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张骞这次太空探索,使得支机石声名大噪,历久不衰。其实张骞同志没有到太空去,也没有带回支机石,因为去太空的和带石头回来的分别是两个人,来自两个不同的故事。首先是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一篇:旧时传说,天上的银河和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看到每年八月份有在海上的木筏,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但是来去准时不误期。这个人等到木筏来的时候,就在木筏上搭了个窝棚,准备了大量的粮食和水,乘木筏去。木筏自行而去,在走了十几天之内还看得到星斗日月,以后就分不出日夜了。再过十多天,忽然来到一个地方,有城池的模样,住房很整齐,远看宫中有许多织布的妇女,只见一男子牵着牛停在水边饮牛,这牵牛人见到这个生人就吃惊地问:“你怎么会到这里的?”这人把来的情况加以说明,问他这是什么地方。牵牛人回答说:“你回到蜀郡访问严君平就知道了。”这人也不上岸就回来了,后来到了蜀地问严君平,君平说:“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侵犯牵牛星座。”时间上一计算,这日期正好是这个人到那个城池的时间。
在这一篇之中,没有支机石一说,支机石是出自《集林》:有人寻河源,见妇人綄纱,问之,答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至蜀,问严君平,君平曰:‘此织女支机石也。’
后人将这两个传说综合在一起,就成了《荆楚岁时记》中关于支机石的说法了。而因为严君平在蜀地广有声望,到了后来,认出支机石来历的人也成了严君平,并广为流传。支机石就这样与西汉两位最著名的半仙联系到了一起,或者说与东方朔擦肩而过,与严君平从此密不可分。比如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中的“成都卜肆支机石验”这样写道:“成都卜肆支机石,即海客携来,自天津所得,织女令问严君平者也。君平卜肆,即今成都小西门之北福感寺南严真观是也。有严君通仙井。《图经》谓之严仙井,及支机石存焉。”
三、
或许正是因为支机石这一传说的奇幻色彩,历代文人对支机石吟咏不断,除了前文提到的宋之问的诗外,曾经久居成都的杜甫在其《天池》中有“飘零神女雨,继续楚王风。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之句;
岑参《卜肆》诗则云:“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李商隐则在《海客》这么写到:“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此外,还有曹学俭《咏支机石》云:“一片支机石,传来牛女津。客槎何处所?卜肆已生尘。较似昆池古,长从汉月新。每逢秋夕里,吟眺信相亲。”
唐宋之问《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之句。
这么多的诗哥中,都提到卜肆、卖卜人等,从诗中可以看到,这个卖卜人就是严君平,那么这个严君平到底是什么来历呢?度娘上的说法是严君平生于公元前86年,卒于公元10年,活了足足90多岁,是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
其实,严君平本不姓严,而是姓庄,名遵、字君平。之所以他会被人叫为严君平,是因为有一个叫班固的年轻后生为了避汉明帝刘庄先生的讳,把原本姓庄名遵的他改成了现在的严遵。后来,他老人家就用严遵之名而行天下了,而后人则更喜欢喊他严君平。倘若是平常人遇到这种事情一定会对班固吼上一句:竖子,令寿堂、尊夫人、令媛安否?翻译过来就是:后生仔,我问候你妈、你老婆、你女儿……
但是严君平不会,因为他是半仙级人物呀。班固是什么东西,不用理会也罢。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但是这种推测是有依据的。严君平当年在成都摆摊算命的时候,那家伙,那阵势,那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多少达官贵人等着他算命呀。而且他算命还有一奇怪之处,即每天只算几卦,弄够100个铜子,买点白菜豆腐就把日子过了,剩下的时间都是闭门读书,教教学生。正是他的传奇性,以至于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记着他当年摆摊算卦的地方,并把他摆贩算卦的那条街命名为君平街,现在这条街就在成都市人民公园背后。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当然,不是让你去那找算命的。如果你要找算命的可以到文殊院附近去,那儿多,至于质量如何,我也不大清楚,但是据说,那是童叟均欺。我这里所说的童叟均歁是因为真正的高人算命,永远都是欺骗算命者,让他们看到希望,战胜命运。至于那些神棍,现在都不可能在文殊院周边了,都是以国学大师的身份,出入房地产开发公司、大企业、大集团的私人宴会。对于他们这种身入虎穴,为民除害的行为,我向来深表赞赏。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正题,这严君平如果仅仅只是一个算命的,绝对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名气,也不可能在在成都市还有邛崃君平乡等众多以君平命名的地方。他得以千史留名,还在于他培养出了得意弟子扬雄,写出《老子道德真经指归》。
先说《老子道德真经指归》,这部书相当于是严君平读《道德经》的读书笔记,可以说不管是在他前面,还是在他后面的对《道德经》进行注解的书,在这本书面前都弱爆了。所以,我只能说这本书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成都后代文化的发展,包括道教在蜀地发源、发祥,蜀人崇尚浪漫、自由、创新、和谐的思想均是受其影响。在这一点上,他比孔子只是弱了那么一点点,伟大的思想家是可以算得上的。
说到孔圣人,这里多说两句,
孔子号称3000弟子,有名的有72人。有一直认为,这有名二字,指的是史书上记载的有名有姓,而不是有名气。因为他那些弟子一个二个歪瓜劣枣的,全部不成材。不要说可以发扬老师思想,甚至连老师的思想都没吃透,孔圣人教育家的称号在严君平面前那是弱爆了。严君平的得意弟子叫扬雄,字子云。这位兄台,那叫一个牛呀,完全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发展的人才,而且难得的是,还每一科都精。据我所知,后来的人世间也只有亚平宁半岛的高跟鞋国,有个叫达芬奇的人可以与其有一拼。这位扬雄也是成都人,学会有严君平一身本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据说,这扬雄,瞧不上《论语》,于是仿论文的体例,写了部《法言》,迅速地把《论语》比下去了。瞧不上《庄子》,又写了一部《太玄》,一不小心,开启了后世的玄学之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性的解放。正因为这样,扬雄在历史上的地位,曾是继孔子之后,倍受尊崇的大思想家,宋代曾经出现过孟子和扬子谁高谁低之争,也就是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在除了推崇孔子老子之外,在扬雄和孟子二人的评价上出现了争论。这场争论因为那个口中说着“存天理、灭人欲”,背地里却把儿媳妇肚子搞大的朱熹反对扬子而推崇孟子,最终让孟子学说崛起,而扬雄学说则被挤出了正统。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明白了,像严君平这么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占卜学爱好者,天文学家(算命的一般都要夜观天象),淡泊名利者,自然不屑于去问候班固的家人了,当然,也不会去问候朱熹的家人。所以只好我来问候一下。我太阳。
言归正传,讲完了支机石,空了,我们摆一摆另一块和他一样强大到极致的石头。
四、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深呼息三次,然后大声地道(注意,一定要大声到领导可以听见,就算你在一楼,他在十八楼。):“天气如此好,我却起得早,来到大街上,追着公交跑。生活,我太阳,去他妈的工作。去他妈的加班,去他妈的房贷。去他妈的他妈的。”好了,您是否发现,这样吼过之后,心情舒畅了许多,那就收拾心情开始认认真真工作吧,除非你想这么吼一辈子。现在可以请出我们的第二块石头了。好吧,让我们停止呼息,请出第二块石头。
这是一块连挖几日几夜也挖不到其根基的石头
这是一块似乎拥有放射性能量的石头
这是一块和支机石一样,有人挖她,就会风雷异动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