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只应天上有!”
只是每次一转眼瞧见旁边的尹天驰时,心里就是一阵犯别扭,整个表演持续了大概八九分钟的样子,等结束之后,台下便是掌声如雷,一直持续了3分钟左右才渐渐平息,而尤琦将“流彩虹”归鞘,换回贺寿的盛装,从后台回坐原位,我细细观察一番,发现她面不改色心不跳,大气都不出一口,刚才那一番舞剑动作大开大合,即便是练家子这么走一趟下来也很难完全做到心平气和,可她却能做到,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格斗功底实在是太扎实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尹天驰,他虽然也不赖,但是在下台之前借着头顶明亮的灯光,我能清晰的看到他头顶上泛着亮光的汗珠,呼吸也略显急促,再加上他还是个男的,如此一来,就比尤琦逊色不少了。
等尤琦换回衣服再回到座位上时,那个熟悉又尖刻的声音再次响起,青面寡妇说:
“花拳绣腿,难堪大用,哼。”话罢还冷笑了一声,她说的是谁这是明摆着的,尤琦则把身子往椅子背上一靠,侧脸对着青面寡妇说:
“童言无忌。”
我后来才知道青面寡妇比尤琦小一岁,不管是不是有这个原因,总之尤琦这是在将其比喻为“黄口小儿,不值一驳”,那青面寡妇可彻底压不住火儿,提刀在手,霍然站起,我一看之下心里就是一紧,心说完了!这两个女人要是打起来,那就是“针尖儿对麦芒”,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青面寡妇如果伤了,这事儿没完,毕竟她本人以及那“太平会”都不是善茬儿,要是尤琦伤了,尤氏家族更不是吃素的,后者于我个人来说也最不想见的结果,况且在范小雨找到之前,也的确不好节外生枝。
眼看着青面寡妇拎着“雾丸妖”就过来了,尤琦也不慌不忙,只是右手始终没有离开“流彩虹”的剑柄,一旁的李龙沛与乌兰百克,乃至虎牙也都进入到了戒备状态,满以为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突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背后传来,回头一看,竟然是后面桌子上的一大群人,“呼呼啦啦”的全围过来了,把“尤氏”的这一桌围了个水泄不通,还“恰到好处”的把还没走过来的青面寡妇挡在了外面,看到此情,我心里暗自窃喜,而那帮人看样子,是来敬酒的,因为他们每人手中都端着一碗盛满酒水的大碗,
等众人站定,打头的一个,看样子有五十来岁,一头花白的头发,面庞消瘦,他先自报家门道:
“鄙人陈慧生,14K‘慧’字辈‘话事人’,敬尤家一碗!待我向尤仲老先生问安!”
尤琦闻言,起身端酒,回道:
“原来是慧叔,久仰大名,尤家小女尤琦代家父承蒙盛意,先干为敬!”说完便仰头将这一碗酒一饮而尽。
“鄙人罗显道,天道盟‘二盟主’,敬尤家一碗!待我向尤仲老先生问安!”
尤琦的回答依然如故,然后再次饮干一碗烈酒。
“我是个粗人,‘鄙人鄙人’的称呼不习惯,但尤氏的手段我见过,甚是佩服,我也受过尤仲老先生的恩惠,今天作为红将的总把头,代表红将全体上下,敬尤家一碗,也敬老先生一碗!”第三个走上前来的是个年逾70岁的男人,这人年纪虽然已经不小,但双目如炬,端着酒碗的右手虎口布满了老茧,两腿站在那里并成一条直线,采访过众多军人的经验告诉我,这人曾经当过兵,而且时间还不短!
尤琦盛满第三碗酒,对此人说:
“红将上下,一颗拳拳赤子心,天地可鉴,令人佩服,小女尤琦也代表家父,代表尤家上下,敬您,敬红将一碗!”话罢,又是一饮而尽,到目前为止,尤琦已经连干三碗,往后看,还站了一大堆人,我这头顶就冒汗了,心说怎么着?这是跟每个人都得喝一碗?这么多人喝一个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这就是酒神在世也得喝趴下,钻桌底啊,想到这里遂拉了乌兰百克的衣角一下,想让她提醒一下尤琦,不过幸好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上面的担心是多余的:
因为后面的那群人一起端起了酒碗,异口同声的喊道:
“敬尤家,敬尤老先生!”
“多谢诸位!干!”尤琦回。
“干!”众人再回。
随后尤琦喝下了第四碗酒,而那些人则也同样把碗中酒喝干,接着又拿着酒碗的手将酒碗向下倾斜,以示自己没有剩余,尤琦的动作也是如此,众人等她翻酒碗后,接着再齐声说:
“尤家小姐海量!”
(未完待续)
尤琦这次拱手抱拳行了一礼,说了句“承让!”后,这帮“江湖好汉”们才纷纷散去,开始向别人敬酒,后来我才知道这助兴节目表演完之后就是互相敬酒的“自由环节”,而这个“自由环节”中这久闯江湖的大佬们第一个先来敬她,而且还一口一个尤仲老先生如何如何,看来这尤家“大当家”的,想当年也是位“义薄云天”的主儿。
趁着这个时间,我对尤琦说:
“那个第三个给你敬酒的人是谁啊?‘红将’?这个组织没听你提起过啊,我也从没听说过江湖上还有这么一号,看他能在这么多人里第三个,而且是单独给你敬酒,看来这人以及这个组织的江湖地位不低啊,另外,我看他的手,还有整个人的气质,应该是个军人出身,这些事儿我看着都挺好奇的,要是方便的话—”我的意思是“要是方便的话,你能给我讲讲吗?”
尤琦毕竟喝了四大碗,就是喝白水这会儿也得缓一缓,就更不用说喝的是酒了,她重重的眨了一下眼睛,然后深呼了一口气,对我说:
“这个组织起源于1980年,他们最初的起源是经过文丨革丨残酷武斗的红卫兵,以及参加过越战退伍下来的老兵,尤其是侦察兵这一类实战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那个年代,这些人除非是家庭环境较好的,要不然除了有一股狠劲儿之外,很难在经济大潮下某得片瓦遮身,所以其中的很多人就自发形成了民间团体,说白了也就是比较初级的涉黑势力,红将就是其中之一,起初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大陆,但是随着各地类似团体愈发壮大,对当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直至1983年,第一次严打开始,全国上下都被抓捕的类似组织成员多达几十万,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了躲避打击,辗转到了国外继续发展。
这里面又以红将为典型,他们先是到了缅甸,在当地做了雇佣兵,帮毒贩打过仗,也给政府军帮过忙,因为实战水平极高,组织性又特别强,所以很快就在当地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只是作为这种在战乱国家谋生的底层雇佣兵,赚的钱并不多,所以过了没几年,他们便放弃了佣兵这个行当,通过偷渡,去了香港,主要聚集点就是‘九龙城寨’,因为偷渡没有这么容易,再加上常年征战也损伤不少,所以到达香港时,只有7个人,这7人为了生计,以贩卖猪肉、海鲜、鱼丸为生,先是打垮了当地的肉霸、渔霸、市霸,后又跟白石难民营的‘越南帮’火并,创造了7人在足球场上打败200余人的械斗战例,至此一役,这7兄弟一战成名,接下来,7人想方设法扩大团队,尤其着重吸收与他们有同样遭遇的红卫兵、退伍老兵等,在20世纪60年代,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作为“支援革命”的重点国家,遗留下了大量此类人员,经过对这些人的吸收,红将迅速扩大到了万人的规模,并以这些人作为骨干,在东南亚地区杀了个翻天覆地,其‘红将’的名号,也是在这个时候正是打出去的,取的是‘红色、小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