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住手!别打他们,让火去烧,活活烧死他们!”

类似的话我不是第一次听,在采访越战老兵的时候也有老战士说过类似的内容,那是因为对残害我国边民的越军有着无比的仇恨,而尤琦现在说这话,其动机就更不用说了,我想她对“太平会”和“伪洪”的恨意,绝不次于越战老兵对越军的程度。

野人战士自然是听从命令,就看着这些“火人”在身边跑来跑去,然后在几秒种后因为剧烈的高温焚烧而倒地身亡,好在雨林中的湿度非常大,泥土也好,植被也罢,永远都是湿漉漉的,所以即便是有明火,也很难引起类似高纬度地区那种烧山大火。

眼下所说的只是一边的情况,而另一边的情况也基本是大同小异,总而言之,100名野人战士几乎没有什么难度的就完成了这次任务,把两侧反坦克炮阵地“连根扫除”,而为了防止还有什么没有发现的地面埋伏,尤琦还命令它们扩大寻找范围,在方圆数公里之内又大致搜寻了一边,基本确定没再有“太平会”或“伪洪”埋伏的人马或者是可能存在的设施之后,这才撤了回来。

在野人战士执行这项任务的同时,撤离伏击圈的坦克部队与随队步兵也完成了修整,立即投入到了第二次进攻之中,这次进攻比上次顺利的多,一直推进到距离其主防线的300米处,可问题又出现了:不论是坦克还是步兵,遭遇到了极其密集的“混合雷区”,什么叫“混合雷区”?顾名思义,就是混着埋设了反坦克地雷与反步兵地雷两种类型地雷的雷场,这种雷场一般是以“绕圈”方式埋设,也就是一枚反坦克地雷,四周围绕着3枚或者是5枚反步兵地雷,坦克来了炸坦克,步兵来了炸步兵,对付的就是步坦协同的进攻。

而且这些反步兵地雷中有大量的“炸腿雷”,也就是踩到之后引爆并不会将触雷者炸死,但会炸断一条腿的地雷,这种看似较小的威力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反而是有意为之,其目的是把进攻方的有生力量致残,导致被致残者成为进攻方的累赘,毕竟眼看着少了一条腿躺在地上哀嚎不止的战友而袖手不管的混蛋并不多,同时也可以为打击营救人员创造条件,这与狙击手打第一个目标时不将其射杀,而只将其打伤却不能移动,引来更多人后逐一射杀的战术是一个道理。

从前线穿回来的信息看,坦克之中有5辆被炸断履带失去了机动性,而步兵中则有上百人被炸伤或炸死,这个数字对于数万人的总进攻人数虽然并不高,但对士气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我眼见此景,对尤琦说:

“你怎么不派野人战士一起投入进攻,它们在这种地形上的突击能力不比坦克差,对对面的震慑力真是更强,刚才应该趁着摧毁反坦克炮阵地的档口,一块跟着主攻力量往里打才对。”我说。

“不行,现在野人战士的数量还是太少,我父亲拨给了我100个,这100个的每一个都是尤家的重要资产,我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是不能使用它们的,我也想把它们当步兵用,但数量不允许,如果我有几千或者是一万名野人战士,不用你说我早就让它们上了。

另外,野人战士目前还只能是属于‘奇兵’,而不是‘正兵’,并不能取代现有的对口常规力量,起码目前是这样的。”尤琦说。

“好吧,但这么在前面僵着也不行啊。”我说。

“既然这样,那就用‘笨办法’来,单兄,你的坦克全部退到雷场外沿,以正面装甲最厚处面向敌方主阵地,然后三分之一使用穿甲弹待命,三分之二全部换装榴弹,以精确射击为步兵进攻提供掩护,我则命令三方步兵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一边扫雷,一边进攻,一点一点的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纵深300米的雷场,在这种战术下开辟几条无雷的进攻通道估计需要2个小时左右,虽然要冒一点风险,但以目前的国际环境来说,时间已经在我们这一边了,你看如何?”尤琦先回了我一句,随后对单云台说。

“二小姐高见,这主阵地设置在一隘口之前,两侧山势险峻,想要短时间内迂回作战的确不现实,大范围迂回绕开山体的话,又要耗费最少几十个小时的时间,恐要贻误战机,你这个2小时内连打带排的战术,的确是眼下最好的解决方案了,我表示同意,老哥哥你呢?”单云台回答完了尤琦又对红将大哥说,这位老兵则不愧是老兵,他的意见在这里显得非常有意义,他说:

(未完待续)

“我不知道你们二位手下的兵怎么样,我带出来的人基本都练过‘三三制战术’,说实话,这种战术是标准的班组突击战术,在帮派战中基本用不到,但我年轻的时候是军旅出身,所以对这一套很有感情,这才带着一种情怀让手下弟兄们没事就练练,练的说不上多么好,但可堪一用,没想到在今天这个场合,竟然有了用武之地,我建议在步步为营的基础上,以‘三三制战术’为基础,进行扩大化使用,我们正好是三家联手,那么就根据‘三三制’中的‘进攻-掩护-支援’这三大项来分工,尤家兵精粮足,力量最强,不妨直接携带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重机枪一类大威力班组武器向前推进,承担起进攻的任务。

洪门的单老弟有坦克坐镇,那就承担起支援的重任,在300米的雷场边缘以坦克为支点,步兵们也设置临时掩体,特别是单兵掩体,比如大量挖掘散兵坑,摆开架势,把进攻战变成‘阵地战’,跟他们对射,发挥我们火力强大的优势。

而我红将力量稍弱一些,但也不能认怂,我会派出最精锐的1000人,加入到进攻队伍中去,然后剩下的5000来人,部署在尤家的前沿,进行全力排雷,争取在2小时之内,就是用人滚,也滚出两三条进攻通道来,不过二位论财论势都不是我能比的,那么想必二位的手里也有专门从事工兵专业的力量,如果有,还请调拨出来,配合我红将的雷场开辟行动。”

“还是老兵有见地,佩服!就按您说的来!”尤琦说,同时看了单云台一样,在争取他的意见,他则说:

“有此妙计,何愁‘太平’不破!”

这下三个主力达成了共识,那在战场这种瞬息万变且要人命的环境下,自然不能慢条斯理的来,一切都要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所以这个简短但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讨论结束并得到明确结果之后,便立即开始执行。

(八十五)战事升级与太平会的“杀手锏”

要知道“太平会”防守力量驻守的这个隘口是隘口不假,但他们向外眼神出来的阵地总宽度超过几十公里,再加上其余帮派的迂回范围,其战场范围之广大,已经完全达到了一场会战的标准,要不然也不会产生双方总数在十万人以上的战场局面,而整个数十平方公里的交战区内,这条刚才双方坦克反复战斗过的“主干道”就是主要区域,而隘口本身则主要中的核心,只要突破了隘口的防御,那么进攻部队就可以鱼贯而入杀将进去,而后面则是“太平会”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贩毒大本营,里面有大量的建筑物,其中包含居住区、娱乐区、甚至是银行、行政机构乃至武装力量的驻地等等等等,可谓是一应俱全,抛开法律层面,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隘口后面的“太平会”窝点,都堪称是一座中型城市,换句话说,这场战斗,如果爆发,那便是一场十分艰难的“城市攻坚战”。

根据方才的部署,三方联军已经迅速调整阵型,按照计划展开行动,不得不说,尤琦的“步步为营”与红将大哥的“万人扩大版三三制”战术配合在一起,的确是立即就见了成效,那几十辆坦克火力凶猛,但毕竟只有几十辆,要支援数万人的作战,总还是捉襟见肘,算是载具重火力严重缺乏的这个档口,尤琦所说的那100辆尤家的装甲单位,到场了!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6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6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