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百克怎么“凌空叠绸缎”这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绸缎抽掉之后在那推车下面露出来的东西—
一副金光四射的盔甲!
这套盔甲设计的极尽巧妙精美之能事,让人看上去就感觉它不是一件用来作战的装备,而是一件用来欣赏,甚至是抚摸、把玩的艺术品。
在组成部分上:
有胸甲、
肩吞(注:专门保护肩膀的盔甲部分)、
戴膊(注:专门保护大臂位置的盔甲部分)、
肋叉(注:专门保护肋骨的盔甲部分,常见的甲胄是没有这一块的,因为会与保护躯干的胸甲连在一起,只有顶级甲胄才会有独立的“肋叉”,比如尤琦的这一套)、
腹吞(注:专门保护腹部的盔甲部分)、
裈甲(注:专门保护小腹至裆部的盔甲部分)、
战裙(注:女式盔甲的独有设计,除了用于装饰以外,同时也加强了对大腿外侧的保护)、
战靴以及胄(注:既头盔,“甲胄”一词的字面含义便是前字指的是身上的护具,后字指的是头部的护具,合起来才是一套完整的盔甲),尺寸方面则不用多说,这凹凸有致的贴身设计,即便没人告诉,也能一下就猜出来是尤琦的“家什”,关于这套甲胄的来头,我还是“例行性”的问李龙沛,他说:
“这套盔甲名叫‘贲龙铠’,不过只是铠甲,不算头盔与披风以及战靴,这三个部分有各自独立的名称,前者叫‘玄女盔’,中者叫“红鸾披”、后者叫‘登云履’。”
“这不用知道具体性能怎么样,就这‘逼格’如此之高的名字,就肯定不是一般物件儿,不过我看这幅铠甲漂亮是漂亮,但怎么感觉这么薄啊?这能顶得住重击吗?还是尤小姐身手高超,穿盔甲只是作为一种象征?亦或者这只是外层,穿的时候里面还需要有内衬?”我说。
(三十六)“四宝”(下)
“小姐身手高超那没的说,但盔甲被锻造出来自然就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所以没有象征这么一说,至于内衬,自然要穿,不过那只是为了提高舒适性,真正防御外来打击的,就是靠外面这层你看到的盔甲。
你看它薄,但并不能说明它的性能不好,这么给你说吧,这幅‘贲龙铠’通过验收的时候,连14.5×114毫米的穿甲燃烧弹打在上面都一点痕迹留不下,最关键的是它除了机械性能上足以抵挡大威力轻武器的连续攻击以外,分散其动能的效果更是突出,否则这么轻薄,即便打不穿,也会因为动能的向后传递而将穿着者震伤甚至是震死,这跟防弹衣是一个道理。
而‘贲龙铠’则不然,它的‘导力性’极好,其内部的独特蜂窝状分子结构可以把冲击在一点的力量迅速分解到全身所有铠甲覆盖之下,只要材料相通并有接触的,就能传递下去,也就是说使用这种材料的面积越大,同时也就越能提高某一点的防护力,因为对一点的打击,都会被它‘泄力’到同材料所能到达的最大面积,而小姐这一身铠甲如果全铺开,那面积足有3平方米多,这么大的‘泄力区域’,轻武器的那点动能打在上面就不剩什么了。
这是‘金铠’,现在就这么一套,还有‘黑铠’,现在有三套,‘黑铠’略差一些,模拟时用轻型火箭筒打正了就能打穿,而‘金铠’的原料在测试中用35毫米埋头弹近距离射击,也只是打出了一些浅浅的白点而已。
所以,热武器都是如此,单人使用的冷兵器对它来说,基本上就是完全无效。”李龙沛说。
“这么厉害?那量产以后去做防弹衣坦克装甲车辆的附加装甲甚至是航空器的蒙皮都是前途无量啊!”我说。
“没那么简单,这样的好东西要是能如此轻易的就被批量生产,也就没那么珍贵了,它的原材料跟小姐的那四柄剑一样,都是来自于罗布泊,据说是取自于某种高等生物的外骨骼,这种生物极其罕见不说,由于甲壳太过坚硬,在切割加工的时候不得不动用能切开船板的超大功率激光切割机进行裁剪切,再使用专门的磨头进行打磨,一个100多万的磨头,每打磨50平方厘米,就得报废一个,3平米的总面积,要废掉多少个磨头你可以算算。
这还没算仅仅有钱还不行,想要获得此物还要动用高级别的‘政治资源’,否则能见一面就不错了,要拿到手这么大一块,纯属妄想。
总的来说,我们事后算过,‘贲龙铠’的成本,基本上是每平方米1.5亿元左右。”李龙沛说。
“呃.那3平米就是4.5亿左右了.看来你说的这个高超性能真不是白来的,这价钱也对得起它的‘能耐’了。”我说,对于尤家这种“日常”式的天文数字的价格我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基本上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尤琦身上的“家什”不上亿的都不多,而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李龙沛提到了此物的原材料来源与四柄宝剑相同,都是来自于罗布泊,而且还是取自某种高级生物的外骨骼,再结合这金灿灿的颜色,就让我不由的联想到了我不久前做过的一次有关罗布泊的专题采访.而这个问题也在日后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得到了最终答案,但那还是后话,这里仍然暂且不提。
我心里盘算着“乌雷暴”、“混天尤”、“贲龙铠”(及其“玄女盔”、“登云履”等附件)这已经是三种宝贝了,四宝应该还差最后一种没有亮相,抱着手就继续在这里等吧,在我跟李龙沛说完话后又等了估摸着七八分钟,尤琦这才以欣赏的眼光里里外外看完了这副金盔金甲,这是为她订制的东西,她也肯定不是在这里才第一次见到此物,而即便这样还瞧了这么久,也看的出她是真的喜欢这副铠甲。
(未完待续)
铠甲看完,最后一样宝贝正式登场,由两人一前一后扛着一根长枪走入我的视野,这根枪的枪杆与盔甲的颜色相同,同为金黄色,而枪头则是锃明刷亮的银白色,整体设计呈流线型,两边开刃,前部尖锐,有四条放血槽,枪头与枪杆相结合的位置还有“留情节”,没有其它诸如红缨一类的多余装饰,更显几分刚毅,这枪无论从实战性还是观赏性上来说,都做到了极致。
而所谓“留情节”,这乃是一种我国冷兵器时代对枪、矛、槊(注:这三种兵器虽然形质在外观上看起来十分类似,但设计及使用理念、方法都是完全不同的,相关内容会在后文相关处中详细提及,这里暂且不细说)等长杆刺击兵器上常有的设计,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在刺中时因为用力过猛而穿透目标后进入太多,不便于向外抽拔而造成贻误战机及不利于自身的情况发生,一般来说都以向外伸展的十字形设计,在触碰到目标身体四周时可以极大的提高单位压力,强行停住枪身继续穿过目标身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