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后来随着持续射击的时间继续延长,盛放冷却液的套筒中开始冒出一股股白色蒸汽,这说明枪管的热量已经将套筒里的冷却液给生生加热到了沸点,再打下去用不了多久冷却液就会随着蒸汽蒸发干净,到时候如果得不到补充,那水冷式重机枪的优势便不复存在,面对这个问题,我趁着一个射击空挡,对杨壮喊:

“去帮我找一点液体来,什么都行,只要能给枪降温的就行!”

杨壮应了一声,然后就离开输弹位,弓着腰开始在附近寻找,找了不多时便发现车厢的墙角处有一个大号白色塑料桶,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液体,但因为太黑,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等他把费了老大的劲把塑料桶提到跟前来拧开盖子之后,一股浓烈的骚味传了出来,这跟刚开始机枪套筒里传来的味道一样,只是更加浓烈,浓烈到闻一下好像跟吸了一口氨气一样,在这密闭而闷热至极的空间里,差点没把握给熏晕过去,而我下意识的感觉到这里面的液体极有可能是尿,而且还不是人尿,而应该是某种大型牲畜的尿液!

因为人类的尿液很难有这么浓烈的骚味。

不管是什么了,我把上衣脱掉扔给杨壮,杨壮也脱掉自己的上衣,然后将其缠在手上暂时隔热,再以最快的速度将套筒上的注水口打开,接着搬起那个装满尿的塑料桶就往里倒,按理说附件齐全的水冷式重机枪都应该有一条专门用来输水的管子连通着水源与机枪的水冷套筒,好方便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加水,但这里没有,估计是被那帮军事素质低下的武装分子给弄丢了,反正是找不到了,所以只能用这种最直接的方法往里倒。

随着尿液接触到滚烫的套筒与枪管里外之后,便频繁的发出阵阵剧烈的“嘶嘶”声并升腾出大量白色蒸汽,忍住这股难闻气味,最后总算是将套筒里给灌满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猜的没错,这不仅是尿,而且还真不是人的尿,而是马尿!

至于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一大桶马尿,在事后有人给我分析过,说这肯定是“圣地青年党”的人为了支撑这些水冷式重机枪持续射击而准备的,而选择尿而不选择水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一来在整个苏丹地区,水是一种很宝贵的自然资源,够喝就不错了,拿来冷却枪械,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二来是尿液的冷却效果要比单纯的水强,因为其中杂质特别是矿物质较多,在接触发热面时的蒸发时间会更长,带走更多的热量,换句话说,矿物质等杂质越多的液体,相对来说冷却效果就越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就选择了马尿这种比人尿更加“浓烈”的液体来担当冷却液。

当然了,杂质太多的液体用多了也有坏处,最直接的一个就是会在套筒里沉积下越来越多的“水垢”,挤占原本冷却液的空间导致冷却效果下降,甚至能直至将套筒彻底堵塞,那清理起来才叫一个费劲,而如果不清理,那这个“水冷”的优势也就基本报废了。

但我们这里没工夫考虑这些,有了冷却液,我继续展开射击。

不过这里只说我了,那侧面对向我们的护甲怪物根本就无法尽数有多少,任凭我一挺机枪再怎么打那也是杯水车薪,而之所以能成功帮助正面防线扛过这一次,除了我操作的机枪以外,旁边起码5-6挺其它的水冷式重机枪以及不少于3挺PKM机枪也在我开始射击的前后脚一直打到最后,而这些火力加起来也还不是关键,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虎牙、张楠锋以及数名战士配合之下操作的那3门部署在另一节车厢顶部的L60型40毫米高射炮,这3门高射炮的平射,在整个射击过程中将起码数百发4各型40毫米高炮炮弹打到怪物集群的侧面,穿透与爆炸将它们成片成片的撕碎,可以说是承担了整个歼敌总量的60%以上。

除此之外,就是车上的那几门火炮了,诸如“移花接木”BMP-1炮塔73毫米主炮与T-54炮塔上的100毫米主炮,这些主炮前者用钢柱杀伤弹,后者用榴弹,反复轰击密集的三足怪兽集群,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我则在杨壮的帮助下给套筒灌满了马尿之后又打了起码7、8条每条5米长,每条250发子丨弹丨的帆布弹链,这才停止射击,望着对面成片的怪物尸体,和向后退却的剩余怪物,我这才将将松了一口气,这次进攻总算是顶过去了。

漆六桐那边也将5只飞行怪兽击落了至少3只,他在耳麦中说:

“你们再晚来一会儿,这地方就完了!呼—”说完后他长舒了一口气。

(未完待续)

楼上的更新,也就是20228楼是今天的第三段,发送的时候标注错了,写成了第二段,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发出去了;这里特此纠正一下,实在是不好意思。

楼主又来更图了,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所以好几次没更图,都是得次日补更,这回楼主还得这样,先更一下昨天的图:

图1、2、3、4都是非洲武装分子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五花八门的穿着,以及各种“魔性”的操枪姿势,尤其是图2,这个把枪举过头顶的射击姿势可以说得上是中东、非洲等战乱地区军事素质低下的武装分子的一个标志性姿势了,而这张图,也由于其代表性太强,所以也成了相关内容中配图的常客。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射击,就非洲的情况来说,有部分地区是非洲武装分子至今还不知道“三点一线”为何物,认为枪械的命中原理靠的是“魔法”,由于就有了“命中靠信仰”的这个调侃说法。

而非洲作为一块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大陆,闹出这种笑话在很多时候都是“基本操作”;其实说到底,无论在哪里,通过发展从而摆脱愚昧,获得强大,这才是唯一的硬道理。

再更今天的,今天的图就更一下正文中提到的装甲列车,这是一种蒸汽时代的重要武器装备,在部分地区甚至还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前南斯拉夫)至2015年(俄罗斯)。

图1、2、3、4、5、6均为装甲列车的图,其中图1、2均为二战产品,前者为纳粹德国装备,后者为前苏联装备;图4就是上述提到的前南斯拉夫使用的装甲列车“克拉伊纳特快”号,该列车主要由当时内战双方的塞族武装使用,图5、6则是绘画作品,两者都为纳粹德国装备。

另外各位看官可以注意一下图3,图3就是某装甲列车上的一处机枪阵地,可以看到上面部署了大量重机枪,并以水冷式重机枪为主,只不过这里是露天的,没有部署在车厢内,缺点是防御力较低,好处是比较凉快,毕竟没有空调的时代,火车车厢里到了夏季那可不是一般的热,即便图中的装甲列车服役的地点与装备方是位于纬度较高地区的前苏联。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8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8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