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麻子跟田华打过招呼之后便到附近的村子里面寻找船家,而田华独自一个人守着客栈以及八具喜神。闲的无事,索性把门板挡在门口,自己爬回床上睡起了大觉。
咚咚咚的声音传了过来,正睡得正香的田华一个鲤鱼打挺。便翻起了身子。谁呀?
田华高声大喊,是我,田华,开门。门外传来左麻子的声音,田华听到师傅的声音赶忙把门打开,哎呀,怎么都这个时辰了?
田华心里懊恼,你娃子不会是睡了一个下午吧?左麻子问到,
是的,师傅,我睡了一个下午,本来还想出去白龙江玩玩。没想到睡过了头,田华望着天边的夕阳叹气。好啦,赶紧收拾一下吧,这天色马上就要暗下来了,准备带喜神过江吧,船家我已经找好了。而且船足够大,可以一次过去。左麻子一边吩咐,一边检查了一下喜神,确保万无一失后便坐在床上啃着干粮,就等着夜幕降临。
喜神请动身,黄泉路远,快马加鞭!走嘞。铛!
左麻子一声呦呵,迈开了步子,带着身后依次排开的八具喜神,手搭肩的往江边赶去,后面跟着打聚魂灯的田华,半个时辰就到了白龙江边,借着月色,田华确实看到一艘船,停在了江边,而船边还站了两个人,正左顾右盼的张望,听到阴锣的响声,方才停了动作,静静的候在了那里。师徒二人带着喜神到了船边,停!
左麻子一声喊。刷刷的八具喜神就停了下来。此时旁边的两个人已经面色苍白。其中一人双腿还打着摆子。徒儿,把喜神背上去把。是,师傅。左麻子师徒二人轮流背动,半袋烟的功夫,就把喜神都弄上了船。
先生,这,不会惊动江底的神灵吧?终于一个汉子憋不住,上前来询问。不会的,这些都是喜神,你们接了喜神上船以后是要发财的,不必担忧。是,先生,我们听你的。老二,走,过江吧。后面那汉子听到哥哥喊他,咬了咬牙,便低着头上了船。弟兄二人的摆渡的功夫都很好,仅仅一柱香的时间便过了江面。师徒二人又轮流把喜神给背了下来。左麻子回头从怀里掏着什么,递给了两人中的大哥,那汉子也没有打招呼。带着
身后的二弟上了船,直接就走了,左麻子看他们的神情不由的叹气。师傅,你怎么了?那两人看到我们怎么好像看到鬼一样,话都不愿意多说?
哎,都是这样,在以前,这赶尸是不能坐船的,因为死人上船不吉利,也就是现在世道乱了,林子里面什么鸟都有,那兄弟二人便是如此,又贪婪我手中的钱财,又惧怕喜神的模样,愚民呀,愚民。田华,这就是懦弱又贪婪的人。左麻子讲完后,也不多话,整理了衣摆,走在前边,使劲的敲了一下阴锣,仿佛发泄心中的不满,喜神请动身,黄泉路远,快马加鞭!走嘞。
一路上的左麻子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打着阴锣,两人八尸静静的从林中穿过,惊起一片又一片的雀鸟,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跟在后头的田华实在受不了这诡异的气氛。师傅,咱们这到了哪里啦?
田华试探的问了问。
到了李家村,过了村子再翻过几座山就到了喜神客栈,再赶两日的路程就能到凤凰。左麻子的兴致不是很高,低沉着嗓子答话。
师傅,你没事吧?
田华又试探着左麻子。
没。你个娃娃哪里有那么多的问题。赶紧走吧。这李家庄的狗多,你注意着点。
李家庄的狗多?能多到哪里去哩,哪个乡下人家不养狗咯。待会过村子口的时候你就晓得厉害哩,这是驱兽丸,拿着,要是待会那些狗围过来,你就捏碎它。田华呆呆的接过师傅手里的驱兽丸。握在手里。
喜神过境,生人退避,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汪!汪!汪!刚刚走到村前的一条黄泥小路上,从村里就传来狗吠初时还不太清晰,离得慢慢的由远到近,等田华走到村口的时候,在前面已经聚集了几十条大小不一的狗,有黄毛的,有黑毛的,有白毛的,还有黄白相间,
各色各样,几乎包括了田华十五年来所见过的所有狗的样子,每一条都伸着舌头,直往外哈着气,几十条的狗堵在村口,也不叫唤,也不动作,就蹲做在地上看着田华师徒过路,一双双的眼睛都是直直的,死死的盯着八具喜神。好像看到敌人一样,却没有一头扑上来,左麻子好像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悠闲自在的走着,可把后面的田华给急坏了,虽然是晚上,可这豆大的汗珠子,止不住的往下流,生怕那群狗突然冲上来咬他,把他给撕碎。
但那群狗好像雕像一样,一动不动,甚至看都不看田华一眼,只是盯着八具喜神。这让田华握紧驱兽丸的左手松了松,硬着头皮不回头,跟着师傅出了李家庄的范围。
师傅,你老说的真没错,那李家庄的狗真的多,怕是不下三四十条,你说这村子里面的人没事养那么多狗干嘛?
这事呀是个传统了,如果真要说起来,还得从二十前说起,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出师没几年的赶脚,恰逢回程的路上没有携上喜神,所以也落了个自在。一个人独自走走停停,就当游山玩水。恰巧就路过了这李家庄。亲眼见到一条世间少有的忠犬来旺。
其实这李家庄的人基本不是世代居住在此的山民,他们是光绪年间整个村子从北方迁移过来的,所以叫李家庄,不像我们本地人都是称什么寨,什么寨。这李家庄的人大多姓李,其中有一个叫李况天
李况天有六十好几,是村子里面的长辈,每日在村里下下棋,晒晒太阳,顺带养了一条狗,也就是来旺,狗分三种,大的叫獒,小的一点的叫犬,再小一点的才是狗,不过乡下人不讲究这么多。反正都知道来旺是条大黄狗。来旺本来是李况天养来吃的。村子人因为是北方的,都好这一口。你外人若是问了,这世上什么肉最好吃?他们一准告诉你是狗肉。可后来,李况天觉得自己一个人太孤单,还是不要杀了来旺,留着它做个伴,晚上没人的时候也有个说话的对象,谁让老伴死的早呢。
师傅那李况天难道没有儿子,女儿吗?
有,李况天有一个儿子,叫李添福。是李况天唯一的儿子。不过李天福在城里做生意,开了个烟馆子。带着老婆儿子都住在城里,除非逢年过节回来一次,其他时间李况天基本都是一个人过。这样来旺因此就没有被杀掉,陪了李况天三年,一直到他死了之后。李况天死的那天晚上,来旺一直叫个不停,全村的人都被它给闹的睡不着,所有人都起来准备把它给剁了,撞开了房门才知道是因为李况天死了。村里人顿时理解了来旺。也没有责怪它。当下村长便打发一个腿快的后生,跑去城里报了丧。这个时候,李天福带着一票子的人赶了回来。其中有道士,有力夫。李天福是这么跟村长说的。村长,我想把我爹的遗体请到城里的家摆上三天再送他上山。让我好好再看看我爹。说着说着李天福的眼泪就掉了下来,一个四十好几的大男人哭的稀里哗啦,让村长心中不忍,琢磨着虽然坏了祖祠的规矩,但也圆了李天福的心愿。当下也就答应了。天天福连夜让跟来的道士给净了身子,放入准备好的棺材里面。等着第二日赶早送回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