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者磕碰时产生的花火来看,这就不是凡物,更不用说以玄圣跟太平爵的道行,被他俩挥舞起来的兵器这样猛烈的磕击在一起居然都是毫发无损,这便说明了其中的厉害,那李龙沛使用的折铁大刀使用材料是何等的上乘?仅仅是打在了太平爵的护体罡气上边崩裂的刀刃,连碰到对方躯体的机会都没有,其表现跟这个一比,当即完全落败。
而对攻的战斗强度是最大的,因为两个人都在输出,玄圣一会儿来个“两肋插刀”(用两只棒头去戳对方的两肋),太平爵则打过来一记“黑虎掏心”,你来我往之下打的好不热闹,当然了,这只是看着热闹,实际上是要命的活计,谁若是有一招之差,便有可能被对方打死。
由于这二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已经不能用凡人的标准去看,所以他俩的兵器格斗我看了半天,感觉无法用类似比武中那些高手们的对战形势来判断他们谁占上风谁占下风,总的来说是互有压制,但都做不到打破僵局将对方击败的地步,只是虬龙棒这种驾驭难度极高的兵器在玄圣手里,静时如万年雪松,动时如万马奔腾,轻时如鸿毛乘风,重时如泰山压顶,打的是收放自如,反观太平爵,他的掌法是刚猛有余,但内敛不足,几十个回合下来,便显得有些被动,从这个角度讲,还是玄圣的底子更深厚一些,不过即便如此,想要把太平爵跟干趴下,那也是艰难至极。
(未完待续)
各位看官,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第三段,也就是16829楼少发了一段,导致跟第二段接不上了,在这里补发一下,具体的阅读顺序是:16826楼→16827楼→本段补充内容→16829楼。
以下为补充内容:
“二师弟,筋骨活动的怎么样了?再来我可就来真的了。”玄圣做了一个轻轻运气的动作,随后突出一小口气息来,如此说。
“你这厮也果真是能戴的起‘玄圣’的名头,我自问这身本事已可天下无敌,想不到要拿你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太平爵说。
“想拿我?有你这种想法的人不止你一个,只是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看来跟他们走一条路的人,又要多一个。”玄圣说。
“我不跟你斗口,方才一战,心血上涌恰到好处,的确是活动开了,你已经勾起了我的兴趣,可要是这时候叫我一掌打死,那样就太没意思了,所以,一会儿注意点,记得用全力。”太平爵说。
“那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咯。”玄圣说,随后这次是他主动展开了攻势,就看他刚开始时还是双臂自然下垂,好像放松到了极点,然后突然用力一抖,双手向前一甩,就在两人中间我眼睁睁的看着空气自行高速旋转了起来,之所以能有肉眼看见空气的异动,是因为这种旋转已经达到了一个龙卷风的级别!别看高度不算很大,直径也不是很宽,看起来比极端天气中的龙卷风小了很多,但有一点不同,因为这是一个“火龙卷”!
通常情况下,火龙卷一般出现在大型火灾现场,因为旋转气流通过火场时间奔腾的火焰带入风中,形成这种现象,不过那都是易燃物燃烧产生的寻常火焰,这个却是以丹火形成的赤红火焰,这火产生的亮度瞬间就将整个广场给照了个通亮,而自形成到攻向太平爵,整个过程也就是1秒钟前后,事后通过慢镜头回放可以看到当时太平爵身上原本已经被黑衫用次声波撕裂的衣服残片,与火龙卷上的炙热气流稍微一沾边,立即便焚化为烬,而他本人面对扑面而来的火龙卷,并不为其所动,一直等到这炙风完全形成之后,自己也摆动双臂,也在空中弄出一个气旋,或者说也是一股旋风,这股旋风与纯红色的火龙卷不同,为白色,其风吹到人脸上又如无数小针再扎一样的刺痛,而这股旋风与那火龙卷一接触,两者便好似两条缠在一起殊死打斗的红白巨蟒一样,在纠缠的过程中,空中不断传来“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已经不是将空气撕裂的问题了,它们好像是能在空气中引起爆炸!
两股旋风一会儿向着玄圣近一点,一会儿又逼近太平爵多一点,一看就知道是在双方控制下进行较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较量的持续升级,这量股旋风将周围的大量杂物都带到了空中,只是下场却有所不同,其中一半是被当场焚化为灰,另一半则是被撕扯成渣,一辆停在旋风不远处,已经被荒草淹没,只剩下车身框架的废弃大巴车最后也被卷入其中,这车车头融为液体卷入风中,车尾像是在超低温下冰冻过后又用大锤用力砸击而崩成粉末的样子,就那么只有零点几秒钟的一瞬间,这起码数吨重的钢铁,便在我眼皮不眨的注视之下,完全“消失”在了望远镜放大回来的画面里。
因为输出的持续增加,我掐着表,一直到两人较力的第6分钟时,连十几米乃至是二三十米外的小树、灌木也被卷入其中,然后下场和那废弃大巴车一模一样,后来甚至连远处比人腰还粗的大树都开始发生倾斜,接着便被连根拔起飞到了漩涡的中心或变成灰烬,或变成粉尘。
当时间进行到第10分钟的时候,广场上因为底座被毁而倒下的旗杆也“加入其中”,更远一些的镇政府大楼,原本已经被震的裂纹横生的结构彻底经受不住此股力量的强烈拉扯后,彻底崩塌,而且崩塌的放下还不是垂直向下,而是向着两股旋风较力的方向而去,甚至有一半以上坍塌的建筑垃圾在,尤其是上层建筑破碎后产生的垃圾还未来得及落地,就被对面“吸”了过去。
一座五层高的办公大楼,就这么被这两人的隔空较力给解体撕碎了!
(未完待续)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还是继续更之前在正文中提到但没有发的武器图,这次是NSV型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该枪代号“悬崖”(国内曾译为“岩石”),在1960年时以设计一型可以取代早前DShKM型12.7毫米同类机枪的产品的指导思想下诞生,同时也是整个冷战中后期,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军事组织,为“对标”抗衡西方“北约”标准同级重机枪,既HB-M2型12.7毫米重机枪的产品,可以作为步兵支援武器、车载机枪、高射机枪来使用,技战术水平较为优秀,因为具有后发优势,所以其综合性能比HB-M2要强一些,这也相当于“超额”完成了抗衡其的设计目的。
图1、2、3为该枪的不用照片,通过图1、2中与人的比例,就可以看出该枪的尺寸之巨大。
图4则为该枪的一张小图与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