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那是还没到时候。”杜丽摇了摇头,说:“等郑岩完全为他所用的时候,就是他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了。”

说着,她站起了身,走到了正对尸体进行检查的秦玲身边。

“有什么发现吗?”杜丽问。

“关于郑岩的一点都没有。”秦玲抬起头,皱着眉,说:“按你们说的,这案子和他当初侦破的那个案子极为相似,应该有他和‘厨师长’的参与,但是到现在为止,我没发现任何和他们有关的线索。”

听到她这样说,杜丽也皱了皱眉,这可不太符合他们定下的游戏规则。

“唐老鸦,把那个案子的卷宗再给我看看。”她回过头,对唐贺功说道。

“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点最起码的尊重,这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吧?”唐贺功不满地嘟囔道,还是将打印出来的卷宗递给了杜丽。

杜丽可没有时间照顾唐贺功的心情,接过卷宗就快速地翻阅了起来,越往后看,她的眉头就皱得越紧。

“玲子,伤口有没有缝合的痕迹?”杜丽问。

“没有。”秦玲摇了摇头。

“血管和神经接驳的痕迹呢?”杜丽接着问。

“也没有。”秦玲用镊子碰了碰鹰头,说:“就是随便放上去的。”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也没有?”杜丽抬起头,看着秦玲,带着疑惑地问道。

“没有啊。”秦玲不解地看着杜丽,不明白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杜丽却突然长出了一口气,将卷宗随手丢给了唐贺功,说:“这案子和郑岩无关。”

“这么说是不是为时过早?”唐贺功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

“是时候了。”骤然放松下来的杜丽心情大好,说:“当初郑岩判断那个凶手是在做移植实验,很重要的依据是因为凶手对伤口的处理。血管和神经进行过细致的接驳,伤口进行过缝合,还撒上了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但是眼下这个案子,这些基本的特征都没有。所以我说,这个案子和郑岩、‘厨师长’没有任何关系。”

她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厨师长’的目的是唤醒郑岩被压制的那部分意识,他会尽可能完整地还原现场,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功亏一篑,他绝对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案子里,所有的人头都是被切除的,被凶手小心地保管着,郑岩推测说,头的移植只是凶手实验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大脑的移植。”

唐贺功怔怔地看着自信满满的杜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我们现在怎么办?”秦玲看着唐贺功,问。

“找出证据,完整还原案发现场,这对推断凶手的思维模式非常重要。”杜丽说。

秦玲点了点头,重新埋首到了尸检的工作中。

第二天一早,下了一天两夜的雪终于停了下来。z小组也带着m市警方抽调的精干力量再次来到了案发现场,这次小组的主要组成人员是m市的痕迹检验人员。

“我们要找的是地上残留的拖动重物的痕迹;可以固定物品的类似树干一类的东西,重点检查上面有没有新鲜的擦痕;地面上应该有残留的血迹,血迹一直延伸到保卫室,所以我建议你们从保卫室门前逆向追查。”秦玲神情严肃地说,“痕迹可能已经被雪覆盖,所以在寻找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说完,秦玲就和唐贺功、杜丽一起来到了小区里那几辆农用三轮车的面前,这几辆车在昨晚就已经被扣下,只是碍于环境限制,还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

经过了一整夜的尸检,秦玲在那具尸体的身上发现了更多的线索。

首先是关于死亡的时间。死者死于末次进餐后七小时,据前一天交班的保安回忆,小区的夜班保安只有一人,两人于当晚八点钟左右一起吃的饭,进餐内容与胃容物吻合。秦玲判定,被害人死亡的准确时间应在凌晨三点至三点三十分之间。这与小区内有人听到三轮车发动的声音时间吻合。

其次是被害人的死亡方式,这与杜丽最初的推断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死者并非被绳索绕颈,利用机械设备的加速度瞬间撕裂脖颈死亡,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她在被害人的双脚脚踝部位发现了捆绑拉伸的痕迹,从残留物来看,所用的绳索应为两根拇指粗细的钢丝绳。死者脖颈位置的残留物则证实,缠绕其颈部的绳索是约小拇指一半粗细的钢丝绳。

而死者的头部则有被钝器击打过的痕迹,死者腰腹部的位置也有绳索捆绑的痕迹。如此一来,杜丽此前提出的可能为两人作案的推论便失去了依据,此案完全有可能是一人完成。

据此,杜丽重新构建了案发过程:

案发当日,死者应已睡下,凶手利用欺骗的方式诱使被害人离开房间,趁被害人不备,用钝器猛击被害人头部,造成被害人昏迷。

随后,凶手将被害人拖至早已寻觅好的地点,用钢丝绳将被害人的双脚固定在某处,将头部固定在机动车上,发动了机动车。随着钢丝绳的逐渐收紧,被害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缠绕在颈部的钢丝绳略细,使它轻易地勒破了被害人颈部的肌肤,进而扯掉了他的脑袋。

凶手的工作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带着被害人的脑袋,拖着被害人的躯体再次回到了保卫室门前。将钢丝绳捆缚在被害人的腰际,另一头甩过了屋顶,利用了一个定滑轮的原理将被害人的躯体拖上了房顶。在将被害人摆成蹲踞状态,将鹰头放置在他的肩膀上后,凶手才清理了现场,从容离开。

然而凶手为什么要这样做,却是杜丽始终没想明白的,她只能推断,猫头鹰是揣摩本案凶手动机的重要因素。

高跟鞋踩在已经压实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最爱雪的杜丽此刻却没有享受的心情,她的目光在小区里一排排的路灯和树木上搜索着,期待着能有一丝丝的发现。尽管通过作案人的手法,她已经排除了郑岩参与了此案的可能,但那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谁又能保证,郑岩隐藏在心底的暴力基因不会发作,让作案手法更加残忍呢?

1974年,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进行了一场名为《节奏0》的行为艺术表演,观众可任选包括枪、菜刀、鞭子等在内的72种危险道具,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阿布不作任何反击。

起初,观众们小心翼翼,之后,他们渐渐变得粗暴。阿布说:“我强烈的感觉到被侵犯了,他们剪开我的衣服,把玫瑰花的刺扎在我肚子上。”

直到有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她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观众,他们会杀了你。”阿布说。

每个人心底都潜伏着一个恶魔,只是社会道德体系的认知让人们压制了对暴力的原始渴望,一旦失去了这道枷锁,把选择权全部交给公众自由发挥后,谁都可能变成凶手,世界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郑岩现在就在这样的状态里,尽管没有人把全部的选择权都交给他,但是,他却在“厨师长”的影响下逐渐摆脱着社会普遍道德体系的制约。

换句话说,现在的他或许认为自己生活在更高一层的社会体系里,而唐贺功等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只是他狩猎的围场。

狩猎?

杜丽悚然一惊,猛地抬起了头,目光在树枝上搜索着,很快,她就找到了目标,一棵明显更为茁壮的树上蹲踞着一团白色的影子。她又将目光移回了树下,就在这棵树不远的地方,停放着一辆农用三轮车,树与三轮车之间的落雪明显清扫过。但这条路并不是人们行走的必经之路。

“玲子,头儿。”杜丽指着那棵树,喊道:“就是这里。”

读心者——十大变态连环凶杀案:只有疯子才最了解疯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1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是王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读心者——十大变态连环凶杀案:只有疯子才最了解疯子第1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