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尤琦提到的那个部队单位,也就是“剔骨刀”,我虽然作为军迷没猜出来他是这里的人,但这个单位是什么性质,正如尤琦所说,我是一清二楚,这个单位是“精锐单兵”概念的试点单位,是一直让任何敌人都会为之胆寒的力量,那么什么叫“精锐单兵”呢?

(未完待续)

那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一点题外话就有必要讲一下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与训练条件下,在可推广、可复制的前提下,将个体的战斗力推至极限、巅峰的一种训练及装备体系,他们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有最严格的训练方法,锻造出来的便是最强悍的战斗力,那可能会人疑问,感觉这不就是早就已经有的特种部队吗?那么两者质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这还要从特种部队的真实定位说起:

受到大量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没有接触过特种部队的人,很容易将其想象成一群“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以以一当百的“超级战士”,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特种部队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以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比如营救,比如斩首,比如定位,等等等等,其中杀敌并不是唯一,甚至都不是主要选项,换句话说,培养出一名优秀的特战尖兵,主要的目的不是让他能在战场上多杀几个敌人,那样对于在他身上付出的培养成本来说是一种严重浪费,就好比一些人认为特种兵就应该非常能打,应该可以徒放到七八个普通人也不在话下,这也是错误的认知,如同上面所说,特种部队的价值不在于此,训练他们出来不是用来打架的,所以格斗只是他们需要掌握的诸多技能中非常靠后的一项,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对格斗这一单一技能投入太多的精力。

而在我军《特种作战共同基础》的教材中就曾明确说过,特种部队的行动,当以引起敌方最低限度的注意乃至不因其敌方注意为前提实现既定目标,也就是说,连电影中常见的摸哨这种战术行为,在真正的特种作战中是能不做就不做的,因为在敌后作战,保护自身并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多杀敌人那是正面战场上的事,并不是特种部队的主业,而保护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便是隐藏,让敌人发现不了我方力量的存在就是特种部队敌后行动时一切胜利的最坚实基础,但出手击杀敌方有生力量,这就会大大的增加我方的暴露几率,这便与上述原则背道而驰。

所以,在这种建设原则的驱使下,不论是我国还是其它各国的特种部队,都不以能击杀多少敌方有生力量为建设目标,由此,特战队员在接受训练的时候,杀敌本领固然重要,却并不是最重要的,由此与上面提到的格斗一样,没有对极致的追求,也就不会被训练到极致。

上面说的这是真实中特种部队的定位,但在此之前提到的“精锐单兵”则恰好相反!

正如有人评价金庸先生笔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谁的武功最强时说过的那样:

这五人中除西毒以外,其余四人练武的原因各有不同,或要济世救人,或要匡扶天下,或要行侠仗义,或要斩妖除魔,但之所以把西毒排除在外,是因为他不同,他练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当天下第一!

这是一种近乎于疯狂的执念,是一件让让欧阳锋穷其一生去追求的事业,正所谓“一生只做一件事”,形容的正是这种人,而也正是因为中纯粹的目标,让欧阳锋的目标性极强,最终虽然走火入魔,但却练就成了五人中武功最强者。

那么多写这段话的目的,想要说明的便是“精锐单兵”与常规意义上的特种部队相比,后者是五人中的其余四人,各自担负的使命不同,而前者则是欧阳锋,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两个字:杀敌。

详细来说,就是这种部队的存在意义,为的是让士兵掌握尽可能多,尽可能精的杀敌技巧,他们不像特种部队那样需要学习各种大量与直接作战无关的知识,而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与捉对厮杀有关的内容上,如此在“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原理下,“精锐单兵”里的成员,就是将单兵作战技巧练至巅峰,将个体战斗力提升到已知最高水平的存在,正如刚才说说—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怎么多杀敌人,战时怎么执行多杀敌人,平时研究这个课题,战时实践这个课题!形容的再直白甚至是残酷一点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是国家耗费大量资源锻造出来的一个个“杀人机器”,虽然杀敌技巧也是一个很庞杂的范畴,使用枪械、冷兵器乃至徒手,都是杀敌技巧,但掌握的技能是不同的,可与要求掌握化装侦查等与直接作战无关的内容的特种部队来说,已经纯粹了很多很多。

他们所装备、训练的所有武器与内容,都为如何杀敌而准备,这也就让他们在作战时,可能执行多种任务的弹性没有特种部队强,但是真要“当面锣对面鼓”的比拼自身军事素质,那后者断不是前者的对手。

这些方面会体现在枪法、投弹、对各种地形地物的利用等基础科目上,也会体现在对各种单兵武器的操作与载具架势等这种高级科目上,其中后者并不突出,前者才是最主要的。

比如在武器装备上,目前寻常作战部队的枪械讲究的是枪族化设计,比如一个步兵班内的自动步枪、班用轻机枪、狙击步枪等各类枪械在零部件与弹药上要做到最大限度的通用,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小后勤压力,与工业上推行的流水线及标准件概念类似,但“精锐单兵”不同,如果说前者的武器是流水线作品,那后者便是“私人订制”,每个人的武器装备标准皆不一样,与上述的通用化枪族理念完全相反,这样做虽然会大幅度增加保障他们时的后勤压力,但是却也能在武器方面最大限度上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因为枪族化这种追求通用的概念虽然降低了保障难度,却也在很大程度上要让各种不同的武器种类为了通用而互相迁就,就像刚才所说的那几种主要的单兵武器上,它们因为任务不同,而对具体设计的要求自然也是不同的,可在实现通用的前提下就要有所取舍,这样一来,原本可以有更高高度的相关性能指标就要做出牺牲。

但为每个人“私人订制”的武器则完全抛弃了通用概念,谁单人什么角色(如狙击手还是机枪手),那么就研制一种最适合执行狙击任务或者是机枪压制任务的枪械装备这个角色,其余的不用管,两相对比之下,讲究通用的武器就好似是量产车,而讲究极限性能的便是各种最好配件组合在一起的订制车。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5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5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