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却坚持这个说法,他想好了,就说鲁班天书已经被烧掉,对方投鼠忌器,不明真相,便不敢把他如何,可要真是说出实情,遂了对方的心愿,那自己可就小命危险了,他可不认为,对方会老老实实的按照约定,放他回去。
他本以为对方会恼羞成怒,折腾拷打,甚至已经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但没想到对方却并没对他如何,只是对他说,既然鲁班天书已经焚毁,那就由他来默写出来,交给他们,也是一样。
杨晨傻眼了,对方却转身就走,并对关押他的地方加强守卫,从此一道铁门断了他的逃生之路,一座无名山寨,却是将他和家乡远远的阻隔了数千里之遥。
从第二天开始,便有好吃好喝的饭菜送来,同时送来的还有纸笔,那个女子每次都会现身,对他温言相劝一番。但杨晨对这女子痛恨至极,知道她或许会某种迷术,便时常默念三神咒,坚固心智,对女子的话一概不理不睬。
那女子也不恼,每次都像例行公事一样,说完自己的话,转身就走。也从来不对杨晨恶语相向,或是威逼利诱,只是好言劝他不要犯傻,鲁班天书虽然重要,但若是传承者不在了,一样也要失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开始的时候杨晨并不往心里去,认为她的话根本就不能听,后来时间久了,听的多了,却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如果自己就这么被关一辈子,或者哪一天对方恼了,一刀把自己咔嚓了,那鲁班天书也传承不下去,自己也一样没脸见祖宗。
可是真要把鲁班天书给对方写出来,他又不甘心,也曾经想过写假的糊弄对方,但是对方也是修道高手,如果假的糊弄不过去,恐怕后果更难以想象。
后来他便想了个办法,也试着和对方交流,他首先问对方是谁,他说这鲁班天书有祖训,即便是传给别人,也要名正言顺的拜师,而且还要按照鲁班天书所说的,对方必须是一个木匠才行。
他这话纯粹是断章取义,鲁班天书里面是有这样的教诲,但并不是绝对的,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人来说,他们感兴趣的只是鲁班天书中那些神奇玄妙的法术,至于学成之后是害人还是为民造福,根本不在他们考虑之内,是不是断子绝孙,那也只是屁话一句。
杨晨的想法是,对方必然是修道高手,但不可能是木匠高手,这样一来,对方也会知难而退,但他没想到,他这话说出来之后,对方便把他放了出来,并且把他请到了一处殿堂之上。
那天,他见到了很多人,虽然不说都是奇形怪状,也是个个奇装异服,他看着那些人的装扮,忽然想起了一个老对头,伊胜。
一问之下,对方果然承认了,他们就是厌胜师,而且他们的先辈,和鲁班天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人就是鲁班天书的传人,这个倒是没有糊弄杨晨,只是因为这些年术法式微,过去的很多东西失去了传承,所以他们便想把鲁班天书找到,再次将厌胜师这一古老神秘的职业发扬光大。
杨晨有些不懂,便问对方,鲁班天书和厌胜师发扬光大有什么关系,对方说,因为厌胜师的很多手段便是脱胎于鲁班天书,而且现在厌胜师中还有半部鲁班天书,只是因为手里的是残本,缺少了很多关键的东西,所以才想要找到杨家,索取正本鲁班天书。
杨晨一听恍然大悟,难怪过去那个伊胜千方百计想要找自己抢夺鲁班天书,原来还有这样的一段渊源。
如果这样的话,那甚至可以说,杨家和厌胜师,说不定过去就还曾有什么交集。但是对方虽然说的恳切,而且一直都没有动粗,杨晨还是不想交出鲁班天书,他便拿木匠的说法搪塞,但没想到对方居然真的站出来一个木匠,说既然鲁班天书有这个规矩,那自然应该遵守,于是便要和杨晨比试,双方互出题目,一起完成,看看到底谁才是合格的木匠。
杨晨挠了挠头,暗道要坏,他虽然得了鲁班天书的传承,但是却从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木匠,他虽然跟爷爷混了几年,什么手艺都懂一点,但是却都不精,木匠一道,他顶多会制作个桌椅板凳,打个床,打个柜子,而且手艺还不咋样。
不过这也不怪他,在当今这个时代,他也根本没机会施展,再说他爷爷从小就让他好好学习,也从来没认真的教过他。
但对方既然划出道来了,硬着头皮也得接着,否则还好意思说自己是鲁班天书传人么?
杨晨却也不傻,他知道自己的真本事不怎么样,便让对方先出规则,他的用意是想看看对方的手段和水平,以便自己来应付。
对方欣然同意,于是这第一局就由对方出题目,那人略微想了想,就对杨晨说,咱们各自造一艘木船,大小尺寸都相同,造成之后一起下水,上面站人,看谁的木船浮力好,先沉水的为输。
杨晨当时就傻眼了,造船?他长这么大几乎都没见过船是什么样的,但是对方既然提出来了,他也不能胆怯退缩,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
随后对方便画出了船身大小尺寸,又有人运来材料,两人便各自在一个场地上,搭起场子,开始比试造船。
杨晨说到这里,我不由觉得很是有趣,他那两下子我基本是知道的,他造的船,那能开吗?
我问杨晨:“那这第一场比试的结果如何呢,到底是谁胜谁负?”
杨晨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苦着脸说:“你别着急,听我慢慢跟你说……”
可怜杨晨当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看着那图纸,也只能看明白尺寸样式。各种工具倒也会用,但造船毕竟和打柜不一样,不是有个样子就能完成的,还得考虑密封性和船身结构的合理性,否则下了水之后,也是漏水沉底的货。
这可纯粹是逼上梁山,杨晨绞尽脑汁,回忆着鲁班天书中那些关于建造的部分,什么造船造屋,其实本来是鲁班天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他当时只顾着学习法术。哪里会在意怎么造船,所以只是记住了一鳞半爪,此时艰难回忆,虽然想起了七七八八,却也是差强人意。
最后杨晨用了几天的时间,好歹也算是造出了船,大小样式倒也差不多。于是双方便找了一条大河,在一天里热热闹闹的搭起两艘大船,要一起下水,检验胜负,看谁的船最好,谁才是合格的木匠。
这时杨晨似乎已经不再是被禁闭的囚徒了,他也一心只想着如何取胜,但这次造船实在是心里没底,可为了鲁班天书传人的名声,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战。
那一天,去了几百人围观。都是山寨里的村民。两艘船在众人见证下被推入大河,上面一个一个的往上站人,很快便站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