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忽然二牛又是一哆嗦,接着又变成了那个男人的腔调,麻子大爷说:“前辈既然走了,为何又要回来?”
那个人说:“小生惭愧,前路不通了,有一条沟壑拦在那里,小生出不去了。”
麻子大爷说:“这个简单,我去给你搭个桥,你说的那条沟壑在什么地方?”
“就在大门外,我无法过去。”那个人说完,二牛又睡在床上。我们只好再次过去,把二牛弄醒,这时二牛的爹上去给二牛一巴掌说:“你个小黄黄真会给老子惹事,看我揍不死你,”说着就要上去揍二牛。
麻子大爷说:“这是干什么?二牛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咱们今天得把答应人家的事办了,况且这也是个积德的好事,走找一双筷子,一个碗,你再去买两刀纸,咱们先把前辈送走。”
一会儿二牛的爹就把纸卖来,麻子大爷找来一块银元,这块银元可是我们当初逮獾狗子的时候得到的,我蹲在麻子大爷跟前说:“大爷这是干什么?”
麻子大爷说:“咱这是给他点钱,阳间的纸阴间的钱。”
我看着麻子大爷把银元放在黄纸上一排排的敲,就问麻子大爷说:“大爷为什么要一排排的。”
“这个是咱祖上传下来的的规矩,如果乱印,到了下面咱们的老祖就不知道怎么画了,所以得一串串的,这样才好花。”
我说:“怪不得我总是看见我爹这样打纸的,原来是为了到那边花的方便。”
这时麻子大爷已经把纸打完了,三张一匝叠在一起,然后拿着一个碗和一双筷子来到门西旁,把碗放下,里面盛来半碗水,把筷子搭在碗上,嘴里念念有词的,好像是桥归桥、路归路,沟沟坎坎拦不住啥的,年代久远有点忘了,一边念一边烧纸,这时就看见一股小旋风慢慢的向西面刮去,麻子大爷擦擦汗说:“今天幸亏遇见一个知书达理的,如果要是恶煞,你们家就不会安宁了。你去买领席,咱们答应人家的事情,今天就得办到,我去找咱庄上的几个老头顺便找一个布篷。”
说着就领着我在村里找了几个拾骨的老头,其实找这些人可不是随便找的,得找儿女双全,特别是儿女多的,其次还得胆大心细的,要把骨骸一点点的拼成人形,这可不是一个胆小之人能做到的。
麻子大爷又找来一个布篷,我问:“大爷这个布篷有什么用?”
麻子大爷说:“死人为阴,阴人最怕太阳光,因为有太阳他们就不会到尸体跟前,只能在暗处躲着,或附在人身上,所以我们要用布篷遮住太阳光,这样才能让魂魄回到骸骨上,来到新地方安家,如果不这样他们就会找不到自己的尸首了,只能继续游荡。”
()
我点了点头,心想想不到会有这么大的学问,麻子大爷把人找齐,这时二牛的爹骑着金鹿牌的洋车子已经赶回来了,那个时候我只见过三种牌子的洋车子,一个就是最常见的老金鹿,这个洋车子最重,排量也是最大的,特点是把上没有后闸,只要把脚闸子往后一蹬,立马闸住,无数次试验表明,这种闸是最可靠的,小时候避免了很多次挨摔,我们称这种洋车子为大飞的。
另两种一个是永久牌的,一个是凤凰牌的,被称为小飞的,这种车子轻便,可是高富帅的座驾,记得那个时候有首童谣是这样唱的,说的就是大闺女要嫁妆,高跟鞋带派的,尼龙袜子三块的,戴眼镜水晶石,骑洋车子小飞轮,公公疼,婆婆爱,一家子但客待,可见那个时候骑个凤凰牌的,简直就可以跟现在的轿车相比了。
不过这个小飞的洋车子也不是什么都好,那时候的百分之七十的交通事故都是它引起的,主要原因就是车闸失灵。
不说这些了,麻子大爷把席子抱过来,让大家拿着铁锨,头就朝庄外走去,那里离着我们庄不是很远,就在石塘上面,石塘里叮当叮当的响个不停,时不时的还有人在夯着大锤,嗨吆嗨吆的在那里喊着,这片石塘也有数不清的童年记忆。可今天没有空去玩,因为麻子大爷说让我去见见世面,我跟在几个老头的后面显得十分不和谐。
我们很快到了那堆尸骨面前,麻子大爷把席展开,用铁锨把席的四个角铲破,我问麻子大爷这是干什么?为什么要把席子脚铲碎,麻子大爷对我说:“人生难全,黄泉路上没老少,铲碎四角是为了让死者别在眷恋尘世,安心的到阴间转世投胎。”
我没说话之间几个老头已经把布篷搭上了,这是有人拿出一瓶酒,我一看是郑大爷,郑大爷一声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可真的是儿女双全,所以一般人家拾骨都找郑大爷,郑大爷打开酒瓶盖,喝了一大口酒,喷在尸骨周围,我问麻子大爷:“大爷为什么要这样做?”
麻子大爷说:“这样做是掩盖尸骨的腐臭之气,如果味大还得含一片姜。”
我们说话的时候,郑大爷已经开始拾骨,先把头骨放好位置,接着一块块的拼起来,很是仔细,没有丝毫马虎,这种情景多次在电影里出现,一般都是凶杀现场拼人的骨形。
几个老头在互相议论着,把一块块骨头拼凑上,最后把席叠起来,成了一个席包子,用绳子系上找来两根杠子抬着,麻子大爷先领着我去找地形,麻子大爷找了个背风向阳的地方,说:“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然后调好向口,用带来的红头绳,定上穴我们回去领着他们到我们找的地方埋葬。”
我们回来一看这些人已经弄好了,于是麻子大爷就喊着:“这位前面你注意下,我们该启程了,走、注意前面有一条沟。”
有些人奇怪,为什么要这样喊,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因为不喊死者就知不道自己的身体已经走了,这和引魂幡之类的是一个道理。过个沟坎之类的不喊一声死者的灵魂就知不道过去。
埋完那个人的骨骸,我们就回去准备晚上给那个什么书生陈耀祖送盘缠和泼水饭,泼水饭这东西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都差不多,因为这是死人才吃的饭,用凉水泡好的,我们这里死了人也在棺材头上放一碗白饭,上面插两根筷子,所以到山东吃饭,把竖着插在米饭的碗里。
据说这些是为了阴间的死者能吃上饭,中国从很古的时候起,就有以食品祭祖的风俗,祭祖时,考虑到死人和活人不一样,活人用筷子进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脱离躯壳,只有灵魂飘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而平常生活中如果将筷子竖插在碗或盆上,就算是犯了忌讳。
晚上麻子大爷用纸做了几件衣服,由于那个书生指明了要我去给送盘缠,所以麻子大爷早早的就叫上我,来到二牛家天还没有黑透,麻子大爷就问二牛的爹准备好了没有。
二牛的爹拿出一叠黄纸和一碗米饭,说:“哥按你说的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