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莫非身上带了定风珠?”青蛟道人嘀咕,猛然将汽车打向我。
我袖袍甩动,汽车被打到一旁,接着抓向青蛟道人。
青蛟道人面色惊惧,从楼上直坠下来,他想要逃走,却发现无法挣脱,待他临近之时,我屈指一弹,将他弹飞,撞在大楼上,楼面崩裂,青蛟道人口吐鲜血。
“为什么一个通神境的人会如此强横,你到底是谁?”青蛟道人捂着胸口狂退。
一道金光从他面前穿过,贯穿他的脑颅,当即将他击毙。
我冷哼一声,凌空飞走,朝这座城镇周边寻找,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尸体下落。
京城为国之命脉,如今天下大乱,玉俑出土,刚好许久没和云月见面说话,便拨动大周天罗盘出现在京城。
“谁跟你说的?”我笑着问道。
“是父亲。”
“袁门隐是你父亲?”我问道。
“嗯。”小男孩说道。“父亲从来不骗我的,他在帮三十叔叔打仗,只要我在家认真读书,等打胜仗了,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
“十三叔叔是毛十三吗?”我问道。
小男孩点头,说道:“十三叔叔可有才华了,他教了我很多东西。”
“怎么回事,这小孩还以为现在是抗战时期,袁门隐已经年近九十,他的一双儿女怎么会这么小,当初城隍朱玉龙还活着的时候我就看过这两个小孩,两年多的时间,他们一点都没变,难道他们是某种程度上的长生不老?”我心中暗想,看向小男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说道;“我叫袁小袁,她是我妹妹袁小妹。”
我神识掠过这两个孩子,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并无异常,只是看上去有些奇怪。
“哥哥你叫什么?”袁小袁问道。
“我叫张阳。”我说道。
“哦,张阳哥哥,你带我出去好吗,我听云绝哥哥说,大院后面有卖关东煮的。”袁小袁问道。
“可是你父亲不让你出去。”
“没事的,我和妹妹不会说是你带我们出去的。”袁小袁说道。
“嗯,那好吧。”我点头答应。
袁小袁兴奋异常,连忙去拉着袁小妹一同走向我,我抱起袁小妹,牵着袁小袁的手走出大院,带他们到大院后面吃关东煮,但是很快我就察觉这两个孩子的身体似乎出现了异常,他们身上有斑点生出,脸色开始发白,我连忙将两个孩子送回大院里,两人的脸色才恢复。
大院中的妇人见我出现在大院门口,一脸警惕,忙把袁小袁和袁小妹护在身后。
“妈,张阳哥哥是好人,他带我们出去买关东煮的,你看,我和妹妹都没事。”袁小袁说道。
“你父亲不让你出去,你怎么不听话?”妇人叱责道,但脸色却不急不恼,她看了我一眼目中露出歉意,我也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开。
但我没想到的是,我离开之后,一个带着t字面具的黑袍人出现在了大院门口。
大院的守卫见到黑袍人,当即举枪,黑袍人轻轻抬起手,两名守卫当即七孔流血而死,同一时间,门口的摄像头爆炸。
黑袍人嘴角邪笑,走进了大院。
我和袁门隐的识海互相敞开,触碰到袁门隐太阳穴的瞬间,万千记忆碎片忽然涌入我的识海。
袁门隐为湘潭人,自小就和毛十三相识,两人邻村,但直到青年之后两人才慢慢成为至交。
袁门隐从小力大无穷,为人义气,明国初年天下动荡不安,到处横生战乱,十里八村时常有混混闹事,他十二岁时一拳打死了镇上的恶霸而入狱,后来被恶霸的手下买通狱卒要将他杀害,袁门隐得知后,便趁夜掰断牢房木栏,一夜之间将堂口的混混杀了个精光。
官府下令逮捕袁门隐,刚好那时湘潭衙门闹邪祟,吴真卿被请来时,见衙门的十几个人围剿袁门隐,眼见袁门隐要被杀,他心生不忍,见袁门隐资质惊天,便向县令保下袁门隐,收为弟子。
那时的吴真卿即便是孙先生也对他礼敬有加,他想要保的人,县令自然不敢多说。
袁门隐终究只是一介平民,没有认识外界天地,数月被关进牢房,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好不容易得了安宁,所以倍加珍惜,对恩师吴真卿救命之恩感念,敬重如父,常伴左右侍奉。
吴真卿带着袁门隐走南闯北,见识这一方天地,认识了很多奇人异士,也结交了洪门和青帮诸多仁义之辈。
袁门隐武道双修,学道初成,日渐崭露头角,为各方势力所拉拢。
后来因为吴真卿和妻子苗疆圣女闹不和,苗疆圣女带着吴真卿的儿子远走,躲入苗疆,吴真卿也为此逐渐隐退。
一经几年,家国依旧动乱,孙先生四地奔波,一直致力于创造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的大同社会,他常年奔走不得休息,最终过劳病逝于京城。
孙先生死后,袁世凯上位,建立北洋军阀,想要复辟帝制,遭到各方人马反对,很快军阀四起,各省宣布独立,大乱丛生,国将不国。
袁门隐先是跟着奉系军阀张宗昌,但张宗昌残暴,被称为混世魔王,横征暴敛,无恶不作,被击败后,几经躲藏,最终被枪杀与津浦铁路的济南站铁路上,后来袁门隐又跟着直系军阀孙传芳征战几年,但孙传芳同样滥杀无辜,最终死于非命。
好看 书 吧
好看书 吧
好 看 书 吧
袁门隐之后又跟着军阀吴佩孚,吴佩孚为人正直,学富五车,为晚清秀才,文韬武略无所不通,袁门隐以为吴佩孚是家国未来的希望,但吴佩孚却是效力于曹锟。
袁世凯被刺杀后,几经惊吓,他的手下日公月叟被吴真卿亲自出手击杀,袁世凯惊吓染病,不久就病死。
吴真卿警告袁门隐远离北洋军阀,袁门隐深思熟虑之后,想要身退,但是吴佩孚又将他介绍给了明国大总统曹锟,时值东瀛鬼子侵略,因军阀各持己见,所以连吃败仗,曹锟又是直系军阀首领,被称为保定王,对待外族侵略畏首畏尾,袁门隐几次规劝无果,单刀杀入东瀛兵营,剿灭六千余人,一战成名。
谁知袁门隐得胜归来,却听闻好友袁克文被曹锟所杀的噩耗,袁克文为袁世凯第二子,为人仗义疏财,才华出众,被称为明国四公子之首,曹锟早年就对袁世凯心生不满,如今大权在握,便命人杀了袁世凯的后人。
那时军阀割据的场面依旧不断,而有个叫毛十三的书生逐渐崛起,带领农民起义,青帮洪门鼎力支持,抗击日寇,曹锟倍感威胁,他知道袁门隐战力惊天,所向披靡,而袁门隐与毛十三是同乡旧时,只是一直没机会见面。
那时的袁门隐其实已经娶妻生子,他决定远离纷争,和家人一起安享余生,袁门隐为不灭境绝颠,天下少有敌手,足以保护妻儿,而太阴观的吴青云看出毛十三才是未来大一统的希望,毛十三为孙先生弟子,才华出众,军事领导能力卓绝,屡次胜仗。
那时的毛十三也九死一生,各方人马都想要置他于死地,他为一介儒生,身边没个保护的人,很难活得长久,他打小和袁门隐就认识,熟知袁门隐为人,为此多次劝说袁门隐成为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