着试,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
老京城的“鬼市”四城有八个,据说西城老皇城根下的那个最大。
而金陵“鬼市”,就在天宫西街和莫愁路交界的丁字路口。
这还只是向南去过的其中一个。
实际上,在堂子街附近的罗廊巷和朝天宫古玩市场,每到周末凌晨之时,也都有“鬼市”出现。
到了魔都之后,向南原以为这座生活节奏快速的现代化大都市,应该不存在这种玩意儿,谁知这次出来,竟意外地让他打听到了。
“鬼市”,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并没有随风而去,只是比以往隐藏得更深罢了。
向南莫名地有些欣喜,他朝乔老板道谢之后,便带着康正勇和那些刚淘来的破书烂画,一起乘车离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康正勇像个好奇宝宝,问东问西。
向南是一个极有耐心的老师,对于康正勇的提问,都一一做了解答。
康正勇在了解到“鬼市”的奇特之处后,心里更加好奇了,一脸期待地看着向南。
向南有些好笑,便说道:“回去好好修复这些书画作品,这两天如果进步明显,到时候我就带你一起去。”
康正勇一听,连连点头。
他也知道,满足好奇心虽然重要,但还是锻炼修复技术更重要。
自己可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了。
向南看着车窗外不断向后飞快退去的风景,心里面也是期待万分。
再有两天时间就是周末了,到时候他肯定还会再来一趟,好好逛一逛这魔都的“鬼市”。
也不知道,这“鬼市”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惊喜?
出租车先将康正勇送回了学校,然后绕了一个小圈,将向南送到了小区门外。
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半钟了,文保中心早已下班多时。
向南先在小区外的一家金陵口味的小餐馆里,随便吃了点东西填饱肚子,随后便慢慢地回到了住处。
一推开门,迎面看见的,便是满满当当的、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物,堆满了整个客厅。
这些玩意儿,都是向南从魔都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和小摊子里淘来的。
这些陶瓷器物里,年代跨度极远,从元代一直到民国时期的都有,类型更是五花八门。
也许有人会疑惑,向南哪来这么多钱,去淘换这么多古陶瓷?
实际上,年代久远的古董文玩,并不一定就是价格高昂的。
比如,放在客厅茶几左边的那件元代黑釉线条四系罐,在拍卖行里的报价也才7000元左右。
再比如,放在电视柜上的那件色彩斑斓、釉色饱满的明代嘉庆年款的五彩刀马人物图将军罐瓷,报价更是只有6500元。
而那个孤零零地被放在客厅墙角下的青花陶罐,是明代早期的青花缠枝菊花纹罐,也只要7000块钱。
这价钱,比起年代比他更晚的清代乾隆年款的青花瓷瓶,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实际上,古董文玩的价格,并不取决于年代一个因素,还有古器物的完整程度、珍稀程度等各种因素,甚至连玩家对这件古器物的喜爱程度,也有很大的关联。
比如,在香江苏富比2005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尺寸为12.6cm的清代康熙年款的豇豆红大白尊,估计40万港币,最后成交价达102万港币,溢价高达155%!
由此可见,古董家本身的态度,对古董文玩的市场价格,起到了相当大的决定作用。
向南这一段时间以来,淘来的各种古陶瓷,价格最高的也不过一两万元,价格低的,甚至只要二三十块钱。
饶是如此,他银行卡里的钱,也是缩水了一大半。
这些古陶瓷器物,对于向南最大的作用,就是练手,熟悉各种陶瓷类型的各种修复手法。
如今,这些刚淘弄回来时破烂不堪的古器物,在经过了他的巧手修复之后,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就如同获得了新生一般,变成了光华内敛、古意盎然的古董文玩。
“再好看也没用了啊,都已经修复完了。”
向南小心翼翼地从门口进来,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踩坏了哪件古董。
他站在客厅的中间,看着前前后后堆满了各个角落的古陶瓷,颇有点被包围的感觉,向南有些无奈地嘟囔了一句,
“总不能再摔一遍,然后重新修复一次吧?”
肯定不行了,同一件器物,再摔一次,要是被人知道了,还不得骂他是古董克星,文物魔鬼?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必要。
一件古陶瓷,修复一次,他就已经可以熟练掌握相同类型的文物修复手法了,再来一次,不过是机械式重复,并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
所以,这事肯定是不能再干了。
想到这里,向南感觉颇有些遗憾,都没得修了,这两天晚上可怎么过?
了无生趣啊!
客厅里是不能待了,因为这里已经变成了古陶瓷王国,就连沙发上,都堆满了古陶瓷,你让他坐到哪里去?
向南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他咂了咂嘴,又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往房间里去。
这些修复好的古陶瓷,不能总堆在房间里,得找个地方把它们给处理掉。
换成钱也好啊。
换成了钱,就可以拿着钱,再去淘换一些破损的古陶瓷来,这样就又有古陶瓷可以玩了。
没错,就是玩。
对于向南来说,修复古陶瓷和修复古书画一样,除了水果连连看可以相媲美之外,可比那些什么王者啊,吃鸡游戏啊,都要好玩得多了。
好不容易回到了房间里,向南打开空调暖气,又把厚重的外套一脱,往床头上一靠,拿出手机玩起了水果连连看。
手边已经没有了古陶瓷可以修复,向南就只能玩玩手机了。
吃鸡是不可能吃鸡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吃鸡的。
就只能玩玩水果连连看,来维持一下生活这样子。
第二天,向南起了个大早,绕着小区慢跑了半个小时。
这个习惯,自从他上了大学以后,就已经养成了。
因为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又没有其他的锻炼时间,向南便选择了最简单的晨起慢跑。
文物修复,实际上更多的还是一项体力活。
在一件文物到了手中,制定出详细的修复方案之后,剩下的就是执行了。
无论是古陶瓷修复中的清洁、拼对粘结,还是后期仿釉、作旧,没有相应的体力来支配,那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