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我们在有装甲保护的情况下与其对射,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将其杀伤过半之后也开始出现了问题,由于对方的射速太高,那些椭圆弹药如雨点一样,没有间歇的“泼洒”在装甲列车上,刚开始这些装甲还能顶得住,可时间久了,由于反复遭到强力而密集的打击,装甲板开始金属疲劳,表皮被打出裂纹,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受弹最多的部位被完全打塌只是个时间问题。

毕竟这些装甲都是有近百年甚至是上百年历史的“老古董”,并且它们的固定方式还都用的是铆接,这种在一战时期最为流行的钢板固定法,在铸造、焊接甚至是3D打印等技术发明后早已落后于时代了,再加上风吹日晒这么久,外表早已锈迹斑斑,不论是装甲本身还是整个列车的结构强度,都十分堪忧,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实属不易。

而且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装甲正面被打裂,而反面,也就是面向我们这些射手的一面则产生了崩碎现象,我身边的至少2名机枪射手因为正冲着自己的装甲板崩碎后碎片高速袭来而被击中了面部与颈部,颈部索性有护颈保护,没有大碍,但没有保护的面部被打则当场血流满面,与此同时他们也都先后惨叫一声向后跌倒;而我扭头去看时,甚至都看到了好几枚形状不规则的弹片插在伤者面部的皮肉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就是这些远程怪物居然还会一边进食一边战斗,好像进食是在给自己补充弹药,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发现凡是出现进食行为的远程怪物,都是停止发射椭圆弹药,退到后面或者是两侧,然后开始进食,而不进食的则继续发射,等进食完毕后的这一批会顶上来接着打,之前打的又会退下去进食,然后便是如此往复循环,配合的十分默契。

而进食的方式也十分骇人—

它们的“苍蝇头”复眼中间会伸出来一个有3处活动关节,长度不低于5米,粗细好似胶皮水管一样的尖头中空柱状器官,好似一个能拐弯的蚊子口器,这些口气一样的器官会先向上高高抬起,头部部分向下弯曲,然后猛然发力,狠狠的插入到周边被我们与营区防线火力击毙的同类尸体上,接着就开始疯狂吮吸,吮吸的效果更是达到了尸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下干瘪下去,直至变成几片残留的外骨骼外什么都剩不下,它们以“一对一”的形式,几乎在几十秒内就能吸干一具同类的尸体,然后就能进行轮换,一来是射击的保护进食的,二来是如此轮换保证了和我们交火的时候始终保持“火力输出”的不间断。

我不知道这些怪物的智慧有没有达到拥有可以考虑到这个层面的战术思想,但在实战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却就是如此。

而新的威胁也不止于它们,因为空中的飞行怪物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帮家伙的数量始终不多,第二次出现也没有突破20只,可有这样的一群东西在头顶来回飞并往下“拉”危险系数“巨高”的脓液包,这换了谁都不会心安,而它们的变化是之前一次只能扔下一个脓包,现在却能连扔三个,覆盖面积和覆盖范围内的密度都大大增加,大量四处飞溅的绿色毒液也开始因为其总量开始超过了如手臂、腿部等作战服相对薄弱位置的吸收上限,导致毒液渗透过作战服接触到下面的皮肤,然后直接导致了维和战士们也开始遭到了这种可怕“化学武器”的杀伤。

至于外围防线的投诚武装,早就死的死逃的逃被打了个七零八落,其中绝大部分是命丧当场,极少数腿脚麻利的,跑掉了算是捡了一条命。

而导致整个营区防线真正开始崩溃的是这种远程怪物的数量在第四次进攻的中期开始便开始源源不断的补充上来,从开始的百余只,数量迅速翻倍,它们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赶来,发展到最后,我们倾尽所有火力所能消灭掉的数量,却都远远比不上它们补充上来的数量,更不用说它们来了那不是来“观光”的,是冲到跟前用能把人打碎的椭圆弹丸跟我们对射的。

装甲列车也抵挡不住了,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后来我发现自己因为机枪而选择的射击位置前后左右竟然有为了临时增强防护力而在里外两层各加了两块厚度都在30厘米左右的钢板,这些钢板也是使用铆接工艺固定在上面的,看起来虽然是后加上去的,但大致也跟这台装甲列车是同一年代的产物,估计是这个位置作为主要的机枪火力输出点,在实战中更容易吸引到敌方的火力,被攻击的次数和强度都较多较大,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加强,而在眼下,我却由于这个可能是一个世纪前做出的加强而免遭像周围另外5个机枪位一样遭到装甲反面崩碎后碎片的杀伤,因为算上我爱在内,这一节车厢里的6个机枪射击位,除了我以外,另外的5个中有两个在远程怪物增援之前就已经被击中,另外3个则在增援之后也不幸受创,我跟杨壮这个,是唯一一个因为有增强装甲而顶住攻击没有崩裂幸存下来的。

其它部位的装甲最严重的完全被打到四分五裂,车厢上的主装甲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虎牙与张楠锋他们操作的高炮上的挡板了,高炮的射击位高耸在外,本来就特别显眼,遭到远程怪物的“集火攻击”后迅速被摧毁,幸好两人还有3名战士跑得快,翻身跳到了车厢的另一面,摔是摔了一下,但好歹是没被打中,可来不及撤离的另外数名战士就没这么幸运的,有被击中头部当场牺牲的,又被打断腿脚的等等等等。

(未完待续)

由于天涯系统刚才抽掉了第三段,所以特此补发,各位看官按照段落标码观看即可,如果20265楼的文字版再次被抽的话,那就请看20268楼的截图版。

看了一下最近各位看官的意见,主要是感觉这次战斗写的太长有些啰嗦了,这个楼主不否认,因为在写的时候的确是在细节上所用的篇幅比较多,导致整体较长,不过大家放心,本篇到了这里也就更了全篇的十分之六七左右了,还有不多就能更完,而且此战也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会结束,剩下的三四成内容是开启后面剧情的关键。

另外,还有不少看官问尤琦什么时候再登场,这个楼主先概念性的预告一下:也不会太久了,下次出场的时候,她还是当之无愧的“大女主”,而且所涉及到的那一篇,将会集中全力将以前挖过但还没填上的“坑”都填上,给所有主要疑问一个交代,整个剧情的跨度也会很大,涉及人物也会很多,可以说现在这一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其一个铺垫。

而在目前没更到之时,还请各位看官稍安勿躁,敬请期待;最后,谢谢支持!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更一下正文中多次提到的水冷式重机枪。

图1、2为民国时期金陵兵工厂以德国MG-08型水冷式重机枪为原型仿制的“民二四式”重机枪(于民国23年开始仿制,民国24年仿制成功,故此命名),口径7.92毫米,在抗日战争期间,该枪发挥了极大作用,是日寇最为恐惧的地面直射火力,其强悍的性能亦是以绝对优势压倒了日寇装备的92式重机枪。

另外,该枪也是有关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枪械,枪口前的那块圆形钢片,主要作用是防弹,防止迎面射来的子丨弹丨打穿后面的冷却水筒,不过这个结构有的水冷式重机枪型号有,有的则没有(比如图4中的“崔克斯”)。

图3为德国MG-08型7.92毫米水冷式重机枪,也就是上面“民二四式”的仿制原型。

图4为英国“崔克斯”(也翻译为“微克斯”)Mk.1型.303英寸(7.7毫米)口径水冷式重机枪。

通过图1与图4还能看到枪上的输水管,但这类枪械大多数已经年代久远,所以相关附件都遗失掉了,影视剧中的道具则为了省事,也把这一环给省掉了,其实输水管是任何型号的水冷式重机枪在完整状态下不可或缺的标配。

(注:图2来源为某索索引擎百科,特此声明)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9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9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