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我还有一个点没说,是关于一座古城的,这座古城兴建于东汉时期,大概是公元150年前后吧,它所处之地极为干旱,干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古罗布泊弥补湖泊的时期,那地方也在方圆百里之内找不到一点水源,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在这座城还没有兴建的时候,‘九煞’病毒所控制的大量异化生物就为了避开地表的湖水朝着这个方向挖掘,在挖通之后钻出地面,以此为出口涌出大批‘沙民’之类后与人类文明发生激战,西域诸国国力弱小不能与之相抗,遂派使节到中原王朝来寻求帮助,为了稳定帝国西大门的稳定,也为了体现‘天朝上国’的雄威,东汉帝国遂派大军镇压,到达目的地时与西域诸国的武装组成联军开始反攻,双方几经交战,最终算是将对方击退,然后为了长期驻守,这才建造了那座城,城中除了少量军属以外,几乎没有百姓,全部都是军人,每三年轮换一次,都是当时东汉庭的精兵强将,而他们当年日常所需的饮用水则全部来自深挖数十米后找到的地下河支流。

后来这座城随着沙漠化的日益严重,最终被风沙所吞没,驻军也被迫撤离,倒是已经挖出来的隧道同时也被风沙埋没,再后来,没有了驻军的阻击,‘沙民’之类将那里作为正式上下地面的‘出入口’,最后在1967年被氢弹彻底摧毁,再到1987年群怪攻击和田市,投放出的这枚氢弹算是保持了当地整整20年的稳定,不过这也引起了‘九煞’病毒的二次变异,算是有得有失吧,毕竟那时候我们对‘九煞’病毒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即便是研究最为深入的彭加木,在那会儿也还没有实现关键性的突破。”林玉良说。

闻听此言,心说原来如此,搞了半天薛勇所说的那座被风沙埋没,经常钻出来大批“沙民”之类,后在大风下又重见天日的古城还有这么一番来历,不过由此也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我把它与林玉良的夸奖放在一起回道:

“林教员您实在是过奖,这只是我仓促一说,其中漏洞还有颇多,我还得拿回去进行深度整理才能见章。

但是照您这么一说,东汉时期的军队,那可是标准的冷兵器时代,甚至骑兵还没有马镫,这个时期的军队战斗力,就能够足以击退‘沙民’之类的进攻?可据我了解,它们面对现代火器的时候都还尚可一战,那冷兵器又怎么奈何的了它们?”

“这不是夸奖,这是就事论事,不必谦虚。

关于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之前已经提到过了,那就是两次变异的缘故,‘九煞’病毒的第一次变异在20世纪50年代,那么远在东汉时期的‘九煞’病毒自然还处于原始阶段,这个阶段的‘沙民’主要以伏击为主,主动出击的能力与主观意识都不高,在各方面的生理水平相比变异之后也是很低的,所以冷兵器时期的军队还能做到压制它们,但要说压制一次变异之后的,那就完全不可能了,到了氢弹爆炸后的二次变异,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还好,那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核武器时代,要不然就是早中期的火器时代都不足以对抗它们。”林玉良说。

“好吧,细细想来倒也的确是这么回事,但是既然二次变异是因为辐射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都在吸收自然核反应堆辐射的这个过程却没有引发‘九煞’病毒的变异呢?

还有,既然‘九煞’病毒惧怕盐分的话,同时还聚集在自然核反应堆周围,那么难道它不会受到从海眼中涌过来的海水的影响吗?”我一笑表示对他第一句话的回应,这话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随后便是继续谈正事。

“第一个问题,这就得说这个聚变核反应堆简直就是‘鬼斧神工’了,内部的反应效率极高,额外辐射量很小,再加上外部多金岩层的吸收,所以释放出去的时候强度就很低很低了,再加上核聚变的原理没有裂变反应参与,所以核辐射本身的剂量就不多,有也不是长期辐射,这样就更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输出强度,而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其可以让‘九煞’病毒疯长,但还无法让它突破自身规律发生突变。

但是后来的那枚氢弹爆炸后产生的核辐射就不是一般的强了,最初的时候,强度足以在几秒钟内杀死大象,扫荡了周围所有生命后,这才随着自然稀释,渐渐减弱,可即便如此,那强度也是极大的,一些生命力顽强,一些可以适应减弱后核辐射强度的后来‘九煞’病毒可以在这种环境里不被杀死,而辐射的强度也远远超过反应堆释放出来的水平,由此,这种既不会杀死病毒,又可以导致它突变的辐射强度便让它有了第二次变异。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怪我之前没给你说明白,‘九煞’病毒本身,是并不惧怕盐分的,因为我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过,它们的个体表面,有一层非常非常薄,大约在15-20nm(注:既纳米)的保护膜,这层膜可以保护病毒本身不受到盐分的伤害,但是呢,病毒假设要感染其它活体生物,那么就要在进入到是目标生物的体内后先自行从保护膜中脱离出来,就好像一个人脱掉了隔离衣一样,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活动,而假设这层没有脱离保护膜的话,那么虽然病毒不会被盐分杀死,却也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去复制、感染目标生物,所以呢,为了感染,病毒脱离了保护膜,这也就让它要直面盐分的杀伤,结果就是被杀个‘一塌糊涂’了,话又说回来,‘沙民’等所有‘九煞’病毒的产物,那身上的病毒都是处于脱离状态的,所以被盐分直接打击之后肯定承受不了。

而‘九煞’病毒在没有宿主的时候就会一直处于保护状态,只有在接触到活物之后才会自动转为脱离状态,反过来说就是直接构成‘主脑’的‘九煞’病毒是处于保护状态的,这就是‘主脑’不怕海水中盐分的原因。”林玉良说。

(未完待续)

“也对,我国的第一枚氢弹内部核物质充足,在爆炸后肯定无法完全都实现链式反应,那么外层没有参与反应的核材料就会被炸碎后扩散出去,这样的核辐射浓度的确要比原理先进,效率高超,又经过多层过滤的聚变核反应堆所释放出的强太多。

而‘九煞’也真‘不愧’是来自于‘异世界’的病毒,作为一种微生物,不管是主观还是本能,这‘行为’都够复杂的,反正咱们这个世界的病毒是没有能比得了的。

另外,对于‘九煞’病毒能吞噬并融合其它生命的基因这一点我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起码这听起来不算是一种什么特别无法理解的能力,但是它能将该生物所掌握的知识也融会贯通,这就很匪夷所思了,知识的载体是记忆,这是一种无形物质的存在,这也能被它‘复制’吗?”我说。

“记得我说过‘九煞’病毒形成‘主脑’后控制所有感染和变异体的方式是什么吗?”林玉良反问我道。

“您好像是说是通过一种‘量子神经交互’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我说。

“对,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释放控制信号的,而记忆这种东西本质上属于一种量子信息,说起来有点类似‘灵魂’,是用早期经典自然科学理论很难解释的一种存在,但是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人类的大脑,尤其是海马体,实际上有点类似一个‘量子硬盘’,储存在里面的信息便是记忆,这些信息随着大脑的不断认知,无时不刻不在更新,旧的记忆被忘却,那就相当于将其中的信息删除。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4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4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